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晨专利>正文

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甲亢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059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在治疗甲亢病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用于治疗甲亢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在治疗甲亢病上的应用,特别是从骨碎补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用于治疗甲亢病以及其制备的方法,属于药物的
技术介绍
甲亢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因甲状腺激素(T3、T4)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所导致的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的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以及高兴奋症状和眼部症状。临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甲状腺肿大呈对称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对称性肿大,甲状腺肿或肿大会随着吞咽上下移动,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状腺结节。甲亢时引起的眼部改变,一类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视或呈现惊恐眼神;另一种是恶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转变而成,恶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有异物感等,由于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烂等,甚至失明。由于甲亢能引起心、肝、肾等多种脏器的损害和诱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身体损害很大,所以甲亢一经诊断应立即采用合理的方法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甲亢的方法主要有内科、手术、碘-131和中药治疗。内科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辅助治疗和加强营养的生活治疗等。抗甲状腺药物以硫脲类化合物为主,作用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此方法是内科治疗中的主要方法,通常服用的药物有他巴唑、丙硫氧嘧啶片、甲状腺素等,虽然有一定的近期抑制效果,但只能治标无法治本,停药后易复发,且长期服用西药易产生毒副作用,对造血器官、肝、肾、免疫细胞损害较大,甚至容易导致白血病及致癌等不良后遗症;而手术治疗切除过少容易复发,切多了又会引发甲低等并发症,所以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碘-131同位素治疗法,简单方便,治愈率高,但也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鉴于现状,急需一种有效、服用时间短、副作用小的药物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在治疗甲亢病上的应用及其从骨碎补中提取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指出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可以用于治疗甲亢病;特别是从骨碎补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对甲亢病有有效的治疗效果且效果好、疗效稳定、服用时间短、安全无毒副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为″甲亢″,它是由免疫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由自身免疫球蛋白抗体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亢进,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发现甲状腺摄碘率增加,血中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rT3)水平明显增高。甲亢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的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并甲亢,其次为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并甲亢和毒性甲状腺腺瘤,其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也称突眼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全部甲亢病人的90%、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由于免疫功能障碍所致,与其他类型甲亢的病因完全不同、免疫功能障碍可以引起体内产生多种甲状腺自身抗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兴奋甲状腺作用的刺激性免疫球蛋白即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它可以刺激甲状腺肿大,刺激甲状腺产生大量的甲状腺激素,继而引起一系列甲亢的症状和体征。而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又称结节性甲亢、Plummer病,是一种在多结节性田状腺肿基础上发生的甲亢,通常发生于原来已有多年多结书性甲状腺肿的病人。其病因同Graves病,一般在40岁以上出现甲克症状,较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年龄为大。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本病大多数起病缓慢,病情也较轻,且症状部明显,早期容易误诊或漏诊,需要到医院系统检查才可诊断明确。