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9026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频天线,其包括一接地部、一连接部、一馈入部、一第一天线部、一第二天线部及一馈入端。接地部上设有接地端;第一天线部具有一第一辐射纵条、一第一辐射横条、一第二辐射纵条及一第二辐射横条。连接部连接于接地部与第一天线部的第一辐射纵条之间。第二天线部邻近于接地部一侧,该第二天线部具有一邻近第一辐射纵条的第三辐射纵条,第三辐射纵条末端向一侧延伸出一第三辐射横条;馈入端设置于第一辐射纵条与第三辐射纵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频天线可收发GSM825、DCS1800、PCS1900及WCDMA2100频段的通信系统的电磁波信号,收发电磁波信号频带宽,且体积小占用空间少。(*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所用的多频 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使用的无线网络系统也日渐繁多, 因此电子产品上配置的天线常要求收发多个电磁波频段范围。现为 适应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的趋势,电子产品多采用内嵌式天线。目 前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内嵌式天线主要是通过改变天线主体的几何 外形以达到双频或者多频的功效。然而,天线的共振频率与天线主体的长度、天线主体的宽度和 距离电路基板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在电子产品日益轻、薄、短、小 的发展趋势下,电子产品中用来放置天线的空间有限。为了节省空 间,必须縮短天线的体积,縮短辐射体与其它平面间的间距,而这 又将导致天线辐射体的频宽变窄。因此现有设计的天线均不能同时 兼顾体积小、收发多频段的电磁波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 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且能收发多频段电磁波的多频天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多频天线包括一接地 部、 一第一天线部、 一连接部、 一第二天线部及一馈入端,该接地部上设有接地端;第一天线部具有一第一辐射纵条,第一辐射纵条 的一端垂直向远离接地部的方向延伸出有一第一辐射横条,第一辐 射横条末端再垂直向下延伸出有一第二辐射纵条,第二辐射纵条末 端垂直向一侧延伸出一第二辐射横条;连接部连接于接地部与第一3天线部的第一辐射纵条之间;第二天线部邻近于接地部一侧,该第 二天线部具有一邻近第一辐射纵条的第三辐射纵条,第三辐射纵条 末端向一侧延伸出一第三辐射横条;馈入端设置在第一天线部的第 一辐射纵条与第二天线部的第三辐射纵条之间。如上所述,本技术多频天线可收发GSM825、 DCS1800、 PCS1900及WCDMA2100频段的通信系统电磁波信号,收发电磁 波信号频带宽,且体积小占用空间少。附图说明图1为设置于基板上的本技术多频天线的平面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基板100接地部10连接部11第一隔槽12第二隔槽13接地端14馈入端15破孔16第一天线部20第一辐射纵条21第一辐射横条22第二辐射纵条23第二辐射横条24第二天线部30第三辐射纵条31第三辐射横条3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 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多频天线可由软性电路板蚀刻形成,软性电路板具有一基板100,在该基板100上形成的多频天线具有 一大致呈长方形状的接地部10及一邻近于接地部10 —侧的天线 部。接地部10的右侧缘的上端与天线部之间由一连接部11相连。 接地部10与连接部11之间形成有一第一隔槽12,且接地部10的 右侧缘与天线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二隔槽13,第一隔槽12与第二隔 槽13相连通。接地部10于邻近第二隔槽13的边缘的中部处设置 有一接地端14,天线部上于邻近接地端14处设置有一馈入端15,4接地端14及馈入端15上均镀覆有金属金。基板100上于接地端 14与馈入端15之间开设有一破孔16,以让线缆穿过。