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用脱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87558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用脱色系统,包括脱色釜(1)、氨蒸汽冷却器(2)、热水循环系统(3)、加碳口(4)、过滤器(5),所述脱色釜(1)上设有氨气管线与冷却器(2)的管程入口及氨压机的入口管线连接,冷却器的管程出口与脱色釜管线相连,脱色釜的夹套与热水循环系统(3)管线连接,脱色釜(1)底部出口管线上的物料输送泵分别与脱色釜和过滤器入口管线相连;解决了原有合成工艺时间长及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该套脱色系统可平衡各工序工作时间,提高各设备的使用率,最终缩短总生产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艺中的脱色工艺,具体的是实施脱色工 艺所需的脱色系统。技术背景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艺中的后处理工序包括脱色工序,所述脱色工序的作用主要 是利用碳吸附原理脱除合成产物的颜色,从而使最终产品为纯白色,现有脱色工艺,采用 的脱色釜设有搅拌装置,加入碳后搅拌混合一定时间该工艺即完成,所需时间约为半个小 时;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艺的后处理工序包括蒸氨、脱色及中和工序,这三个工序中蒸氨工 序时间最长,约为7-8个小时,是所有生产工序中时间最长的,若连续生产,就会出现其他 工序等待的问题,不仅单釜生产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而且其他生产设备必须处于待生产状 态,能源浪费严重;所以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使各生产设备达到最佳利用率,还有待 于双氢苯甘氨酸生产者进一步探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为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艺提供了一套新 的脱色系统,使用该套脱色系统可平衡各工序工作时间,提高各设备的使用率,最终缩短总 生产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用脱色系统,包括脱色釜、氨蒸汽冷却器、热水循环系统、 加碳口、过滤器,所述脱色釜上设有氨气管线分别与冷却器的管程入口及氨压机的入口管 线连接,冷却器的管程出口与脱色釜管线相连,冷却器的壳程出、入口与冷却水循环系统管 线连接,脱色釜的夹套与热水循环系统管线连接,在脱色釜底部出口管线上设有物料输送 泵,输送泵的出口分别与脱色釜和过滤器入口管线相连,并且在管线上分别设有脱色釜阀 门和过滤器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用脱色系统,因为在脱色釜上设置了与氨压 机连接的管线,同时为脱色釜增加了加热系统,所以脱色釜也具备了完成蒸氨工艺所需的 条件,这样就可以将蒸氨釜中未全部脱除液氨的物料转移到脱色釜中继续进行,也就是说 将蒸氨工作分成两部来完成,脱色釜也由原来的被动等待变为共同工作,最终缩短了整个 工艺的时间;又因抽氨过程物料内部可自动翻滚,并利用原有系统内的物料输送泵,对管线 稍加改动,就可以实现碳与物料的充分混合,减少了设备投入,节省了产品成本。附图说明图1 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用脱色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1-脱色爸,2-氨蒸汽冷却器,3-热水循环系统,4-加碳口,5-过滤器,6_物料输送泵,7-脱色釜阀门,8-过滤器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由图1所示本技术的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用脱色系统,包括脱色釜1、氨 蒸汽冷却器2、热水循环系统3、加碳口 4、过滤器5,所述脱色釜1上设有氨气管线分别与冷 却器2的管程入口及氨压机的入口管线连接,冷却器的管程出口与脱色釜管线相连,冷却 器的壳程出、入口与冷却水循环系统管线连接,脱色釜的夹套与热水循环系统3管线连接, 在脱色釜1底部出口管线上设有物料输送泵6,输送泵的出口分别与脱色釜和过滤器入口 管线相连,并且在管线上分别设有脱色釜阀门7和过滤器阀门8。进行脱色时,首先打开脱色釜的入口阀门11,将蒸氨完毕的物料导入到脱色釜内, 导入的同时,打开脱色釜的热水循环系统,给脱色釜加热,同时打开脱色釜上的冷却器的出 入口阀门,启动冷却器冷却水循环系统,如果脱色釜上的压力表起压后,通知相关部门开启 氨压机抽取氨气,待物料全部导入到脱色釜后,关闭蒸氨釜出口阀门,从加碳口(4)向脱色 釜加入规定量的碳,因为物料中还有液氨,氨压机抽氨过程中脱色釜内的物料呈不断翻滚 状态,此时加入的碳可与物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混合,待物料内的液氨量很少不足以达到翻 滚状态的时候,打开脱色釜下面的出料阀门、物料输送泵(6)及脱色釜阀门(7),此时注意 关闭过滤器阀门(8),这样物料通过输送泵(6)的不断循环,达到了混合搅拌的目的,物料 混合好后,关闭脱色釜阀门(7),打开过滤器阀门(8)及过滤器出口与脱色釜间的阀门,同 时注意关闭过滤器出口通往下一工序的阀门,这样可确保混合好的物料在过滤器内多次循 环,以便对物料进行更好的过滤,当过滤达到要求后关闭过滤器出口与脱色釜间的阀门,打 开过滤器出口通往下一工序的阀门,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权利要求1.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用脱色系统,包括脱色釜(1)、氨蒸汽冷却器O)、热水循环 系统(3)、加碳口 G)、过滤器(5),所述脱色釜(1)上设有氨气管线分别与冷却器O)的管 程入口及氨压机的入口管线连接,冷却器的管程出口与脱色釜管线相连,冷却器的壳程出、 入口与冷却水循环系统管线连接,脱色釜的夹套与热水循环系统(3)管线连接,其特征在 于在脱色釜(1)底部出口管线上设有物料输送泵(6),输送泵的出口分别与脱色釜和过滤 器入口管线相连,并且在管线上分别设有脱色釜阀门(7)和过滤器阀门(8)。专利摘要本技术的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用脱色系统,包括脱色釜(1)、氨蒸汽冷却器(2)、热水循环系统(3)、加碳口(4)、过滤器(5),所述脱色釜(1)上设有氨气管线与冷却器(2)的管程入口及氨压机的入口管线连接,冷却器的管程出口与脱色釜管线相连,脱色釜的夹套与热水循环系统(3)管线连接,脱色釜(1)底部出口管线上的物料输送泵分别与脱色釜和过滤器入口管线相连;解决了原有合成工艺时间长及设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该套脱色系统可平衡各工序工作时间,提高各设备的使用率,最终缩短总生产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文档编号C07C227/40GK201908055SQ20102067655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斌 申请人:李斌, 黑龙江泰纳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氢苯甘氨酸合成工序用脱色系统,包括脱色釜(1)、氨蒸汽冷却器(2)、热水循环系统(3)、加碳口(4)、过滤器(5),所述脱色釜(1)上设有氨气管线分别与冷却器(2)的管程入口及氨压机的入口管线连接,冷却器的管程出口与脱色釜管线相连,冷却器的壳程出、入口与冷却水循环系统管线连接,脱色釜的夹套与热水循环系统(3)管线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脱色釜(1)底部出口管线上设有物料输送泵(6),输送泵的出口分别与脱色釜和过滤器入口管线相连,并且在管线上分别设有脱色釜阀门(7)和过滤器阀门(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泰纳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李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