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式隔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3837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式隔振装置,其包括一中空的内安装部,一同轴嵌套在所述内安装部外的中空的外安装部,以及若干弹性填充物,所述筒式隔振装置还包括一组置于所述弹性填充物内并与所述弹性填充物硫化成一弹性的封装整体的弹性减震组件,沿垂直于所述内安装部的轴线方向,间隔形成有相通的两环形的工作腔,两所述的密闭空腔彼此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操纵性。而且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汽车悬架系统中时,阻尼液通过惯性通道在上下两密闭空腔内流动时,在低频大振幅的侧倾冲击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也能表现出大阻尼、大刚度的优良特性,使整车具有更好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系统中,对高速转 向响应灵敏且抗冲击能力强的筒式隔振装置,比如一用于汽车悬架系统中的液压衬套。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低端的车型在汽车的前减振支臂顶端与车身的连接处,主要配备的是 简单的橡胶结构的隔振衬套。主要用于起支撑和传递垂直载荷及隔离悬架的振动向车身传 递的作用。这种隔振衬套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等原因,普遍应用于中低端车型上。但是由 于其橡胶的固有特性(阻尼小,低频下动刚度低),决定了这种隔振衬套对高速转向的响应 迟缓,对抗冲击振动的衰减能力也很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衬套隔振效果差,对高速 转向引起的侧倾响应反应迟缓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快速响应、反应灵敏且抗震性能好的筒 式隔振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筒式隔振装置,其 包括一中空的内安装部,一同轴嵌套在所述内安装部外的中空的外安装部,以及嵌设在所 述内安装部与所述外安装部之间的若干弹性填充物,其特点在于,所述筒式隔振装置还包 括一置于所述弹性填充物内的弹性减震组件,所述弹性填充物与弹性减震组件、所述内安 装部和外安装部一起硫化形成一弹性的封装整体;沿垂直于所述内安装部的轴线方向,在 所述弹性的封装整体内,间隔形成有两相通的环形的工作腔,通过两分别包覆在所述两环 形的工作腔上的环形流道,将两所述工作腔分割成环形的密闭空腔,两所述的密闭空腔彼 此贯通。较佳地,两所述的密闭空腔通过一设于所述环形的流道上的惯性通道彼此贯通。较佳地,所述惯性通道为沿所述环形的流道的表面设置的一螺旋通槽,所述螺旋 通槽的两端各设有一导槽,两所述导槽分别与所述两密闭空腔相连通。较佳地,在所述密闭空腔内置有若干阻尼液,通过所述惯性通道,所述阻尼液在所 述两密闭空腔内形成贯通的流通回路。较佳地,所述弹性减震组件包括一圆环形的中骨架,所述中骨架同轴套设在所述内安装部上并与所述内安装部固 接;两外骨架,所述两外骨架位于所述中骨架的两侧、并同轴套设在所述内安装部上 并与所述内安装部固接。较佳地,所述弹性填充物将所述中骨架包覆,所述两环形的工作腔分别位于包覆 有所述弹性填充物的所述中骨架的两侧。较佳地,所述中骨架上设有若干圆孔,通过所述若干圆孔,所述弹性填充物将所述中骨架包覆。较佳地,所述内安装部上设有一凹槽,通过所述的凹槽,所述中骨架与所述内安装 部焊接。较佳地,所述环形的流道为具有伸缩性的环形的尼龙流道。较佳地,所述弹性填充物为橡胶体。较佳地,所述中空的内安装部为一圆柱状的内骨架。较佳地,所述外安装部为一中空的壳体。较佳地,所述筒式隔振装置为一用于汽车悬架系统中的液压衬套。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首先,本技术采用双级隔振的方式,降低了振动的传率,所用的尼龙流道是用 尼龙材料制成,该尼龙材料具备有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用以取代金属材料,降低产品价 格。其次,本技术除了能提供常规隔振衬套的隔振能力外,而且能提高大阻尼、大 刚度特性。另外,本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操纵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B向视图。图4为图1中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封装整体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装置的尼龙流道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装置的内骨架结构剖视图。图7为图6中的内骨架与中骨架装配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筒式隔振装置,其包括一中空的内安装部,一同轴嵌套在所 述内安装部外的中空的外安装部,以及嵌设在内安装部与外安装部之间的若干弹性填充 物,比如可以是具伸缩性的橡胶体。筒式隔振装置还包括有一组置于弹性填充物内的弹性 减震组件,弹性减震组件与所述弹性填充物硫化形成一弹性的封装整体。