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小车的止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0063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小车的止动机构,所述止动机构设置在升降导轨的上方,包括一端固定在升降导轨上的支架、驱动装置、可与输送小车的车轮抵顶的止动装置以及支撑止动装置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止动装置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其与止动装置的铰接点远离所述支撑装置时,止动装置相对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输送小车的车轮抵顶。该止动机构可以防止输送小车冲出升降导轨而发生生产事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悬挂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小车的止 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悬挂输送装置中,在升降导轨1上运行的输送小车,需要一定的停止器能使停止下来。目前的停止器如图l和图2所示,停止器包括固 定在升降导轨1侧面上气缸2、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的竖杆3以及与竖杆 连接的移动小车4,移动小车4的底部固定有钢板5,钢板5在气缸2 的推动下呈现打开或关闭状态,即在气缸2带动活塞杆向前运动时,同 时带动竖杆3和移动小车4向前运动,该钢板5远离安装在输送小车6 上的止逸爪61,输送小车6运行。当输送小车6需要停止时,气缸2收 縮活塞杆时,竖杆3和移动小车4向后运动,该钢板5挡在导轨1的上 方,与该钢板5与安装在输送小车6上的止逸爪61卡止,使输送小车6 停止运行。但是在现实的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输送小车的止逸爪与停 止^^上的钢板无法卡止的情况,特别是在升降导轨在上下运动的过程 中, 一旦停止器无法使输送小车6停止,就会导致输送小车6冲出升降 导轨而发生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输送小车冲出升降导轨而发 生生产事故的输送小车的止动机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送小车的止动机构,所述止动机构设置在 升降导轨的上方,包括一端固定在升降导轨上的支架、驱动装置、可与 输送小车的车轮抵顶的止动装置以及支撑止动装置的支撑装置,所述支 架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止动装置 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其与止动装置的铰接点远离所述支撑装 置时,止动装置相对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输送小车的车轮抵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装置带动止动装置的一端远离支 撑装置,止动装置相对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以其与驱动装置的铰接点为支 点,向升降导轨的方向旋转,与在升降导轨上的输送小车的车轮抵顶, 这样在升降导轨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止动装置的一端与输送小车 的车轮抵顶,输送小车就不会冲出升降导轨而发生生产事故。附图说明图l为现有技术中停止器的结构示意图2为现有技术中升降导轨和输送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止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4为本技术止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图5为本技术中止动爪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输送小车的止动机构,所述止 动机构设置在升降导轨1上方,包括一端固定在升降导轨1上的支架21、 驱动装置、可与输送小车6的车轮62抵顶的止动装置以及支撑止动装 置的所述支撑装置,所述支架21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的一端铰接,所 述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止动装置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其与止5动装置的铰接点远离所述支撑装置时,止动装置相对驱动装置的另一端 与输送小车的车轮抵顶。所述止动装置与驱动装置铰接的一端位于所述 支撑装置上,与输送小车6的车轮62抵顶端远离所述支撑装置。驱动 装置带动止动装置的一端远离支撑装置,而止动装置相对驱动装置的另 一端远离支撑装置,处于悬空状态,止动装置相对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便 以其与驱动装置的铰接点为支点,向升降导轨1的方向旋转,与在升降导轨1上的输送小车6的车轮62抵顶,这样,在升降导轨1在上下运 动的过程中,由于止动装置的一端与输送小车6的车轮62抵顶,输送 小车6就不会冲出升降导轨1而发生生产事故。本技术中所述支撑装置为支撑平面31,所述支撑平面31与升 降导轨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平面31用于支撑止动装置。所述驱动装 置为摆动气缸51,所述摆动气缸51的活塞杆511与止动装置铰接,相 对于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支架21铰接。止动装置为止动爪41,所述止动 爪41包括竖杆411和与竖杆连接的脚状件412,所述脚状件412可与输 送小车车轮抵顶。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气缸51的活塞杆511与止动爪 的竖杆411的一端铰接,止动爪的竖杆411的另一端与脚状件412固定 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脚状件412可与输送小车车轮62抵顶。本技术的止动机构还包括设在摆动气缸51和止动爪41之间的 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位于摆动气缸51和止动爪41之间,这样,在 摆动气缸51带动止动爪41运动的过程中,减小摆动气缸51的活塞杆 511的运动行程,用以保护摆动气缸51活塞杆511。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连杆7、横向设置的转轴8和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套筒9,连杆7的一 端与摆动气缸的活塞杆511远离支架21的一端铰接,连杆7的另一端与 转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转轴相对于连杆7的另一端与止动爪 4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9固定在所述支撑平面31上靠近输送小 车6运行方向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摆动气缸的活塞杆511上设有两相6对设置的凸起512、 513,连杆7的一端插入摆动气缸的活塞杆511的两 凸起512、 513之间,通过销轴依次穿过凸起512、连杆7和凸起513, 使活塞杆511与连杆7的一端铰接,连杆7的另一端与转轴8的一端通 过销轴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转轴相互垂直。如图5所示,止动爪41的 竖杆411远离的脚状件412的一端上设有横向通孔413,还设有贯穿所 述横向通孔413的径向通孔414,转轴8穿过套筒9的一端插入所述横 向通孔413中,通过销轴依次穿过径向通孔414和转轴8,使转轴8和 止动爪41的竖杆411远离的脚状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止动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3所示,在升降导轨l运行到最高 点时,摆动气缸51收縮活塞杆511,与活塞杆511铰接的连杆7的一端 随着活塞杆511向上运动,即以连杆7与转轴8的固定连接点为中心做 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同时带动与连杆7固定连接的转轴8在套筒9中做 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从而带动与转轴8固定连接的止动爪41向升降导 轨1的方向运动,止动爪41上的脚状件412落在输送小车6的轨道1 上,为了输送小车6进入升降1的指定位置,止动爪41上的脚状件412 与在升降导轨1上的输送小车6的车轮62抵顶,防止停止后输送小车6 的惯性防止前滑;升降导轨l下降、上升过程中,同样脚状件412与输 送小车6车轮62抵顶,输送小车6不会因为上升、下降的加速度引起 的惯性力或升降段的重心偏离或升降段的不水平等引起的向前滑动而 滑出导轨。当输送小车6需要离开升降导轨1时,摆动气缸51活塞杆 511伸出,同时与支架21铰接的摆动气缸51会以其与支架21的铰接点 为中心向前转动,这样,活塞杆511压着连杆7绕套筒9逆时针转动, 由于连杆7、转轴8与止动爪41为固定连接,因此止动爪41绕套筒9 也逆时针转动而离开升降导轨1,直到连杆7被活塞杆511压在支撑平 面31上,时止动爪41也抬到升降导轨1的上面,使输送小车6的车轮 62可以继续升降轨道1在运行。7通过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 以此限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范围,本技术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技术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 含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小车的止动机构,所述输送小车在升降导轨上运行,所述止动机构设置在升降导轨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固定在升降导轨上的支架、驱动装置、可与输送小车的车轮抵顶的止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小车的止动机构,所述输送小车在升降导轨上运行,所述止动机构设置在升降导轨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固定在升降导轨上的支架、驱动装置、可与输送小车的车轮抵顶的止动装置以及支撑止动装置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止动装置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其与止动装置的铰接点远离所述支撑装置时,止动装置相对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输送小车的车轮抵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长信吴雪刚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