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之洪专利>正文

电动玩具直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42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包括机体和遥控器,所述机体包括螺旋桨单元、机身、支架以及内置于机身的控制板,其中,所述螺旋桨单元位于机身上方并与之相连,支架位于机身下方并与之相连,并用于支撑螺旋桨单元和机身,所述控制板可接收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机体的飞行,所述机身包括头盖、与头盖相连的机身主体以及与机身主体相连的尾体,所述机身主体包裹于头盖内。(*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玩具领域,尤指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
技术介绍
玩具直升机从面世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玩具厂商不断开发各种直升机模型并进行持续改进,以期制造出一种可稳定飞行并易于控制的玩具直升机。然而,目前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在飞行降落过程中,时有遥控器突然断电或控制信号失调,飞机容易出现“摔机”现象,对尾体的撞击,造成机体的损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平稳降落的电动玩具直升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平稳降落、避免“摔机”的电动玩具直升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包括机体和遥控器,所述机体包括螺旋桨单元、机身、支架以及内置于机身的控制板,其中,所述螺旋桨单元位于机身上方并与之相连,支架位于机身下方并与之相连,并用于支撑螺旋桨单元和机身,所述控制板可接收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机体的飞行,所述机身包括头盖、与头盖相连的机身主体以及与机身主体相连的尾体,所述机身主体包裹于头盖内。所述尾体包括尾杆、尾架以及装设于尾架上的尾电机、尾齿轮以及尾翼,其中,尾杆固定于机身主体的后部,尾架套接于尾杆的末端,尾电机通过线缆与控制板连接,尾齿轮与尾翼同轴设置,通过尾电机带动尾齿轮和尾翼转动,支撑杆由尾架或尾杆垂直向下延伸出,且支撑杆与支撑架高度相同。机身主体进一步包括主体架、主轴、主动齿轮、若干个伺服器以及主电机,所述主轴贯穿于主体架的中部,其一端与主动齿轮连接,另一端与螺旋桨单元连接,主电机和伺服器分别通过线缆与控制板电性连接。主电机上设有一个小齿轮,该小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使得主电机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螺旋桨单元包括主叶片、平衡翼、转盘、倾斜盘、若干对拉杆以及旋转头,其中,所述转盘、倾斜盘和旋转头贯穿主轴,通过所述拉杆将主叶片、平衡翼、转盘和旋转头组成相互联动的转向机构,主叶片通过旋转头上的紧固装置夹紧固定。所述倾斜盘为90度倾斜盘,其具有至少两个水平向外伸出的支撑臂,所述两两支撑臂之间相互垂直。倾斜盘通过拉杆与伺服器相联接,转盘可在倾斜盘上绕主轴自由转动,所述平衡翼的两叶片固定于旋转头两臂。支架包括两个向外张开的支撑脚和一个固定于支撑脚上的电池架,电池架内装载电池。遥控器包括电源开关、油门推杆、方向推杆、电源显示器、天线、油门微调、前后微调、左右微调和尾翼微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由于具有与支架同高的支撑杆,用于支撑尾杆,使得机体能够平稳降落,避免“摔机”,在信号失调或操作不当时,避免尾体因预先着落发生撞击而造成的损伤。直升机还特设“傻瓜”型开/关机模式,既可以先接通(或关闭)遥控器电源,也可以先接通(或关闭)飞机机体的电源,消除了因开/关机顺序不对而可能带来的人身伤害与不便。为使本技术更加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的具体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动玩具直升机机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动玩具直升机的遥控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包括机体100和遥控器200。其中,所述机体100主要包括螺旋桨单元101、机身102以及支架103。其中,所述螺旋桨单元101位于机身102上方并与之相连;所述支架103位于机身102下方并与之相连,并用于支撑螺旋桨单元101和机身102,其包括两个向外张开的支撑脚31和一个固定于支撑脚31上的电池架32,电池架32内装载电池(图未示),电池提供启动机体100的动力。参考图1,所述机身102包括头盖13、与头盖13相连的机身主体14以及与机身主体14相连的尾体15。所述机身主体14包裹于头盖13内,所述尾体15固定于机身主体14的后端。参考图1,机身主体14包括主体架140、主轴141、主动齿轮142、控制板143、两个伺服器以及主电机145。