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7457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包括一具有一连结构件的自行车前车组、油压装置及煞车把手,其中自行车前车组则至少设有自行车把手、车龙头的构件,而连结构件上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供容置油压装置用;而该油压装置主要包括有油压煞车装置、两连通管及锁设于胎边的煞车装置;该连通管分别连结至煞车装置及油压煞车装置,如此的连动可以借由油压装置内的油压煞车装置的动作而驱动煞车装置煞住自行车,达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各项结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
技术介绍
如附件一所示为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 367150号专利公告,其刚于98年10月21 日公告,可说为本专利技术申请前最新的现有煞车装置,然而此类煞车装置都存在一项极大的 问题,更何况其它的一般普通现有煞车装置1.此类的煞车装置各构件都很多,组装上相当麻烦及复杂,同时也因为属于多件 式的组装,因此在结构上容易有不稳的情形产生;2.再者,此类的煞车装置在动作时,各个构件都必须同步运作,因此对使用者来讲 相当费力,且由于彼此连动的关系,会因为公差及间隙而造成煞车效果的不彰;为改进此种现有煞车装置,因而有很多的油压煞车装置的专利技术及创作,然而举 例如附件二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 341640号专利及附件三的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 364048号专利,而油压煞车装置有其优点,那就是1.油压装置配合煞车装置,其整体的组装相当简易,因此结构上相当稳定;2.利用油压装置来做煞车,有其功效,一者可以省力,二者在动作上更是顺畅;因为有以上的优点,所以现在具有油压煞车装置的自行车便大行其道,也深受自 行车爱用者的喜爱,然而由于此类油压煞车装置其最基本的组件及结构,莫不都是在把手 上至少设有一煞车装置及油压装置,因此所有自行车工业在煞车构件上都莫不戮力发展于 此两者的连接或固定或使用上的顺畅及稳定,但这样的开发方向却都同时忽略了一个重要 的缺点,那就是1. 一台自行车都有左右两把手,也都有前后两煞车装置,且自行车通常都将左右 把手分别掌控于前后刹车装置上,因此如果配备有油压煞车装置的自行车,其左右的把手 都分别有油压装置及煞车装置,而油压装置因为具有油体流通的特性,因此通常须具有一 定的重量及体积,因此整体自行车的重量因为左右把手左右油压装置而加重及加大了,不 符合现今轻量化的需求;2.又因须要配合油压装置的设置,因此把手或多或少都必须再做适当的改变,甚 至是须要大幅度的修改管径或增设多出的固定部位空间,其所有的总总再再都造成自行车 成本费用的整体增加,同时也可能因此而增加不必要的结构不稳定性。3.另外,同上第2点的说明,若须搭配Road Bike跑车型自行车则更显得不方便, 因为跑车型自行车具有变速杆结构,而变速杆结构必须以其连结的变速钢索线连结至车体 的变速器上,所以该跑车型自行车的煞车装置上同时须设置有刹车线及变速线,因此其相 对地把自行车把手的空间给减少许多,而无法再增加额外油压装置,但如果再增加油压装 置的话,则把手会变得很大且突兀,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市面上看不到具有油压装置的跑车 型自行车的主要缘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 种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将油压装置设置于自行车的连结构件上,而借由原有的刹车线 驱动连结构件上的油压装置,达到油压煞车的功效,且增加结构的稳固性,可达到轻量化及 小体积的需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具有一连结构件的自行车前 车组、油压装置及刹车把手,其中自行车前车组则设有自行车把手、车龙头的构件,而连结 构件上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供容置油压装置用;而该油压装置主要包括有油压刹车装 置、两连通管及锁设于胎边的刹车装置;该连通管分别连结至刹车装置及油压刹车装置,如 此的连动可以借由油压装置内的油压刹车装置的动作而驱动刹车装置刹住自行车;另外, 该刹车把手设置于自行车前车组前端的自行车把手的两侧,且刹车把手设有连动的刹车 线,该连动的刹车线的一端连结至刹车把手上,其另一端则连结至油压装置的油压刹车装 置上,并可以动作油压刹车装置,而进一步连带驱动刹车装置行使刹车动作及各项结构功 效。