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7611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直立的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的底部对接一与所述侧墙板厚度相同的“└”型下边梁,所述侧墙板与“└”型下边梁的外侧共同焊接一侧立柱,所述“└”型下边梁的水平端上方焊接一“┐”型封底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层结构,侧墙板置于侧立柱的内侧,从外侧挡靠住侧墙板,更加坚实。下边梁由“乙”字型变为“└”型,在“└”型下边梁的上部设置一“┐”型封底梁,结构简单,焊接点减少,力变形小,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可广泛适用于弯角件的支撑。(*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车,特别是关于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受铁路机车底部与铁轨面之间的空间限制,我国研制的集装箱车下边梁支撑结构较为复杂,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下边梁结构包括侧墙板1和侧立柱2, 侧立柱2在侧墙板1的内侧,与箱体承载弯角3焊接;"乙"型下边梁4也在侧墙 板1的内侧,并且在侧立柱2的下边,托住侧立柱2和箱体承载弯角3。"乙"型下 边梁4的底部又由一封底梁5支撑托住。封底梁5和侧墙板1共同从外围包住"乙" 型下边梁4,在封底梁5和侧墙板1的外围再共同焊接一补强板6,用于连接支撑 ,底梁5和侧墙板1。这种结构的每两个件的接触点都需要焊接,焊缝较多,承载 能力及可靠性都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焊缝少,承载力高的 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 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直立的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的底部对接一与所述侧 墙板厚度相同的"l"型下边梁,所述侧墙板与"l"型下边梁的外侧共同焊接一 侧立柱,所述"l"型下边梁的水平端上方焊接一 ""l "型封底梁。所述侧立柱为一实心件。所述"l"型下边梁与"n "型封底梁为一体制作件。或者,所述侧立柱、"l"型下边梁、"n "型封底梁为一体制作件。所述侧立柱为楔形的,所述楔形尖端挡靠住所述"型下边梁。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双 层结构,侧墙板置于侧立柱的内侧,侧立柱为一实心件,从外侧挡靠住侧墙板,更 加坚实。2、本技术的下边梁由"乙"字型变为"l"型,对接在侧墙板的底端,结构简单,力变形小,提高了下边梁的承载能力及可靠性。3、本技术在 "l"型下边梁的上部设置一 "n "型封底梁,托住箱体承载弯角,封底梁与下边 梁的焊接点减少,强度提高。4、本技术侧立柱从外侧挡靠住侧墙板的同时,其下部延伸端同样挡靠在下边梁的外侧,对下边梁也起挡靠作用。本技术结构, 焊点明显减少,结构变得简单,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可广泛适用于弯角件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一直立的侧墙板ll,在侧墙板ll的一侧,焊接 一楔形的侧立柱12。在侧墙板11的底部对接一与侧墙板11厚度相同的"L"型下 边梁13。侧立柱12设置在侧墙板11外侧的同时,其楔形下部延伸到"l"型下 边梁13的竖直端外侧,与"L"型下边梁13外侧焊接,共同将侧墙板11与"L" 型下边梁13挡靠住。在"L"型下边梁13的水平端上方,焊接一 "n "型封底梁 14。侧墙板11与"n "型封底梁14共同与"L"型箱体承载弯角3焊接,将"L" 型箱体承载弯角3支撑住。上述实施例中,侧立柱12为一实心件更为可靠。上述实施例中,"l"型下边梁13与"n "型封底梁14可以一体制作,共同 支撑住箱体承载弯角3。甚至,侧立柱12、 " l"型下边梁13、 "n "型封底梁 14均可以制作成一体件。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直立的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的底部对接一与所述侧墙板厚度相同的 id="icf0001" file="Y2008202338160002C1.tif" wi="9" he="2" top= "36" left = "123"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型下边梁,所述侧墙板与 id="icf0002" file="Y2008202338160002C2.tif" wi="9" he="2" top= "44" left = "22"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型下边梁的外侧共同焊接一侧立柱,所述 id="icf0003" file="Y2008202338160002C3.tif" wi="9" he="2" top= "44" left = "118"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型下边梁的水平端上方焊接一 id="icf0004" file="Y2008202338160002C4.tif" wi="9" he="4" top= "53" left = "26"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型封底梁。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17、-_1_^'1丄,;/ 力-u IT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l"型下边梁与"n "型封底梁为一体制作件。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立柱、"l"型下边梁、""i "型封底梁为一体制作件。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侧立柱、"l"型下边梁、"n "型封底梁为一体制作件。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立柱为楔形的,所述楔形尖端挡靠住所述"l"型下边梁。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侧立柱为楔形的,所述楔形尖端挡靠住所述"l"型下边梁。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柱为楔形的,所述楔形尖端挡靠住所述"l"型下边梁。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侧立柱为楔形的,所述楔形尖端挡靠住所述"l"型下边梁。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直立的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的底部对接一与所述侧墙板厚度相同的“”型下边梁,所述侧墙板与“”型下边梁的外侧共同焊接一侧立柱,所述“”型下边梁的水平端上方焊接一“”型封底梁。本技术采用双层结构,侧墙板置于侧立柱的内侧,从外侧挡靠住侧墙板,更加坚实。下边梁由“乙”字型变为“”型,在“”型下边梁的上部设置一“”型封底梁,结构简单,焊接点减少,力变形小,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可广泛适用于弯角件的支撑。文档编号B61D3/20GK201347065SQ20082023381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四梅 申请人: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车双层下边梁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直立的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的底部对接一与所述侧墙板厚度相同的“└”型下边梁,所述侧墙板与“└”型下边梁的外侧共同焊接一侧立柱,所述“└”型下边梁的水平端上方焊接一“└”型封底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四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