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喜专利>正文

信号隔离器壳体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451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尤其是一种信号隔离器壳体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它具有定模和动模,定模内具有定模型腔,动模内具有动模型腔,定模型腔与动模型腔闭合组成的整体空间形状为注射坯件的外轮廓形状,动模型腔内注射坯件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浇口,从浇口起沿着注射坯件外轮廓依次设置有主流道、一级分流道、二级分流道,料由浇口注入并通过主流道、一级分流道、二级分流道注满整个模腔。采用双浇口注射,以及二次顶出机构避免了注塑不满、浇口凹凸、产品变形、应力集中的缺陷,模具结构简单耐用,成型周期短。(*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尤其是一种信号隔离器壳体粉末注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是近年来国际上迅速发展的一项新的成形技术,其优势在于能够形成任意复杂形状的小型零部件,且制品各个部位密度均匀,性能优异。通用的工艺流程为将微细的金属粉末与有机黏结剂均匀混合成为具有流变性的物质,采用先进的注射机注入具有零件形状的模腔形成坯件,新技术脱除黏结剂并经烧结,使其高度致密成为金属制品,关键过程就是利用模具获取特定形状,这与塑料注塑模具有很多相似处。粉末注射成形的喂料其本身极高的金属粉末含量决定了其相对较低的流动性和容易相分离的特点,成型小型零件时产品还比较稳定,但在注塑大而薄的零件时问题就较多,产品质量欠稳定,大型的腔体零件一般多比较薄,孔和内芯比较多,为了保证能完全注塑饱满,浇口常选择在长直边上开直浇口,浇口面积和浇口宽度较长,可达50mm。注射时如果压力偏低,常会出现注射不满、浇口向内凹陷弯曲,压力稍高时,又常会出现浇口鼓出,整体变形加大、应力集中产生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大型信号隔离器壳体的成型缺陷问P,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信号隔离器壳体注射成型模具,该模具解决了大型信号隔离器壳体注射时出现的注塑不满、浇口凹凸、产品变形、应力集中等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信号隔离器壳体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具有定模和动模,定模内具有定模型腔,动模内具有动模型腔,定模型腔与动模型腔闭合组成的整体空间形状为注射坯件的外轮廓形状,动模型腔内注射坯件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浇口,从浇口起沿着注射坯件外轮廓依次设置有主流道、 一级分流道、二级分流道,料由浇口注入并通过主流道、 一级分流道、二级分流道注满整个模腔。所述的主流道末端和一级分流道末端分别设置有冷料井,可减少热量散失,避免降低流动阻力和压力损耗。所述的动模型腔内的凸台为镶件式凸台,以增加排气。所述的动模上设置有将注射坯件推出整个模腔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为二次顶出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浇口注射,以及二次顶出机构避免了注塑不满、浇口凹凸、产品变形、应力集中的缺陷,模具结构简单耐用,成型周期短。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动模结构示意图。图3是定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定模,ll.定模型腔,2.动模,21.动模型腔,22.浇口, 23.主流道,24.—级分流道,25.二级分流道,26.镶件式凸台,3.冷料井,4.二次顶出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3所示, 一种信号隔离器壳体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具有定模1和动模2,定模l内具有定模型腔ll,动模2内具有动模型腔21,定模型腔11与动模型腔21闭合组成的整体空间形状为注射坯件的外轮廓形状,本模具是一次注射成型出两个注射坯件,定模型腔11在产品原有基础上加深0.6mm,以减少产品的变形、保证后加工磨平时的平整度,动模型腔21内注射坯件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浇口 22,浇口尺寸为10x2mm,从浇口 22起沿着注射坯件外轮廓依次设置有主流道23、 一级分流道24、二级分流道25,料由浇口 22注入并通过主流道23、 一级分流道24、 二级分流道25注满整个模腔,。如图2所示,主流道23末端和一级分流道24末端分别设置有冷料井3,采用冷料井3收集流道冷料,可减少热量散失,避免降低流动阻力和压力损耗;动模型腔21内的凸台为镶件式凸台26,以增加排气。如图1所示,动模2上设置有将注射坯件推出整个模腔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为二次顶出机构4,即注射坯件随整个动模面先被推出,造成被喂料包覆的镶件式凸台26优先脱模,当镶件式凸台26完全脱开后,动模面推出到限定位置,顶出机构中的顶针继续前进使产品与动模面分离,二次顶出方式很好解决了产品顶出变形和顶出时的应力集中。权利要求1.一种信号隔离器壳体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具有定模(1)和动模(2),定模(1)内具有定模型腔(11),动模(2)内具有动模型腔(21),定模型腔(11)与动模型腔(21)闭合组成的整体空间形状为注射坯件的外轮廓形状,其特征是动模型腔(21)内注射坯件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浇口(22),从浇口(22)起沿着注射坯件外轮廓依次设置有主流道(23)、一级分流道(24)、二级分流道(25),料由浇口(22)注入并通过主流道(23)、一级分流道(24)、二级分流道(25)注满整个模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号隔离器壳体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流道(23)末端和一级分流道(24)末端分别设置有冷料井(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号隔离器壳体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动模型腔(21)内的凸台为镶件式凸台(26)。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号隔离器壳体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动模(2)上设置有将注射坯件推出整个模腔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为二次顶出机构(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尤其是一种信号隔离器壳体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它具有定模和动模,定模内具有定模型腔,动模内具有动模型腔,定模型腔与动模型腔闭合组成的整体空间形状为注射坯件的外轮廓形状,动模型腔内注射坯件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浇口,从浇口起沿着注射坯件外轮廓依次设置有主流道、一级分流道、二级分流道,料由浇口注入并通过主流道、一级分流道、二级分流道注满整个模腔。采用双浇口注射,以及二次顶出机构避免了注塑不满、浇口凹凸、产品变形、应力集中的缺陷,模具结构简单耐用,成型周期短。文档编号B22F3/22GK201308993SQ20082021654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吴恒坚, 邬均文 申请人:王明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隔离器壳体粉末注射成型模具,具有定模(1)和动模(2),定模(1)内具有定模型腔(11),动模(2)内具有动模型腔(21),定模型腔(11)与动模型腔(21)闭合组成的整体空间形状为注射坯件的外轮廓形状,其特征是:动模型腔(21)内注射坯件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浇口(22),从浇口(22)起沿着注射坯件外轮廓依次设置有主流道(23)、一级分流道(24)、二级分流道(25),料由浇口(22)注入并通过主流道(23)、一级分流道(24)、二级分流道(25)注满整个模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均文吴恒坚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