前述的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其中油压刹车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油压槽体,该油 压槽体内设有两油压槽,油压槽内容置油体,油压槽体相对于油压槽的底部设有连通孔,连 通孔并配合设有连结器穿过连结构件而与之连结,且连结器的另端则连结连通管的一端; 活塞体,该活塞体供置于油压槽内,且活塞体连结至刹车把手的刹车线;一弹性组件设置于 活塞体及油压槽间供顶抵用;如此而可以使得骑乘者在刹车按压把手时,其刹车线得以拉 动活塞体内压油压槽内的油体,并使其油体沿着油压槽内向开设的连通孔进入连结器,再 借由连通管的连动而动作刹车装置刹车,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各项功效。前述的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其中油压槽体相对于油压槽的一侧设有第二连通 孔,该第二连通孔配合设置一油槽,该油槽供油体储放用,且可以使得油压槽内的油体得以 补充或做调节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油压装置设置于自行车的连结构件上,而借由原有的刹 车线驱动连结构件上的油压装置,达到油压煞车的功效,其增加结构的稳固性,达到轻量化 及小体积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的实施外观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运用于另一连结构件的实施例外观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运动于跑车型自行车的实施例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的背面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410自行车前车组11连结构件12自行车把手13车龙头14容置部20油压装置30刹车把手31刹车线40油压刹车装置41连通管42刹车装置43油压槽体44油压槽441连通孔442第二连通孔45活塞体46弹性组件47连结器48油槽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是可应用于各类自行车的油压 煞车装置,以下实施例以自行车为说明范例;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至少具有一连结构件11 (本实施例以竖管 为实施例表示,其另可以以车头龙为另一实施例表示)的自行车前车组10、油压装置20及 刹车把手30,其中自行车前车组10则至少设有自行车把手12、车龙头13的连结构件,而连结构件 11上设有一容置部14,该容置部14供容置油压装置20用;油压装置20主要包括有油压刹车装置40、两连通管41及锁设于胎边的刹车装置 42,连通管41是连结刹车装置42及油压刹车装置40,且油压刹车装置40在动作时,可以借 由连通管41的油压而驱动刹车装置42 ;而该刹车把手30设置于自行车前车组10前端的自行车把手12的两侧,而刹车把 手30设有连动的刹车线31,该连动的刹车线31的一端连结至刹车把手30上,其另一端则 连结至油压装置20的油压刹车装置40上,而可以达到使用者在按压刹车把手30时可以连 动刹车线31并动作油压刹车装置40而驱动刹车装置42行使刹车的动作,其整体示意如图 3所示;而本专利技术借由上述的结构,而可以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分析其 论点如下1.借由本专利技术而可以将油压装置20设置于自行车前车组10的任一连结构件上 11 (图标的连结构件为竖管,另外该连结构件亦可为车龙头13等构件,如图4所示),如此 可以免除现有自行车须分别设置油压装置20于左右把手的弊端,且由于油压装置20是 统合现有的左右分离的油压装置,因此在体积及重量上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装置油压煞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具有一连结构件的自行车前车组、油压装置及刹车把手,其中:自行车前车组则设有自行车把手、车龙头的构件,而连结构件上设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供容置油压装置;而该油压装置主要包括有油压刹车装置、两连通管及锁设于胎边的刹车装置;该连通管分别连结至刹车装置及油压刹车装置,如此的连动可以借由油压装置内的油压刹车装置的动作而驱动刹车装置刹住自行车;另外,该刹车把手设置于自行车前车组前端的自行车把手的两侧,且刹车把手设有连动的刹车线,该连动的刹车线的一端连结至刹车把手上,其另一端则连结至油压装置的油压刹车装置上,并可以动作油压刹车装置,而进一步连带驱动刹车装置行使刹车动作及各项结构功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韦恩
申请(专利权)人:永克达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