同进,沿着垂直于 内安装部的轴线方向,在弹性的封装整体内,间隔形成有相通的两环形的工作腔,通过两分 别包覆在两环形工作腔上的环形的流道,将两个工作腔分割成两环形的密闭空腔,在流道 表面设有一惯性通道。惯性通道连接所述的两环型的密闭空腔,密闭空腔内灌注有阻尼液, 通过环形的流道,置于上下密闭空腔的阻尼液组成一个回路。优选的,中空的内安装部可以是一圆柱状的内骨架,内骨架上有安装孔,外安装部 可以是包在内骨架外的一金属外壳,外壳镶嵌在内安装部的安装孔内。较佳的,上述的环形的流道优选具伸缩性的两个大小相等的半圆形的尼龙材料的 流道,比如半环形的尼龙流道。流道采用尼龙合成材料制成,所述尼龙材料不仅具有一定的抗拉伸和抗疲劳强度,还具有金属材料所具备的机械性能。本技术采用尼龙流道不仅 可以取代现有的金属材料,还可以降低制造的成本。如图1至图7所示,弹性减震组件由一个焊接在内骨架2上的刚性的圆环形的中 骨架41和两个分别位于中骨架两侧的外骨架组成。中骨架和两个外骨架分别与内骨架同 轴嵌套,在内骨架2上设有凹槽21,刚性的圆环形的中骨架41焊接在内骨架2的凹槽21处。 中骨架41的圆环体上开有四个正列的圆通孔,橡胶体3通过这些圆通孔包裹中骨架41。两 环形密闭的空腔被所述橡胶体3包裹的中骨架41隔开。两套外骨架42与内骨架2、中骨架41和橡胶体3共同硫化在一起成为一个弹性的 封装整体4。橡胶体3经硫化后与内骨架2的外壁、中骨架41、尼龙流道5相连接,在垂直 于内骨架2的中轴线的方向,尼龙流道5与橡胶体3、金属外壳1接触形成了两个环型的密 闭相通的空腔,其中一套尼龙流道的外围还开有一惯性通道6,用于阻尼液7来回流通的通 道。该惯性通道6连接上下两环型的密闭空腔8,使得两密闭空腔8内的阻尼液7通过尼龙 流道5组成一个流通回路。两套尼龙流道5是由大小相等的两个半圆体组成的。两套尼龙流道5形成在弹性 的封装整体4的外表面的橡胶体部分。较佳的,惯性通道6为设在尼龙流道5表面的一个螺旋通槽。在惯性通道6的两 端各开有一导流用的导槽61。尼龙流道5上的两导槽61连通两环型密闭空腔。在密闭的 金属外壳1内,在硫化的橡胶体3的包裹下,通过惯性通道6构成上下相通的流通回路。本技术的筒式隔振装置也可以是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系统中的液压衬套。下面以汽车悬架系统为例,说明本技术的筒式隔振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至图7所示,两个外骨架42、一个中骨架41、一内骨架2和橡胶体3硫化成 一弹性的封装整体4,并与外壳1封装组成一液压衬套(即本技术的筒式隔振装置), 液压衬套的内部灌入阻尼液7。从汽车筒式减振器上传递过来的振动经过(以下称液压衬 套)的橡胶体3隔振后,再传到阻尼液7减震。另外振动经过整个液压衬套减震后到达车 身。液压衬套通过双级隔振实现对来自路面的振动的隔离。具体而言,即当载荷通过内骨 架2和中骨架41,经过橡胶的封装整体4传递到外壳1上,由于外壳1是跟汽车底盘前支臂 接触的,所以力传到车身的装配面上。完成对整车的支承及动态载荷的传递。当路面振动 由筒式液压衬套传到内骨架2,引起内骨架2的振动,内骨架2的振动通过液压衬套的隔振 及衰减后传到外壳1,衰减后传到车身。这样振动经过双级隔振后,振动得到明显的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式隔振装置,其包括一中空的内安装部,一同轴嵌套在所述内安装部外的中空的外安装部,以及嵌设在所述内安装部与所述外安装部之间的若干弹性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隔振装置还包括一置于所述弹性填充物内的弹性减震组件,所述弹性填充物与弹性减震组件、所述内安装部和外安装部一起硫化形成一弹性的封装整体;沿垂直于所述内安装部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弹性的封装整体内,间隔形成有两相通的环形的工作腔,通过两分别包覆在所述两环形的工作腔上的环形的流道,将两所述工作腔分割成环形的密闭空腔,两所述的密闭空腔彼此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式隔振装置,其包括一中空的内安装部,一同轴嵌套在所述内安装部外的中 空的外安装部,以及嵌设在所述内安装部与所述外安装部之间的若干弹性填充物,其特征 在于,所述筒式隔振装置还包括一置于所述弹性填充物内的弹性减震组件,所述弹性填充 物与弹性减震组件、所述内安装部和外安装部一起硫化形成一弹性的封装整体;沿垂直于 所述内安装部的轴线方向,在所述弹性的封装整体内,间隔形成有两相通的环形的工作腔, 通过两分别包覆在所述两环形的工作腔上的环形的流道,将两所述工作腔分割成环形的密 闭空腔,两所述的密闭空腔彼此贯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的密闭空腔通过一设于所 述环形的流道上的惯性通道彼此贯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通道为沿所述环形的流 道的表面设置的一螺旋通槽,所述螺旋通槽的两端各设有一导槽,两所述导槽分别与所述 两密闭空腔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闭空腔内置有若干阻尼 液,通过所述惯性通道,所述阻尼液在所述两密闭空腔内形成贯通的流通回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组件包括一圆环形的中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宏飞王啸杨学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