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慕乃道专利>正文

大齿圈内传动炉底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0800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齿圈内传动炉底总成,包括炉底外壳、灰盘,炉底外壳和灰盘之间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用于支承灰盘相对炉底外壳转动的滚珠,滑道的外侧设有固定在灰盘上的大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灰盘下方设有用于降低滑道内部温度的滑道冷却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在现有煤气发生炉的炉底总成上进行改造,使滑道及其内的滚珠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有效地避免了停机进行拆卸维修炉底总成的作业,保证生产作业的正常连续进行,充分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特别涉及一种大齿圈内传动炉底总成
技术介绍
煤化工行业或化肥生产供应煤气所使用的煤气发生炉,是利用煤炭燃烧与蒸汽发 生反应来制备煤气的,煤气发生炉由炉底总成、水夹套、炉篦、炉体、顶盖、出气口、灰渣箱及 传动机构等构成。煤炭在炉篦上燃烧,炉篦固定在灰盘上端。如图1所示,目前的炉底总成 由灰盘1、滚珠3、大齿圈4、炉底外壳5、滑道等部件构成。滑道由下滑道6和上滑道2构成, 上滑道2固定在灰盘1上,下滑道6固定在炉底外壳5上,下滑道6与炉底外壳5上下对应 设有滑道加油孔19,滚珠3设置在上滑道2与下滑道6相对应的槽之间,大齿圈4固定在 灰盘1的下面且位于滑道外侧,并伸进炉底外壳5的凹槽7内且与固定在炉底外壳5 —侧 的蜗轮减速机的小齿轮(图中未显示)啮合传动。工作时,蜗轮减速机机构的小齿轮带动大 齿圈4,在滚珠3的滚动下,使灰盘1旋转。滚珠3在上滑道2和下滑道6之间的长时间滚 动,温度达到很高,容易使上滑道2和下滑道6变形而使滚珠3受到阻力,影响灰盘1正常 转动。另外,当炉篦对炉内的煤炭在高温下燃烧产生较大的硬渣块挤压破碎负荷增加时,固 定在炉底外壳5 —侧的蜗轮减速机的小齿轮对固定在灰盘1上的大齿圈4将产生较大的径 向推动力,导致上滑道2冒起与滚珠3脱离,灰盘1中心位移,无法转动,这就需要进行拆卸 维修作业,不仅费工、费力,而且还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滑道滚珠状态温度、 并防止滑道冒起与滚珠脱离而导致灰盘中心位移的大齿圈内传动炉底总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大齿圈内传动炉底总成,包括炉 底外壳、灰盘,炉底外壳和灰盘之间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用于支承灰盘相对炉底外壳转动 的滚珠,滑道的外侧设有固定在灰盘上的大齿圈,所述灰盘下方设有用于降低滑道内部温 度的滑道冷却装置。所述滑道冷却装置包括位于滑道顶部和灰盘下方之间且与滑道呈平面接触的环 形底板,底板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环状外侧板和环状内侧板,内侧板上端面与 灰盘下表面连接,底板、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形成环状的冷却槽,滑道正上方与灰盘之间设 有支柱,大齿圈设在底板下方并通过螺栓与灰盘固定连接,外侧板与灰盘之间设有进出水 口,进出水口外设有加水管,灰盘下设有伸入到冷却槽内的隔水板,隔水板下端面与底板上 表面具有间隙,炉底外壳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底板与炉底外壳之间设有支撑滑动装置。所述支撑滑动装置包括设在炉底外壳上位于大齿圈外侧的外固定环和位于滑道 内侧的内固定环,外固定环、内固定环上分别设有与其水平转动连接的外滑动环和内滑动 环,外滑动环、内滑动环分别通过外销钉、内销钉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容纳外滑动环的外滑槽和容纳内滑动环的内滑槽,炉底外壳、外固定环上下对应设有外滑环加 油孔,炉底外壳、内固定环上下对应设有内滑环加油孔。炉底外壳和灰盘的中心孔内设有灰盘限位装置,灰盘限位装置的上部和下部分别 与灰盘和炉底外壳固定连接,灰盘限位装置的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一根立轴转动连接,所 述立轴的中心线与炉底外壳和灰盘的中心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灰盘限位装置包括与炉底外壳固定连接的静轴承箱体组件、与灰盘固定连接 的连接件,立轴上部插设在连接件的中心孔内,立轴下部插设在静轴承箱体组件内并与静 轴承箱体组件转动连接。