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选择性歧化制对二甲苯的催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78836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甲苯选择性歧化制对二甲苯的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催化剂活性与对二甲苯选择性两者不能兼顾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ZSM-5分子筛为主要活性成份,以硅钛氧化物为惰性粘结剂,再在催化剂表面用二氧化硅惰性涂层改性,且使催化剂的总孔容为0.25~0.4毫升/克,孔径≥20A中孔部分孔容为50~70%,比表面积350~500米2/克,催化剂的微孔结构约束指数CI为8.0~15.0的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甲苯选择性歧化制对二甲苯的工业生产中。(*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甲苯选择性歧化制对二甲苯的催化剂
技术介绍
甲苯歧化反应是工业上常见的反应之一,它能将甲苯转化成应用价值更高的苯和二甲苯,其中二甲苯产物是其三个异构体的平衡组成混合物,价值最高的对二甲苯仅占24%。因此有人提出择形歧化的新工艺,使反应体系选择性地生成对二甲苯。常规的甲苯歧化催化剂以丝光沸石为主活性组分,由于丝光沸石孔道直径较大,对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起不到择形化的效果。自从70年代初ZSM-5被合成以后,由于它对烷基化、异构化、歧化、选择裂化和由甲醇合成汽油等反应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被广泛重视。ZSM-5沸石由10元硅氧环构成孔道体系,具有三维孔道。ZSM-5沸石的孔径特点允许分子直径为0.63纳米的对二甲苯迅速扩散,而分子直径为0.69纳米的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扩散系数低的多。在甲苯歧化反应体系中,各物种在ZSM-5孔道中的扩散系数存在如下关系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这一事实意味着对甲苯歧化反应进行择形化选择的可能性,即可获得二甲苯产物中远远高于热力学平衡浓度的对二甲苯异构体含量。但是由于外表面酸性位对从孔道内扩散出来的富对位产物无选择性的异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甲苯选择性歧化制对二甲苯的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a)50%~90%硅铝摩尔比SiO↓[2]/Al↓[2]O↓[3]为15~100的ZSM-5分子筛;b)10%~50%的惰性粘结剂,粘结剂选自硅钛氧化物; c)1%~20%二氧化硅惰性表面涂层;其中催化剂的总孔容为0.25~0.40毫升/克,孔径≥20A的中孔部分孔容为50~70%;比表面积350~500米↑[2]/克,催化剂的微孔结构约束指数CI为8.0~1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在库朱志荣李为杨为民孔德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