一种改善聚酯薄膜分切收卷效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26923 阅读:4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聚酯薄膜分切收卷效果的方法:收卷时,在聚酯薄膜卷的表面压有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压有第二压辊,所述聚酯薄膜卷、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横截面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在150~200N/m收卷张力、300~450m/min收卷车速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由于采用了两个压辊的收卷方法,压到聚酯薄膜卷上的压辊的直线度非常好,有利于收卷过程中空气的排出,大张力收卷和较低车速收卷,同样有利于收卷过程中空气的排出,该方法所收的聚酯薄膜卷的邵氏硬度大于95度,大幅度改善了聚酯薄膜的分切收卷效果,解决了收卷底皱、中间皱、表皱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聚酯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耐热耐寒性等,广泛应用于工业许多领域,然而最终产品质量不仅仅取决于薄膜的物理、机械电气等性能,还与薄膜的收卷效果有关,如果薄膜收卷效果差,将影响薄膜的利用率,甚至不能使用。聚酯薄膜的分切收卷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底皱、中间皱、表皱等问题,严重影响聚酯薄膜的收卷效果,致使聚酯薄膜在下游加工过程中出现众多质量问题,降低了聚酯薄膜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卷不会出现底皱、中间皱、表皱的改善聚酯薄膜分切收卷效果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收卷时,在聚酯薄膜卷的表面压有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压有第二压辊, 所述聚酯薄膜卷、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横截面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在150 200N/m收卷张力、300 450m/min收卷车速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所述分切收卷是将主线生产的母卷放在分卷机的放卷臂上,然后将薄膜穿过分切机的放卷张力控制辊、导向辊、 展平辊,在牵引辊的拉伸的作用下,用切刀将薄膜分切成多段客户需要的较窄的薄膜,最后穿过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卷到主动收卷芯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的直径相同为100 120mm, 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的纵向直线度小于0. 2mm/m。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压辊辊芯为合金辊芯,并且所述第一压辊辊表面覆胶,所述第二压辊辊芯为合金辊芯,并且所述第二压辊表面没有覆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收卷时,在聚酯薄膜卷的表面压有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压有第二压辊,所述聚酯薄膜卷、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横截面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在150 200N/m收卷张力、300 450m/min收卷车速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由于采用了两个压辊的收卷方法,压到聚酯薄膜卷上的压辊的直线度非常好,有利于收卷过程中空气的排出,大张力收卷和较低车速收卷,同样有利于收卷过程中空气的排出,该方法所收的聚酯薄膜卷的邵氏硬度大于95度, 大幅度改善了聚酯薄膜的分切收卷效果,解决了收卷底皱、中间皱、表皱问题。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收卷示意图;图中1-聚酯薄膜卷;2-第一压辊;3-第二压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一如附图所示,聚酯薄膜厚度为12um,所使用的第一压辊2和第二压辊3的直径为 100mm,直线度为 0. 18mm/m。将主线生产的母卷放在分卷机的放卷臂上,然后将薄膜穿过分切机的放卷张力控制辊、导向辊、展平辊,在牵引辊的拉伸的作用下,用切刀将薄膜分切成多段客户需要的较窄的薄膜,之后将第一压辊压2在分切好的聚酯薄膜卷1上,将第二压辊3压在所述第一压辊2上,所述聚酯薄膜卷1、所述第一压辊2和所述第二压辊3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之后在150 200N/m收卷张力、300 450m/min收卷车速下进行所述聚酯薄膜的分切收卷;所述第一压辊2辊芯为合金辊芯,并且所述第一压辊2辊表面覆胶,所述第二压辊3辊芯为合金辊芯,并且所述第二压辊3表面没有覆胶。分切机起动后,切割是连续进行的。薄膜在张力控制、压力控制、母卷摆动等综合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自动完成分切的全过程。不同收卷张力、不同收卷车速所分切的聚酯薄膜效果比较如表1。表1不同收卷张力、不同收卷车速所分切的聚酯薄膜效果比较(薄膜12um、压辊直径 100mm)项目单位例1 ~ 例2例3~~ 例4~~ 例5~收卷张力n/m150 150180 200 200收卷车速m/min 300 450350 300 450收卷硬度(邵氏硬度) W97 3 957 %7§ 98 2 θΓβ~底皱情况:IIII I中间皱情况:IIIII表皱情况:IIIII其他问题:IIIII^实施例二如附图所示,聚酯薄膜厚度为23um,所使用的第一压辊2和第二压辊的直径为 100mm,直线度为0. 19mm/m。所述第一压辊2辊芯为合金辊芯,并且所述第一压辊2辊表面覆胶,所述第二压辊3辊芯为合金辊芯,并且所述第二压辊3表面没有覆胶。本实施例的生产工作同实施例1. 表2不同收卷张力、不同收卷车速所分切的聚酯薄膜效果比较(薄膜23um、压辊直径 120mm)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收卷时,在聚酯薄膜卷的表面压有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压有第二压辊,所述聚酯薄膜卷、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横截面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在150 200N/m收卷张力、300 450m/min收卷车速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的直径相同为100 120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辊芯为合金辊芯,并且所述第一压辊辊表面覆胶,所述第二压辊辊芯为合金辊芯,并且所述第二压辊表面没有覆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收卷时,在聚酯薄膜卷的表面压有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压有第二压辊,所述聚酯薄膜卷、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横截面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在150~200N/m收卷张力、300~450m/min收卷车速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由于采用了两个压辊的收卷方法,压到聚酯薄膜卷上的压辊的直线度非常好,有利于收卷过程中空气的排出,大张力收卷和较低车速收卷,同样有利于收卷过程中空气的排出,该方法所收的聚酯薄膜卷的邵氏硬度大于95度,大幅度改善了聚酯薄膜的分切收卷效果,解决了收卷底皱、中间皱、表皱问题。文档编号B65H18/26GK102152985SQ20111002116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中国, 李凤纪, 滕岩 申请人: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聚酯薄膜分切收卷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收卷时,在聚酯薄膜卷的表面压有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表面压有第二压辊,所述聚酯薄膜卷、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横截面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在150~200N/m收卷张力、300~450m/min收卷车速下进行聚酯薄膜的收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岩李中国李凤纪
申请(专利权)人:富维薄膜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