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之洪专利>正文

双主机直升机航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2498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较大提升力的能使飞行更加平稳的双主机直升机航模,包括前机、后机、连杆脚架装置,所述前机通过所述连杆脚架装置与所述后机固定连接;所述前机包括第一机架、固定于该第一机架的动力机构、转向机构;所述后机包括第二机架、固定于该第二机架的动力机构、转向机构;所述连杆脚架装置包括总支架,该总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第二机架固定连接。因其具有两个主机,双主机为直升机提供了双倍的提升力,使得直升机航模飞行更加可靠;双主机的航模前后分布使其重心位于两个主机之间,从而使其受力平衡,重心稳定,进而使得飞行更加安全、平稳、可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升机航模,尤其涉及一种双主机直升机航模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飞行器要飞行都必须满足柏努利定律(Bernoulli's Principle),对于飞机来说,主要是靠螺旋桨和机翼来共同达成。对于直升机来说,是由同 时起升降作用和转向作用的螺旋桨系统来实现飞行的升降、前进、后退和转向。然而传统的直升机航模是依靠安装于机身内的舵机通过连杆驱动倾斜盘组件产 生前后左右等方向的倾斜角度,进而控制螺旋桨系统产生倾斜角度,最终实现 飞行的前进、后退和转向。目前市场上一般的直升机航模的都是单个主机配合单个螺旋桨来实现起飞 和转向等功能。对于单个螺旋桨的直升机航模,当其重心有所偏差而偏离直升 机航模的主轴时,或者在飞行过程中由于航模自身方向转动需要而导致重心产 生偏移时,单个螺旋桨就难以保证直升机航模在飞行时的平稳性,导致主轴磨 损或者螺旋桨操纵不灵活甚至致使直升机航模摔落,阻碍了飞行效率的提高, 尤其对于竟赛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对于单个螺旋桨的直升机航模,也会由于提 升力不足以及转向力不足而导致飞行不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提升力的能使飞行更加 平稳的直升机航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 种双主机直升机航模,包括前机、后机、连杆脚架装置,所述前机通过所述连 杆脚架装置与所述后机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机包括第一机架、固定于该第一机架的动力机构、转向机构;所迷后机包括第二机架、固定于该第二机架的动力机构、 转向机构;所述连杆脚架装置包括总支架,该总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机 架、所述第二机架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于第 一机架或第二机架 的电机、与该电机的电机齿轮啮合的主齿轮;所述转向4几构包括主轴,该主轴 与所述主齿轮固定连接并用作所述主齿轮的旋转轴。作为第二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倾斜盘组件、螺旋桨系统、主轴、舵机组件,所述螺旋桨系统包括旋转头、叶片、叶片夹、平衡杆、副翼、 头架环、若干根拉杆,所述旋转头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上端,所述叶片通过所 述叶片夹与所述旋转头固定连接,所述头架环设置于所述旋转头的中部,所述 平衡杆的中部活动穿设于所述旋转头并固定穿设于所述头架环,所述副翼固定 于所述平纟軒杆的两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倾斜盘组件套设于所述主轴中部,其包括 顺序叠放的斜盘下盖、轴承和旋转上盖,所述头架环通过拉杆与倾斜盘组件的 旋转上盖活动连接;所述舵机组件包括舵机,该舵机具有舵机摆杆,所述斜盘 下盖通过拉杆与所述舵机摆杆活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头架环设有球头,所述旋转上盖设有球头, 所述航机摆杆设有球头,所述斜盘下盖设有球头,所述拉杆两端均设置有球套, 所述球头与所述J求套相适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斜盘下盖的球头共三个,呈120度角平均 分布,所述旋转上盖的球头共四个,呈90度角平均分布。作为第二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杆脚架装置还包括前左支撑杆、前右 支撑杆、后左支撑杆、后右支撑杆、脚轮轴、脚轮,所述总支架设置前固接点、 后固接点,所述脚轮轴对称设置左固接点、右固接点,所述前左支撑杆、所述 前右支撑杆与所述总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固接点,所述后左支撑杆、所述后 右支撑杆与所述总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固接点,所述前左支撑杆、所述后左支撑杆与所述脚轮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左固接点,所述前右支撑杆、所述后右支 撑杆与所述脚轮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固接点。