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匍林专利>正文

双层集装箱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70049 阅读:4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层集装箱车厢,所述双层集装箱车厢包括设置在火车车身上的装载平面,装载平面由纵梁支撑,并且低于车轮位置,车轮设置在车身的两端,在车厢前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有集装箱固定架,所述车厢后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有集装箱动支架,集装箱固定架和集装箱动支架之间设有车间承载架由于采用了所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层集装箱车厢在车厢前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有集装箱固定架,所述车厢后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有集装箱动支架,集装箱固定架和集装箱动支架之间设有车间承载架,用于放置集装箱,能有效利用其两个车厢之间的空间。在列车以及铁路设施基本没有什么改变的情况下,增加了20%的运载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载具,尤其涉及双层集装箱车厢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铁路交通运输, 有着运送量大,交通便捷,价格便宜等多种优点而受到欢迎。但是由于铁路每 天能承载的由于现行的铁路货运车厢的载货平面架在车轮上方的直的纵梁上,一个车厢只能装载一层2只标准集装箱或者一个40英尺的高箱。在铁路运输车 次逐渐饱和的情况下,铁路运输的承载力达到了一个瓶颈。这个问题如果不解 决将会对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而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想要提高铁路运 输量只有依靠政府新铺设铁路,这样不但要额外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还 要付出很多资金去建设和维护,代价相当大。对此国内外也进行了大量的改进。 如国内2004年就正式开通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双层集装箱班列,不仅有效地解決 了北京、上海两大物流集散地之间大宗货物运输的矛盾,同时也形成了双层集 装箱班列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双层集装箱车厢可以说只 增添了一倍的承载量,很难再有所提升了,而现在铁路运输普遍采用电气化铁 轨,为安全起见也不可能将集装箱叠得更高了。因此如何才能二次突破铁路运 输的上限成为了铁路运输业的一大新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双层集装箱车厢,能在现有双层集装箱车厢的基 础上进一步极大地提升相同车次情况下铁路的运输量。同时仅仅需要对车厢进 行改装而不需要对其他铁路设施进行改变。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双层集装箱车厢,所述双层集装箱车厢包 括设置在火车车身上的装载平面,装载平面由纵梁支撑,并且低于车轮位置, 车轮设置在车身的两端,在车厢前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有集装箱固定架, 所述车厢后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有集装箱动支架,集装箱固定架和集装箱 动支架之间设有车间承载架。优选的,所述集装箱动支架和车身接触的部位设有耐磨片。因为集装箱动 支架在运输过程中将不断转动,在集装箱动支架和车身接触的部位设有耐磨片 能有效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优选的,所述集装箱动支架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于车身上,所述集装箱动 支架上设有卡接在集装箱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集装箱动支架的连接处设 有弹性缓冲结构。这样的结构能使得集装箱动支架更简单耐用。这样结构下的 集装箱动支架结构简单,轻便,使用效果好。在运输过程中能从容应付加速、 减速、转弯等情况。优选的,所述集装箱固定架和装箱动支架以及车间承载架均为可拆卸结构。 这样的结构是为了方便集装箱固定架和装箱动支架以及车间承载架的日常维护 和修理。毕竟集装箱固定架和装箱动支架以及车间承载架都是易损耗部件,曰 常的维护能大大提高它们的使用效果。同时在火车更换火车头转变行进方向时,也可能需要更换集装箱固定架6和集装箱动支架7的所在位置,以方便运载为 准。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所述结构,本技术双层集装箱车厢在车厢前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有集装箱固定架,所述车厢后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 有集装箱动支架,集装箱固定架和集装箱动支架之间设有车间承载架,用于放 置集装箱,能有效利用其两个车厢之间的空间。在列车以及铁路设施基本没有什么改变的情况下,增加了 20%的运载量。