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机振动支撑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3394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炼钢领域各类型的连铸机液压、机械等振动支撑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是在振动支撑梁上配置冷水管,由冷水管引入冷却水对连铸机振动支撑梁进行冷却,防止因高温辐射产生的振动支撑梁热位移变形,并基于上述技术构思提出了外冷式和内冷式两种振动支撑梁,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振动支撑梁的热位移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炼钢领域各类型的连铸机液压、机械等振动支撑梁机构。
技术介绍
在冶金连铸生产中,连铸机的振动装置起到压实钢坯并保护结晶器铜 管的作用,其一端连接振动设备,另一端被固定在振动支撑梁上。结晶器 下部与扇形一段对中,连铸机在正常生产浇铸时钢水在结晶器内形成坯壳 后垂直进入扇形一段进行强制水冷。由于振动支撑梁内侧直接受高温钢坯(100(TC以上)的热辐射,产生了热位移变形,使得安装在振动支撑梁上 面的结晶器产生横向偏移而与扇形一段的对中产生误差,严重时误差达到 8mm。生产中结晶器上下振动时纵向挤压钢坯,使钢坯密实并能保证钢坯 的表面光滑。振动支撑梁的变形使结晶器倾斜或产生横向位移,致使与扇 形一段的对中产生误差,即会使得钢坯产生有害的横向作用力,从而挤压 高温钢坯。由于扇形一段四个方向的压辊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当结晶器 不对中时,带液心的钢坯在压辊的挤压下从此间隙内鼓起,轻者使铸坯四 角方向产生凸台、脱方、扭曲等形状缺陷,严重影响钢坯质量和下游拉矫 机的矫直及后续轧制,重者导致漏钢事故。目前,现有技术对此问题采用的方案是尽量提高振动支撑梁的用钢质 量,降低其热变形系数,但是这种方法增加设备成本。或者采取校正措施, 但是费时、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 一种连铸机振动支撑梁,克3服现有技术中振动支撑梁的热位移变形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基本构思是在振动支撑梁上配置 冷水管,由冷水管引入冷却水对连铸机振动支撑梁进行冷却,防止因高温 辐射产生的振动支撑梁热位移变形。作为实现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连铸机振动支撑梁的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由水源供水的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上安装若干喷嘴,所述喷嘴安 装在所述振动支撑梁的上方,所述振动支撑梁下方安装接水槽。作为实现本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连铸机振动支撑梁的特征在 于,它还包括由水源供水的冷水管,所述振动支撑梁为中空箱型梁,所述 冷水管包括进水管、回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连接所述中空箱型 梁的两端。本技术经实验测试并经生产实际应用表明,能有效防止液压振动 支撑梁热位移变形,其受热变形可控制在设计允许误差1%以内,由它引起的结晶器与扇形段的不对中问题也控制在设计的允许误差0.5%之内,保证 了连铸机的连续稳定生产和钢坯的表面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外冷型振动支撑梁结构图。图2为外冷型振动支撑梁的水冷示意图。图3为内冷型振动支撑梁结构图。图4为内冷型振动支撑梁的水冷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冷水管20上安装若干喷嘴21,喷嘴21均匀分布安装在 振动支撑梁23的上方,冷却水从振动支撑梁23上流下至其下安装的接水 槽22中,冷却后流下的升温水的温度控制在45'C左右。接水槽22的两端有导流管24,导流管24将支撑梁下部流出的冷却升温水利用水槽导流至连 铸机的二冷段,回收后重复利用,这样可以避免冷却水落到铸坯上,从而 保证铸坯适度冷却,防止铸坯质量不均。如图2所示,冷却水由冲渣水主管接入,通径80mm。管道15上依次 安装有温度表l,远传磁感应流量计2,进水阀3、 4、 5和旁通阀6,其中 4为电动阀,由主控室控制其启闭。管道15接通冲渣水主管后试水,若自 动控制,关闭旁通阀6,开启进水阀3、5,开启电动阀4,按设计流量300L/min 控制;若手动控制,关闭进水阀3、 5,关闭电动阀4,开启旁通阀6,手动 调节旁通阀6的开度,按设计流量300L/min控制。不论使用哪一种方式, 按设计流量300L/min调好后,即可投入生产运行。在上述技术方案下,液压支撑梁受高温辐射后的横向变形S <1.5mm, 铸坯上的凸台量〈1.0mm,控制在连铸机结晶器对中的误差范围内,可满 足生产要求,并能保证支撑梁在高温(IOO(TC以上)状态下的长时间工作。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液压支撑梁30由两块"工"字型结构钢拼接在一起焊接 而成,呈中空形式,中空的横断面为400X800mm。液压支撑梁制作完成 后在1.5Mpa水压下试压1小时后投入使用。冷却水为内冷式循环,为保证 良好的循环效果,进水管31接入箱型梁一端的下部,回水管32接在箱型 梁另一端的上部,呈下进水、上回水分布,进水温度《40'C,回水温度视 连铸机二冷段内的钢坯热辐射温度以及水压而定, 一般控制在45 50°C以 内。如图4所示,通径80mm的进水管16从铸机设备水主管接入软质冷却 水,进水管16上依次安装进水球阀7、 8、 9、 10,其中8为电动阀、10为 旁通阀,回水管上依次安装回水阀12、远传磁感应流量计13和温度表14, 若自动控制,关闭旁通阀IO,开启进水阀7、 9、 12,开启电动阀8,按设 计流量300L/min控制;若手动控制,关闭进水阀7、 9,关闭电动阀8,开 启旁通阀10及阀12,手动调节旁通阀10的开度,按设计流量300L/min 控制,投入生产运行。5在上述技术方案下,液压振动支撑梁受高温辐射后的横向变形s<1.5mm,铸坯上的凸台量〈1.0mm,控制在连铸机结晶器对中的误差范围内, 可满足生产要求,并能保证支撑梁在高温(IOOO'C以上)状态下的长时间 工作。应该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技术所做的示例性说明 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本技术做一些非实质 性的改变,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而对本专利进行的改进,都在本专利的 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连铸机振动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由水源供水的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上安装若干喷嘴,所述喷嘴安装在所述振动支撑梁的上方,所述振动支撑梁下方安装接水槽。2. —种连铸机振动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由水源供水 的冷水管,所述振动支撑梁为中空箱型梁,所述冷水管包括进水管、 回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连接所述中空箱型梁的两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炼钢领域各类型的连铸机液压、机械等振动支撑梁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是在振动支撑梁上配置冷水管,由冷水管引入冷却水对连铸机振动支撑梁进行冷却,防止因高温辐射产生的振动支撑梁热位移变形,并基于上述技术构思提出了外冷式和内冷式两种振动支撑梁,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振动支撑梁的热位移问题。文档编号B22D11/11GK201271734SQ200820191080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召鹏, 鹏 李, 梁永海, 黎 焦, 剑 王, 童健民, 辉 罗, 胡圣飞, 陈代任, 高志利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机振动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由水源供水的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上安装若干喷嘴,所述喷嘴安装在所述振动支撑梁的上方,所述振动支撑梁下方安装接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代任高志利胡圣飞焦黎李鹏梁永海罗辉童健民王剑张召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