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一般存在于大豆、银杏、黄芪、骨碎补等等食物植物、中药植物中,对于它们的提取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法;普通技术人员无须花费创造性劳动就可以进行提取;现代技术甚至还可以进行化学合成,因为它们的化学分子式是比较明确的。而现有技术表明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一般是用于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用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治疗甲亢病的报道;特别是用从中药材骨碎补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来治疗甲亢病的报道。本专利技术人的实验证明,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甲状腺刺激性抗体的作用,防止刺激甲状腺肿大,避免刺激甲状腺产生大量的甲状腺激素,并通过抑制β-受体而缓解甲亢症状,但并不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可抑制甲状腺素(T4)在周围组织转化为活性更高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从而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是临床诊断这些疾病的重要指标。TRAb在功能上可分为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和甲状腺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可与促甲状腺素受体分子上不同位点结合产生不同生物学效应。其中TSAb可引起Graves病(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生。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将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用于治疗甲亢疾病;也可以将黄酮类物质与三萜类化合物混合后用于治疗甲亢疾病。具体的用黄酮类物质中的二氢黄酮类物质和三萜类化合物中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加适当辅料制作成适合医疗上的任何制剂用于治疗甲亢疾病。本专利技术是用柚皮苷、骨碎补总黄酮和何帕-22(29)-烯、何帕-21-烯、何帕-22-醇、羊齿-9(11)-烯、24-甲基-9,19-环羊毛甾-25-烯-3β-醇、24-乙基-9,19-环羊毛甾-25-烯-3β-醇、24-甲基-9,19-环羊毛甾-25-烯-3-酮、正三十二烷酸及β-谷甾醇、新北美圣草苷、原儿茶酸、丁二酸、羊齿-7-烯、绵马-3-烯、豆甾醇、菜油甾醇、环木菠萝甾醇乙酸酯、环水龙骨甾醇烯酸乙酸酯、环鸦片甾烯醇乙酸酯、9,10-环羊毛甾-25-烯醇-3β-乙酸酯;里白烯,里白醇、环劳顿醇、环麻根醇、环劳顿酮、25-烯-环阿尔廷醇、25-烯-环阿尔廷酮、24-烯-环阿尔廷醇、24-烯-环尔廷酮、5-豆甾烯-3-醇、5-豆甾烯-3-酮、2-戊基呋喃、己酸、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壬醛、壬烯醛、辛酸、壬酸、2,4-癸二烯醛、6-十二酮、古巴烯、癸酸、正十四烷、6,10-二甲基-十一烷酮、a-姜黄烯、正十五烷、4-己基-2,5-二氢-2,5-二氧呋喃乙酸、β-甜没药烯、叩巴萜、二氢白菖考烯、十二烷酸、正十六烷、正十七烷、正十八烷、六氢金合欢烯丙酮、正十九烷、十六碳酸甲酯、正二十烷、十六烷酸,包括其衍生物、以及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加辅料制作成医药制剂来用于治疗甲亢疾病的。所述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或者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本专利技术人认为黄酮类物质和三萜类化合物从骨碎补中提取治疗甲亢的效果更好。当然如果从黄芪或其他药用植物中提取类似结构的化合物也可以用于治疗甲亢。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这样制备称取原料药骨碎补,去毛净制,洗净,切片,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在治疗甲亢病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用于治疗甲亢疾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在治疗甲亢病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黄酮类物质与三萜类化合物混合后用于治疗甲亢疾病。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在治疗甲亢病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黄酮类物质中的二氢黄酮类物质和三萜类化合物中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加适当辅料制作成适合医疗上的任何制剂用于治疗甲亢疾病。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黄酮类物质或三萜类化合物在治疗甲亢病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它是用柚皮苷、骨碎补总黄酮和何帕-22(29)-烯、何帕-21-烯、何帕-22-醇、羊齿-9(11)-烯、24-甲基-9,19-环羊毛甾-25-烯-3β-醇、24-乙基-9,19-环羊毛甾-25-烯-3β-醇、24-甲基-9,19-环羊毛甾-25-烯-3-酮、正三十二烷酸及β-谷甾醇、新北美圣草苷、原儿茶酸、丁二酸、羊齿-7-烯、绵马-3-烯、豆甾醇、菜油甾醇、环木菠萝甾醇乙酸酯、环水龙骨甾醇烯酸乙酸酯、环鸦片甾烯醇乙酸酯、9,10-环羊毛甾-25-烯醇-3β-乙酸酯;里白烯,里白醇、环劳顿醇、环麻根醇、环劳顿酮、25-烯-环阿尔廷醇、25-烯-环阿尔廷酮、24-烯-环阿尔廷醇、24-烯-环尔廷酮、5-豆甾烯-3-醇、5-豆甾烯-3-酮、2-戊基呋喃、己酸、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壬醛、壬烯醛、辛酸、壬酸、2,4-癸二烯醛、6-十二酮、古巴烯、癸酸、正十四烷、6,10-二甲基-十一烷酮、a-姜黄烯、正十五烷、4-己基-2,5-二氢-2,5-二氧呋喃乙酸、β-甜没药烯、叩巴萜、二氢白菖考烯、十二烷酸、正十六烷、正十七烷、正十八烷、六氢金合欢烯丙酮、正十九烷、十六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陈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