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9546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收容一芯片模块,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盖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位于基部两侧的一对侧臂,所述基部及一对侧臂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上;所述盖体枢接于绝缘本体上,其可相对绝缘本体开启或闭合;所述绝缘本体还设置有固持片,固持片位于收容空间之外,所述盖体上设有抵压固持片的抵压块,所述抵压块能在盖体闭合时抵压固持片,而使固持片向收容空间内弯折延伸并抵压在芯片模组上,从而保证芯片模块与导电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 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专利第200420050517. 3号所揭示的电连接器, 其可将芯片模块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其包括有一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 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枢接于绝缘本体一端的盖体,所述盖体可相对于绝缘 本体开启或者闭合,该盖体包括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两侧向下延伸形成的侧 部,所述侧部进一步向内弯折形成若干弯折部,所述主体部、侧部以及若干弯 折部共同形成一收容芯片模块的收容部。当盖体处于开启状态时, 一芯片模块 可插入所述盖体的收容部内;而当盖体闭合时,所述盖体带动芯片模块枢接于 绝缘本体上,从而使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与芯片模块电性接触,此时,芯片 模块亦同时受到导电端子向上的抵顶力,当芯片模块与盖体的主体部之间具有 较大空隙时,芯片模块将向主体部方向逃逸而使其与导电端子之间电性接触不 良。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弥补其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电性连接功能的电连接器。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盖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位于基部两侧的 一对侧臂,所述基部及一对侧臂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 体上;所述盖体枢接于绝缘本体上,其可相对绝缘本体开启或闭合;所述绝缘 本体还设置有固持片,固持片位于收容空间之外,所述盖体上设有抵压固持片 的抵压块,所述抵压块能在盖体闭合时抵压固持片,而使固持片向收容空间内 弯折延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藉盖体的抵压块抵压所述固持片,从而使固持片向下抵压于芯片模块上,使芯片模块与导 电端子实现稳定的电性连接,保证电性连接不被中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固持片未抵压光电转换模块的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固持片抵压光电转换模块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电连接器100,其用于将一芯 片模块电性连接至一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本实施方式中芯片模块具体为一 种光电转换模块8,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转换。该电连接 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中之若干导电端子2及枢接于绝缘 本体1 一端之盖体3。光电转换模块8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其前端两侧分别 设有一缺口 81。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位于前端的基部10、自基部10左右两侧分别向后延 伸的一对侧臂11及自基部10后侧向后延伸之底板12,所述基部10、两侧臂 11及底板12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未标号),用于收容所述光电转换模块8; 所述基部10及靠近基部10的底板12上共同设置有一排端子槽(未标号),用 于收容导电端子2;所述基部10前端两侧进一步向前凸伸出一对扣持块14; 所述侧臂11的外侧设有一对枢接轴15,该对枢接轴15远离基部10。所述两侧臂11前端靠近基部10分别设有一对收容槽16以及一位于收容 槽16上部的方槽17, —对固持片5收容于该收容槽16及方槽17内,所述收 容槽16及方槽17均位于收容空间外。所述固持片5包括一固持部51、由固 持部51底端弯折形成的焊接片52以及由固持部51上端延伸形成的弯折部53, 其中,所述固持部51固持于绝缘本体1之收容槽16内;所述焊接片52可焊 接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用于进一步固持电连接器100以及与印刷电路板 达到接地的功效;所述弯折部53向收容空间方向上弯折,在盖体3开启时其 收容于方槽17内,且位于收容空间之外,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使其在盖体3闭合时可向收容空间内延伸变形。所述导电端子2收容于端子槽(未标号)内,其包括固持于端子槽内的固定部(未图示)、延伸出基部10前端的焊接部21以及延伸出底板12上表面的接 触部22,所述焊接部21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接触部22延伸入收容 空间内,其与光电转换模块8电性接触,其位于两固持片5之间。所述盖体3枢接于绝缘本体1的枢接轴15上,使其可开启或者闭合,其 一般由金属板冲压而成,其包括一水平延伸的主体部31、自主体部31前端向 下弯折形成的扣合部32及自主体部31后端两侧向下弯折形成的一对侧板33。 其中,所述主体部31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圆孔35,用于固持一抵压块6, 所述抵压块6设置有一对与圆孔35相配合的凸柱61,使抵压块6固设于盖体 3上,当然,抵压块6还可以由盖体3直接冲压形成或者通过焊接、铆接等其 它方式将其固持于盖体3上,所述抵压块6靠近收容空间侧为一倾斜面62; 所述扣合部32可向外弯折,其设有一对与绝缘本体1的扣持块14相扣合的扣 持孔36,在两扣持孔36之间设有一凸出部37,用于在开启盖体3时方便抓取 盖体3;所述侧板33上设有一与绝缘本体1的枢接轴15相配接的轴孔34。请参阅图3所示,当盖体3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光电转换^t块8可插入 绝缘本体1的收容空间内,此时,固持片5的弯折部53位于收容空间之外; 请参阅图4所示,当盖体3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抵压块6收容于绝缘本体1 的方槽17内,抵压块6的倾斜面62抵压于固持片5的弯折部53上,使弯折 部53向收容空间方向弯折并最终抵压于光电转换^t块8上,所述弯折部53 的末端收容于光电转换模块8之缺口 81内,使导电端子2与光电转换模块8 的导电部之间达到稳定电性接触,此时,盖体3的扣持孔36与绝缘本体1的 扣持块14相扣合,保证盖体3处于闭合状态;当需要开启闭合状态的盖体3 时,只需要抓取盖体3的凸出部37,并将扣合部32向外翻折使扣持孔36与 扣持块14分离即可开启盖体3,此时固持片5的弯折部53将解除对光电转换 模块8的抵压而退出收容空间内,以便于插拔光电转换模块8。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盖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位于基部两侧的一对侧臂,所述基部及一对侧臂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上;所述盖体枢接于绝缘本体上,其可相对绝缘本体开启或闭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设置有固持片,固持片位于收容空间之外,所述盖体上设有抵压固持片的抵压块,所述抵压块能在盖体闭合时抵压固持片,而使固持片向收容空间内弯折延伸。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侧臂靠 近基部处设有收容固持片之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位于收容空间之外。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片位于导电端 子的两侧,其包括一固持于收容槽内的固持部、位于固持部底端弯折形成 的焊接片以及位于固持部上端的弯折部。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上方设有一 方槽,所述固持片的弯折部位于方槽内,所述盖体的抵压块在盖体闭合时 收容于所述方槽内。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块靠近收容空 间侧设有 一 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在盖体闭合时抵压于固持片的弯折部上, 使弯折部向收容空间内运动。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块设有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盖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基部及位于基部两侧的一对侧臂,所述基部及一对侧臂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上;所述盖体枢接于绝缘本体上,其可相对绝缘本体开启或闭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设置有固持片,固持片位于收容空间之外,所述盖体上设有抵压固持片的抵压块,所述抵压块能在盖体闭合时抵压固持片,而使固持片向收容空间内弯折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浩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