天线部具有一第一天线部20及一第二天线部30。第一天线部 20具有一自馈入端15向上延伸出的第一辐射纵条21,所述连接部 11即连接于该第一辐射纵条21与接地部10之间。第一辐射纵条 21的末端向右水平延伸有一长条状的第一辐射横条22,该第一辐 射横条22的末端垂直向下延伸有一长条状的第二辐射纵条23。第 二辐射纵条23的末端向左垂直延伸有一与第一辐射横条22相平行 的长条状的第二辐射横条24。第二天线部30具有自馈入端15向 下延伸出的第三辐射纵条31及自第三辐射纵条31末端垂直向右延 伸形成的第三辐射横条32,该第三辐射横条32与第一辐射横条22 相平行并与第二辐射横条24相齐平且间隔一定距离。本技术多频天线用于通信时,信号自馈入端15馈入,第 一天线部20的第一辐射纵条21、第一辐射横条22、第二辐射纵条 23及第二辐射横条24可与频率为825MHz频段的电磁波谐振而收 发GSM825通信系统电磁波信号。第二天线部30的第三辐射纵条 31及第三辐射横条32可与频率为1710MHz 2170MHz频段的电磁 波谐振而收发DCS1800、 PCS1900及WCDMA2100通信系统电磁 波信号。本技术多频天线采用软性电路板制成,稳定性好,且轻薄、 体积小占用空间少、结构简单,适应了电子产品日益轻、薄、短、 小的发展趋势。综上所述,本技术多频天线可收发GSM825、 DCS1800、 PCS1900及WCDMA2100频段的通信系统电磁波信号,收发电磁 波信号频带宽,且体积小占用空间少。权利要求1. 一种多频天线,其特征是包括一接地部、一第一天线部、一连接部、一第二天线部及一馈入端,该接地部上设有接地端;第一天线部具有一第一辐射纵条,第一辐射纵条的一端垂直向远离接地部的方向延伸出有一第一辐射横条,第一辐射横条末端再垂直向下延伸出有一第二辐射纵条,第二辐射纵条末端垂直向一侧延伸出一第二辐射横条;连接部连接于接地部与第一天线部的第一辐射纵条之间;第二天线部邻近于接地部一侧,该第二天线部具有一邻近第一辐射纵条的第三辐射纵条,第三辐射纵条末端向一侧延伸出一第三辐射横条;馈入端设置在第一天线部的第一辐射纵条与第二天线部的第三辐射纵条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是所述接地部的一侧缘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具有一第一隔槽,而所述接地部与第二天线部之间具有一第二隔槽,第一隔槽与第二隔槽相连通。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辐射横条与第一辐射横条相平行设置。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辐射横条与第一辐射横条相平行且与第二辐射横条相齐平,且第三辐射横条末端与第二辐射横条之间间距一定距离。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频天线,其包括一接地部、一连接部、一馈入部、一第一天线部、一第二天线部及一馈入端。接地部上设有接地端;第一天线部具有一第一辐射纵条、一第一辐射横条、一第二辐射纵条及一第二辐射横条。连接部连接于接地部与第一天线部的第一辐射纵条之间。第二天线部邻近于接地部一侧,该第二天线部具有一邻近第一辐射纵条的第三辐射纵条,第三辐射纵条末端向一侧延伸出一第三辐射横条;馈入端设置于第一辐射纵条与第三辐射纵条之间。本技术多频天线可收发GSM825、DCS1800、PCS1900及WCDMA2100频段的通信系统的电磁波信号,收发电磁波信号频带宽,且体积小占用空间少。文档编号H01Q1/22GK201315342SQ20082020405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吴佩芬, 吴裕源, 萧岚庸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频天线,其特征是:包括一接地部、一第一天线部、一连接部、一第二天线部及一馈入端,该接地部上设有接地端;第一天线部具有一第一辐射纵条,第一辐射纵条的一端垂直向远离接地部的方向延伸出有一第一辐射横条,第一辐射横条末端再垂直向下延伸出有一第二辐射纵条,第二辐射纵条末端垂直向一侧延伸出一第二辐射横条;连接部连接于接地部与第一天线部的第一辐射纵条之间;第二天线部邻近于接地部一侧,该第二天线部具有一邻近第一辐射纵条的第三辐射纵条,第三辐射纵条末端向一侧延伸出一第三辐射横条;馈入端设置在第一天线部的第一辐射纵条与第二天线部的第三辐射纵条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岚庸吴佩芬吴裕源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