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法,是一种用于丝网油墨连接料的水性聚 氨酯树脂。
技术介绍
水性聚氨酯是相对于溶剂型聚氨酯而言的,它是聚氨酯粒子分散在连续相(水) 中的二元胶体体系,和普通的聚氨酯一样,属于(AB)n型的嵌段聚合物。在1943年由西德 人P. Schlack首先成功制备。1967年聚氨酯乳液首次实现工业化并在美国市场问世,1972 年Bayer公司率先将聚氨酯水乳液用作皮革涂饰剂,水性聚氨酯开始成为重要商品。特别 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能源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各国环保法规对涂料体系中挥发性有机 物(VOC)含量的严格限制,促进了水性涂料为代表的低污染型涂料的发展。水性聚氨酯涂 料将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高性能和水性涂料的低VOC含量相结合,其分子结构具有可剪裁 性,结合新的合成和交联技术,水性聚氨酯涂膜性能达到甚至优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成为 发展最快的涂料品种之一,并出现一系列的工业化产品,成功的应用于皮革涂饰剂、纸张涂 层、纤维处理、塑料及木材涂装、玻璃涂布、复合薄膜、油墨连接料等领域。在这种背景下,使用溶剂型油墨的印刷行业也面临着新的选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丝网油墨连接料的水性聚氨酯及其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反应:a、聚酯多元醇在100-120℃减压脱水,将亲水扩链剂和小分子扩链剂、交联剂同时加入反应釜,亲水扩链剂的加入量为总反应物的质量(a+b部分)的3~6%;搅拌,降温至50~65℃,加入过量的异氰酸酯,过量的异氰酸酯基(NCO)含量为第一步反应物的质量(a部分)的2~5%,在65~75℃反应,反应过程中用丙酮调节粘度,二正丁胺滴定反应终点;b、第一步反应到达终点后,降温至45~60℃,加入胺类扩链剂,此时过量的异氰酸酯基(NCO)含量为总反应物的质量(a+b部分)的1~3%,在55~65℃反应至终点,降温至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江,王雪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