而且改变的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方便大力推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层集装箱车厢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层集装箱车厢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层集装箱车厢的集装箱动支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技术双层集装箱车厢,所述双层集装箱车厢 包括设置在火车车身1上的装载平面2,装载平面2由纵梁3支撑,并且低于车 轮4位置,车轮4设置在车身1的两端,在车厢前端车轮4上方的车身1位置 设有集装箱固定架6,所述车厢后端车轮4上方的车身1位置设有集装箱动支架 7,集装箱固定架6和集装箱动支架7之间设有车间承载架9。所述集装箱动支 架7和车身1接触的部位设有耐磨片8。所述集装箱动支架7通过连接轴71活 动连接于车身1上,所述集装箱动支架7上设有用于卡接在车间承载架9上的 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和集装箱动支架7的连接处设有弹性缓冲结构7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结构主要用于对满载的双层集装箱列车进一步 提高加载量。使用时用吊车将集装箱5搬运到车身1上对应得位置即可。先将连接杆72连接到车间承载架9上,并且锁紧,再将对应的车间承载架9的另一 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集装箱固定架6上,至此额外的一个车间承载架9的固定工 作完成。集装箱5安装在车间承载架9上即可。整辆列车在运输过程中的工作状况与普通列车没有区别,当遇到转弯、加 速、减速等情况时,虽然说火车各个车厢之间的连接机构承受了绝大部分的力, 然而在惯性作用下,连接杆72上以及车间承载架9之间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力。 连接杆72和集装箱动支架7的连接处设有弹性缓冲结构73。能避免集装箱5在 运输过程中出现过大的冲击,造成集装箱固定架6或者集装箱动支架7损坏。 集装箱动支架7和车身1接触的部位设有耐磨片8。能有效减少转弯时集装箱动 支架7和车身1之间的摩擦。车间承载架9也保证集装箱5在运送过程中平稳。所述集装箱固定架6和集装箱动支架7以及车间承载架9均为可拆卸结构。 这样的结构便于平时的维护和保养,提高它们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火车更换火 车头转变行进方向时,也可能需要更换集装箱固定架6和集装箱动支架7的所 在位置,以方便运载为准。综上所述,采用了本技术后,能在基本不改变列车结构的前提下提高 高达20%的运载量,大大提高了列车的运输效率。同时,由于结构简单,且不 对列车进行很大的改动,这样的结构简单易用,适合大规模的推广。权利要求1.双层集装箱车厢,所述双层集装箱车厢包括设置在火车车身(1)上的装载平面(2),装载平面(2)由纵梁(3)支撑,并且低于车轮(4)位置,车轮(4)设置在车身(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在车厢前端车轮(4)上方的车身(1)位置设有集装箱固定架(6),所述车厢后端车轮(4)上方的车身(1)位置设有集装箱动支架(7),集装箱固定架(6)和集装箱动支架(7)之间设有车间承载架(9)。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集装箱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动支架 (7)和车身(1)接触的部位设有耐磨片(8)。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集装箱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动支架 (7)通过连接轴(71)活动连接于车身(1)上,所述集装箱动支架(7)上设有用于卡接在车间承载架(9)上的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 和集装箱动支架(7)的连接处设有弹性缓冲结构(73)。4. 如权利要求l-3其中之一所述的双层集装箱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集 装箱固定架(6)和集装箱动支架(7)以及车间承载架(9)均为可拆 卸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双层集装箱车厢,所述双层集装箱车厢包括设置在火车车身上的装载平面,装载平面由纵梁支撑,并且低于车轮位置,车轮设置在车身的两端,在车厢前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有集装箱固定架,所述车厢后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有集装箱动支架,集装箱固定架和集装箱动支架之间设有车间承载架由于采用了所述结构,本技术双层集装箱车厢在车厢前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有集装箱固定架,所述车厢后端车轮上方的车身位置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层集装箱车厢,所述双层集装箱车厢包括设置在火车车身(1)上的装载平面(2),装载平面(2)由纵梁(3)支撑,并且低于车轮(4)位置,车轮(4)设置在车身(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在车厢前端车轮(4)上方的车身(1)位置设有集装箱固定架(6),所述车厢后端车轮(4)上方的车身(1)位置设有集装箱动支架(7),集装箱固定架(6)和集装箱动支架(7)之间设有车间承载架(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匍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匍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