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车顶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1035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8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车顶组装装置,包括车顶组装胎、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和槽钢支柱;若干槽钢支柱沿车顶组装胎的纵向中心间隔分布,车顶组装胎的两侧沿纵向各设置有一槽型轨道;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包括一拱形框架结构,拱形框架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与车顶组成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其内部边界稍大于车顶组成的外部边界;拱形框架结构的两侧底端各装有一行走轮装置,行走轮装置滑动设置在车顶组装胎两侧的槽型轨道中;拱形框架结构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风缸,在与每一风缸相对应的拱形框架结构内侧均设置有一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车顶组装尺寸的定位的精确度及组装工作效率,并可以解决以往组装过程中为使车顶板密贴而对车顶板进行点焊导致车顶板穿透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的车顶组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SQ6型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的车顶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SQ6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是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设计的适应我国标准轨距铁路运行的专用货车,主要用于轻型客车、SUV、MPV、皮卡车等较高汽车的铁路运输,同时也可用于国产及进口各种微型、小型汽车的铁路运输。该车型的车顶组成生产时按部件制备,组装时需对车顶组成的各配件进行测量、定位、组装、焊接。尤其是在组装车顶板时,需对车顶板进行压紧。目前,在组装时通常采用紧固带将车顶板勒紧,在车顶板与车顶弯梁密贴后,使用焊接方法与车顶弯梁焊固,完后进行车顶板的铆接组装,作业完后松开紧固带进行下一块车顶板组装。由于该车型的车顶组成较长,各配件数量较多,采用目前的组装形式依次测量、定位、组装,工作效率特别低;在车顶组装时对车顶板进行焊固操作,与设计图纸不符,且经常造成车顶板焊穿,对客户在使用车辆时造成影响。目前对于车顶组装时的问题没有完善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SQ6型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的车顶组装装置,以克服SQ6型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车顶组装过程中测量、定位、组装工作效率低下及为压紧车顶板对车顶板进行焊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车顶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顶组装装置包括:一用来承载车顶组成并对所述车顶组成的长度、宽度尺寸进行定位的车顶组装胎,一用来对所述车顶组成的车顶板施加压力的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以及若干用来对所述车顶组成的高度尺寸进行定位的槽钢支柱;其中,若干所述槽钢支柱沿所述车顶组装胎的纵向中心间隔分布,所述车顶组装胎的两侧沿纵向各设置有一槽型轨道;所述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包括一拱形框架结构,所述拱形框架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车顶组成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其内部边界稍大于所述车顶组成的外部边界;所述拱形框架结构的两侧底端各装有一行走轮装置,所述行走轮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车顶组装胎两侧的槽型轨道中;所述拱形框架结构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风缸,在与每一所述风缸相对应的所述拱形框架结构内侧均设置有一与所述车顶组成的车顶板相接触的压头。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顶组装胎为由若干纵向梁、横向梁和立柱组焊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槽型轨道设置在所述车顶组装胎最外侧的两纵向梁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拱形框架结构由型钢结构件组焊而成。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不同型号槽钢组成组装胎,作为车顶组成的长、宽尺寸定位装置及承载装置使用;在组装胎的纵向中心焊接槽钢支柱,作为车顶组成的高度尺寸定位装置使用;在组装胎外侧设置槽钢轨道,在两轨道之间跨装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上配有若干风缸,在组装车顶板时,使用,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可将车顶板压紧,使车顶与车顶弯梁密贴,达到车顶板铆接作业要求。因此,本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车顶组装尺寸的定位的精确度及组装工作效率,并可以解决以往组装过程中为使车顶板密贴而对车顶板进行点焊导致车顶板穿透的问题。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绘。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车顶组装胎1、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2和槽型支柱3。其中,车顶组装胎1为由若干纵向梁、横向梁和立柱组焊而成的框架结构,且车顶组装胎1最外侧的两纵向梁上各设置有一条槽型轨道1-1。顶组装胎1的主要作用为在车顶组装时对车顶组成4的长度、宽度尺寸进行定位,并对车顶组成4起到承载作用。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2包括由型钢结构件组焊而成的拱形框架结构2-1,该拱形框架结构2-1的横截面形状与车顶组成4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但其内部边界要稍大于车顶组成4的外部边界,以使车顶组成4可以落在拱形框架结构2-1内部。拱形框架结构2-1的两侧底端各装有一行走轮装置2-2,行走轮装置2-2滑动设置在车顶组装胎1两侧的槽型轨道1-1中,以使拱形框架结构2-1可沿车顶组装胎1两侧的槽型轨道1-1自由行走。拱形框架结构2-1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风缸2-3,在与每一风缸2-3相对应的拱形框架结构2-1内侧均设置有一压头2-4。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2主要作用为在组装车顶组成4的车顶板时,利用风缸2-3产生压力,并通过与顶组成4的车顶板相接触的压头2-4对车顶板施加压力,使车顶板与车顶弯梁密贴,达到车顶板铆接作业要求。若干根槽钢支柱3沿车顶组装胎1的纵向中心间隔分布,其主要作用为在车顶组装时对车顶组成4的高度尺寸进行定位,并对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2压紧车顶板时所施加的压力进行承载。当SQ6型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车顶组成进行组装时,车顶组成4的各部件按照车顶组装胎1的定位进行组装,车顶弯梁部件按照槽钢支柱3的定位进行组装,各部件组装完毕后,进行车顶板铺装,车顶板按照定位尺寸铺装后,将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2移动至车顶板位置,使用风缸2-3将车顶板压紧,达到压紧状态后,对车顶板进行铆接操作,完成车顶组装作业。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车顶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顶组装装置包括:一用来承载车顶组成并对所述车顶组成的长度、宽度尺寸进行定位的车顶组装胎,一用来对所述车顶组成的车顶板施加压力的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以及若干用来对所述车顶组成的高度尺寸进行定位的槽钢支柱;其中,若干所述槽钢支柱沿所述车顶组装胎的纵向中心间隔分布,所述车顶组装胎的两侧沿纵向各设置有一槽型轨道;所述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包括一拱形框架结构,所述拱形框架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车顶组成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其内部边界稍大于所述车顶组成的外部边界;所述拱形框架结构的两侧底端各装有一行走轮装置,所述行走轮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车顶组装胎两侧的槽型轨道中;所述拱形框架结构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风缸,在与每一所述风缸相对应的所述拱形框架结构内侧均设置有一与所述车顶组成的车顶板相接触的压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车顶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顶组装装置包
括:
一用来承载车顶组成并对所述车顶组成的长度、宽度尺寸进行定位的车顶组装胎,
一用来对所述车顶组成的车顶板施加压力的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以及
若干用来对所述车顶组成的高度尺寸进行定位的槽钢支柱;
其中,若干所述槽钢支柱沿所述车顶组装胎的纵向中心间隔分布,所述车顶组装
胎的两侧沿纵向各设置有一槽型轨道;所述车顶过跨铆接压力装置包括一拱形框架结
构,所述拱形框架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车顶组成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其内部边
界稍大于所述车顶组成的外部边界;所述拱形框架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瑛李桂珍金锋晋显宝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