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备有减震柱的小型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悬架装置中,喜欢采用由发挥衰减作用的减震部和发挥复原作用的弹簧 构成的减震柱。为此,提出了各种减震柱的安装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2))。如专利文献1的图2所示,减震器(1 (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 符号。以下相同)竖直地配置。该减震器(1 的轴线的下方延长线大致与车轮(W)的旋 转中心相交。该车轮(W)由从旋转中心朝图中里侧延伸的、未图示的驱动轴驱动。为了避免与 该驱动轴相干扰,减震器(1 配置在车轮(W)的旋转中心的上方。因此,减震器(13)的上端位于相当高的位置。另一方面,以不平整地行驶车辆为代表的小型车辆,要求低车高。但是,如果车辆中采用专利文献1的减震器(13),则必然使车高增加。S卩,专利文 献1的悬架装置很难用在小型车辆中。为此,要求更适合于不平整地行驶车辆等小型车辆的车轮的悬架装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3028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适合于不平整地行驶车辆等小型车辆的悬架装置技术。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车辆,该车辆具有车身架;动力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具有:车身架;动力产生机构,安装在该车身架上,产生动力;动力传递装置,传递由该动力产生机构产生的输出;驱动轴,沿车宽方向延伸,把由上述动力传递装置传递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减震柱,其上端与上述车身架连接,并向下方延伸;转向节支撑部件,从该减震柱的下部朝下方延伸;下臂,沿车宽方向延伸,将上述转向节支撑部件的下部与上述车身架连接;转向节,绕主销轴自如旋转地安装在上述转向节支撑部件上,支撑上述车轮;转向横拉杆,沿车宽方向延伸,使上述转向节绕上述主销轴旋转;其特征在于,从车辆侧面看,以上述减震柱的轴线的下方延长线通过上述驱动轴的前方或后方的方式配置上述减震柱。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桒原直树,关文三,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