其中,所述主体架140为机身主体14的支撑机构,能够保持机体100飞行过程中零配件的稳定性。所述主轴141贯穿于主体架140的中部,其一端与主动齿轮142连接,并将主动齿轮142固定于主体架140的下面,另一端与螺旋桨单元101相连接,主动齿轮142通过主轴141带动螺旋桨单元101的转动。所述控制板143设于机身主体14的前端。所述两个伺服器分别为伺服器144a和伺服器144b,伺服器144a设于机身主体14的中部左侧,伺服器144b设于机身主体14的中部右侧,伺服器144a、144b分别通过线缆与控制板143相连接,通过控制板143可接收遥控器200发出的信号,并通过解码操作控制伺服器的工作,所述伺服器进一步控制机体100的前进后退和转向。所述主电机145的下方设有一个小齿轮145”,该小齿轮145’与主动齿轮142相啮合,接通电源,主电机145通过电池提供动力可带动主动齿轮142旋转。参考图1,尾体15包括尾杆150、尾架151、尾电机152、尾齿轮153以及尾翼154。其中,所述尾杆150固定于机身主体14的后部。尾架151套接于尾杆150的末端,其一端向下延伸出一根与支撑架103同高并垂直于尾杆150的支撑杆151a,用于支撑尾杆150,使得机体100能够平稳降落,避免“摔机”,在信号失调或操作不当时,避免尾体15因预先着落发生撞击而造成的损伤。所述尾电机152、尾齿轮153以及尾翼154分别装设于尾架151上。所述尾电机152通过线缆与机身主体14的控制板143连接,使得控制板143可对尾翼154的旋转进行操纵,该线缆可埋设于尾杆150的空管内,所述尾电机152一端还固定有一小齿轮(图未示)。所述尾翼154通过一尾齿轮153装设于尾架151的末端,并与尾齿轮153同轴设置,所述尾齿轮153与尾电机152的小齿轮相互啮合,当电池提供电力使尾电机152产生动力驱动尾齿轮153旋转时,可同时带动尾翼154绕同方向旋转,尾翼154的旋转使得机体100避免了左右摇摆的现象,达到平稳飞行的目的。参考图1,螺旋桨单元101包括主叶片21、平衡翼22、转盘23、倾斜盘24、控制拉杆25、双孔拉杆26、27以及旋转头28。其中,转盘23、倾斜盘24和旋转头28分别贯穿固定于主轴141上,倾斜盘24为90度倾斜盘,倾斜盘24具有三个水平向外伸出的支撑臂(图未示),所述两两支撑臂之间相互垂直,组成90度夹角,支撑臂通过控制拉杆25与伺服器相连,由控制拉杆25支撑倾斜盘24的平稳和方向调整,使得机体100实现前、后、左、右的转向。所述转盘23可在倾斜盘24上绕主轴141自由转动。所述平衡翼22的两叶片固定于旋转头28两臂,通过所述双孔拉杆27将转盘23和旋转头28连接,通过双孔拉杆26将主叶片21与平衡翼22连接,主叶片21由旋转头28上的固定柱(图未示)和金属垫片通过螺丝夹紧固定,从而组成相互联动的转向机构,使得主叶片21和平衡翼22可在转盘23的带动下绕相同方向旋转。主叶片21的旋转使机体100产生升力,平衡翼22的旋转则使机身保持平衡。在对尾体15结构的改进中,本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了以下几个实施例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架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包括机体和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螺旋桨单元、机身、支架以及内置于机身的控制板,其中,所述螺旋桨单元位于机身上方并与之相连,支架位于机身下方并与之相连,并用于支撑螺旋桨单元和机身,所述控制板可接收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机体的飞行,所述机身包括头盖、与头盖相连的机身主体以及与机身主体相连的尾体,所述机身主体包裹于头盖内,所述尾体进一步设有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包括机体和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螺旋桨单元、机身、支架以及内置于机身的控制板,其中,所述螺旋桨单元位于机身上方并与之相连,支架位于机身下方并与之相连,并用于支撑螺旋桨单元和机身,所述控制板可接收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机体的飞行,所述机身包括头盖、与头盖相连的机身主体以及与机身主体相连的尾体,所述机身主体包裹于头盖内,所述尾体进一步设有支撑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体进一步包括尾杆、尾架以及装设于尾架上的尾电机、尾齿轮以及尾翼,所述尾杆固定于机身主体的后部,尾架套接于尾杆的末端,所述尾电机通过线缆与控制板连接,所述尾齿轮与尾翼同轴设置,通过尾电机带动尾齿轮和尾翼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由尾架或尾杆垂直向下延伸出,且支撑杆与支撑架高度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玩具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进一步包括主体架、主轴、主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之洪
申请(专利权)人:罗之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