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压独立式缓冲系统的联接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1021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压独立式缓冲系统的联接结构,包括外壳体(1)以及位于外壳体(1)内的牵引杆(2),所述的外壳体(1)与牵引杆(2)之间设置有环簧缓冲器(3),环簧缓冲器(3)的端部设置有内环(4)以及端螺母(5)。该结构主要用于拉压独立式的缓冲系统上,当组装拉伸用环簧缓冲器时,采用该结构形式非常方便组装,组装工艺较好。该结构主要由端螺母和内环组成,内环上可以装上防尘圈和磨耗套。组装环簧缓冲器时,配以工装,可以很方便的控制环簧缓冲器的初压力或安装高度,然后将端螺母拧紧到壳体的设计到位。该种联合结构组装工艺性非常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压独立式缓冲系统,特别是一种用于组装拉伸用环簧缓冲 器时采用的联接结构。
技术介绍
拉压独立式缓冲系统中组装拉伸用环簧缓冲器时组装部件较为复杂,导致组装工 艺繁琐,安装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组装,组装 工艺好的联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压独立式缓冲系统的联接结构,包括外壳体以 及位于外壳体内的牵引杆,所述的外壳体与牵引杆之间设置有环簧缓冲器,环簧缓冲器的 端部设置有内环以及端螺母。优选的是所述的内环上装有防尘圈和磨耗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结构主要用于拉压独立式的缓冲系统上,当组装拉 伸用环簧缓冲器时,采用该结构形式非常方便组装,组装工艺较好。该结构主要由端螺母和 内环组成,内坏上可以装上防尘圈和磨耗套。组装环簧缓冲器时,配以工装,可以很方便的 控制环簧缓冲器的初压力或安装高度,然后将端螺母拧紧到壳体的设计到位。该种联合结 构组装工艺性非常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拉压独立式缓冲系统的联接结构,包括外壳体1以及位于外壳体1内的牵引 杆2,所述的外壳体1与牵引杆2之间设置有环簧缓冲器3,环簧缓冲器3的端部设置有内 环4以及端螺母5。所述的内环4上装有防尘圈6和磨耗套7。权利要求1.一种拉压独立式缓冲系统的联接结构,包括外壳体⑴以及位于外壳体⑴内的牵 引杆O),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⑴与牵引杆⑵之间设置有环簧缓冲器(3),环簧缓 冲器(3)的端部设置有内环以及端螺母(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独立式缓冲系统的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环(4) 上装有防尘圈(6)和磨耗套(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拉压独立式缓冲系统的联接结构,包括外壳体(1)以及位于外壳体(1)内的牵引杆(2),所述的外壳体(1)与牵引杆(2)之间设置有环簧缓冲器(3),环簧缓冲器(3)的端部设置有内环(4)以及端螺母(5)。该结构主要用于拉压独立式的缓冲系统上,当组装拉伸用环簧缓冲器时,采用该结构形式非常方便组装,组装工艺较好。该结构主要由端螺母和内环组成,内环上可以装上防尘圈和磨耗套。组装环簧缓冲器时,配以工装,可以很方便的控制环簧缓冲器的初压力或安装高度,然后将端螺母拧紧到壳体的设计到位。该种联合结构组装工艺性非常好。文档编号F16F7/00GK201908982SQ201120010339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辉, 吕效忠, 邵文盛 申请人: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压独立式缓冲系统的联接结构,包括外壳体(1)以及位于外壳体(1)内的牵引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1)与牵引杆(2)之间设置有环簧缓冲器(3),环簧缓冲器(3)的端部设置有内环(4)以及端螺母(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吕效忠邵文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