所述静轴承箱体组件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固定套,立轴插设在固定套并与固定 套间隙配合。所述箱体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下密封盖上设有箱体加油 孔;所述箱体内设有冷却水腔,箱体上设有均与冷却水腔连接的进水孔和出水孔,出水孔位 置高于进水孔。所述滑道包括上滑道和下滑道,上滑道固定在灰盘上,下滑道固定在炉底外壳上, 滚珠设置在上滑道与下滑道相对应的槽之间;所述下滑道与炉底外壳上下对应设有滑道加 油孔。所述炉底外壳外部上端设有竖向的耐火水泥圈板、防灰固定板和水平设置的防灰 板,耐火水泥圈板和防灰固定板之间填充有耐火水泥,防灰板内外端分别与灰盘和防灰固 定板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时,滑道冷却装置起到良好的降低滑道温度的作用,使 滚珠在滑道内在正常温度状态下滚动,从而确保滚珠在滑道内正常运行;冷水通过加水管、 进出水口向冷却槽内加水,冷却槽内的水对其下部的滑道进行冷却,热水再通过进出水口、 炉底外壳上的出水口排出,从出水口排出的热水冷却后可以重复循环使用,隔水板与底板 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可以使热水、冷水在冷却槽内更好地进行热交换;支撑滑动装置通过滑 道冷却装置对灰盘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并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水蒸气进入大齿圈和滑道 内使其传动效果降低;当滚珠磨损,灰盘、底板下沉,内滑动环、外动滑环与底板的间隙变 小,内滑槽和外滑槽起到一定的容纳缓冲作用;为保证内滑动环和外滑动环在做转动时更 加润滑流畅,特设置内滑环加油孔和外滑环加油孔;在煤气发生炉运行时,即使出现炉内产 生较大的硬渣块导致蜗轮减速机的负荷增加,在灰盘限位装置的作用下,可以确保滑道与 滚珠始终处于滚动连接状态,由于立轴的中心定位,即可解决滑道冒起与滚珠脱离而导致 灰盘中心位移的问题;为降低轴承温度,静轴承箱体组件采用通水冷却降温;为确保滑道、 固定套在使用时的润滑,特别设置了滑道加油孔和箱体加油孔;防灰板用于防止灰尘落入 炉底外壳内影响到其他部件的正常运行。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在现有煤气发生炉的炉底总成上进行改造,使滑 道及其内的滚珠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有效地避免了停机进行拆卸维修炉底总成的作 业,保证生产作业的正常连续进行,充分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大齿圈内传动炉底总成,包括灰盘1、滚珠3、大齿 圈4、炉底外壳5、滑道等部件构成。滑道由下滑道6和上滑道2构成,上滑道2固定在灰盘 1上,下滑道6固定在炉底外壳5上,滚珠3设置在上滑道2与下滑道6相对应的槽之间,大 齿圈4固定在灰盘1的下面且位于滑道外侧,并伸进炉底外壳5的凹槽7内且与固定在炉 底外壳5 —侧的蜗轮减速机的小齿轮(图中未显示)啮合传动。炉底外壳5外部上端设有竖 向的耐火水泥圈板50、防灰固定板51和水平设置的防灰板52,耐火水泥圈板50和防灰固 定板51之间填充有耐火水泥53,防灰板52内外端分别与灰盘1和防灰固定板51连接。灰盘1下方设有用于降低下滑道6和上滑道2内部温度的滑道冷却装置。滑道冷 却装置包括位于上滑道2顶部和灰盘1下方之间且与上滑道2呈平面接触的环形底板30, 底板30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与其垂直的环状外侧板35和环状内侧板34,内侧板34上端面 与灰盘1下表面连接,底板30、内侧板34和外侧板35之间形成环状的冷却槽31,上滑道2 正上方与灰盘1之间设有支柱32,大齿圈4设在底板30下部并通过螺栓33与灰盘1固定 连接,外侧板35与灰盘1之间设有进出水口 36,进出水口 36外设有加水管37,灰盘1下设 有伸入到冷却槽31内的隔水板38,隔水板38下端与底板30上面具有间隙,炉底外壳5底 部设有出水口 39。底板30与炉底外壳5之间设有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齿圈内传动炉底总成,包括炉底外壳、灰盘,炉底外壳和灰盘之间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用于支承灰盘相对炉底外壳转动的滚珠,滑道的外侧设有固定在灰盘上的大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灰盘下方设有用于降低滑道内部温度的滑道冷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乃道
申请(专利权)人:慕乃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