作为上一个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左支撑杆、前右支撑杆、后左支撑杆、 后右支撑杆通过杆套接头与所述脚轮轴固定连接并通过固定块与所述总支架固 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双主机直升机航模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 直升机航模具有两个主机,双主机为直升机提供了双倍的提升力,使得直升机 航模飞行更加可靠;双主机的航模前后分布使其重心位于两个主机之间,从而 使其受力平衡,重心稳定,进而使得飞行更加稳定、安全;本技术使用一 个控制装置控制两个主机的舵机和电机,使其同步起飞、飞行及转向,因此使 得航模飞行更加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双主机直升机航模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双主机直升机航模中的连杆脚架装置以及第一机架、第二 机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3是图2所示连杆脚架装置中的支撑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给出了双主机直升机航模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参考图1、图2,本实用 新型一种双主机直升机航模,包括前机IO、后机20、连杆脚架装置,所述前机 10通过所述连杆脚架装置与所述后机20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直升机:fe 模具有两个主机,双主机为直升机提供了双倍的提升力,使得直升机航模飞行 更加可靠;双主机的航模前后分布使其重心位于两个主机之间,从而使其受力 平衡,重心稳定,进而使得飞行更加稳定、安全。进一步,所述前机IO包括第一机架ll、固定于该第一机架11的动力机构、转向机构;所述后机20包括第二机架21、固定于该第二机架21的动力机构、 转向机构;所述连杆脚架装置包括总支架38,该总支架3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 一机架11、所述第二才几架21固定连接。动力机构固定于第一机架11、第二才几 架21并通过驱动螺旋浆系统旋转从而带动直升机上升;转向机构固定于第一机 架11、第二机架21驱动螺旋桨系统产生倾斜角度使得直升机改变飞行方向。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机架或第二机架的电机15、与该电 机的电机齿轮16啮合的主齿轮18;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主轴88,该主轴88与所 述主齿轮18固定连接并用作所述主齿轮18的旋转轴。电机15的动力通过电机 齿轮16和主齿轮18驱使主轴88带动螺旋桨系统旋转从而实现直升机起飞。进一步,所述转向才几构包括倾斜盘组件90、螺旋桨系统、主轴88、舵机组 件,螺旋桨系统通过主轴88安装于第一机架11或者第二机架21。所述螺旋桨 系统包括旋转头54、叶片50、叶片夹52、平衡杆62、副翼60、头架环56、若 干根拉杆58,所述旋转头54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88上端,所述叶片50通过所 述叶片夹52与所述旋转头54固定连接,所述头架环56设置于所述旋转头54 的中部,所述平衡杆62的中部活动穿设于所述旋转头M并固定穿设于所述头 架环56,所述副翼60固定于所述平衡4干62的两端。两个主叶片50分别固定连 接在两个叶片夹52上,再固定于旋转头54,副翼60通过平衡杆62安装于旋转 头54,旋转头54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轴88,从而实现主叶片50、副翼60随同主 轴88旋转,使得直升机起飞。进一步,所述倾斜盘组件90套设于所述主轴88中部,其包括顺序叠放的 斜盘下盖91、轴承92和旋转上盖93,所述头架环56通过拉杆58与倾斜盘组 件90的旋转上盖93活动连接;在主轴88的中段位置固定设置一个接头98,倾 斜盘组件的斜盘下盖91和旋转上盖93都与该接头98万向连接,使得倾斜盘组 件9 0可以向任意 一个方向倾斜任意一个角度。所述航机组件包括舵机7 0 ,该舵 机具有舵机摆杆72,所述斜盘下盖91通过拉杆58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主机直升机航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机、后机、连杆脚架装置,所述前机通过所述连杆脚架装置与所述后机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之洪
申请(专利权)人:罗之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