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992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容设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围设于绝缘本体周侧的底座,其中所述底座包括框设于绝缘本体周侧的固持框以及与固持框一体成型设于固持框一端的压板,所述压板可相对于固持框在开启和闭合位置间运动。该电连接器的底座一体成型设有固持框以及压板,以此可简化电连接器的结构,简化了电连接器的组装过程,降低了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平面栅格阵列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用于将芯片模块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板。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251328号揭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主要包 括底座、枢接在底座上的上盖、以及用于将上盖锁固于底座上的闭锁单元和枢轴。该电连接 器主要是利用可横向旋转操作的定位杆作为闭锁单元,使得底座末端所枢接的上盖可紧密盖 合于底座上,而达到闭锁状态,或解除其闭锁状态,且该闭锁单元是枢设在底座前端。但是 所述电连接器的底座与上盖为彼此分离的组件,且底座上通常需要设置用于固持上盖的结构 ,故电连接器的组件数目较多,且其结构也较为复杂,故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较高,且给操 作者带来不便。另外请参阅美国专利第6685494号专利,其揭示一种具有加强装置的电连接器,该电连 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加强片、枢接 在绝缘本体一端的压板以及与绝缘本体的另外一端连接的拨动件。绝缘本体包括两相对侧壁 ,每一侧壁上设有锁扣部,在绝缘本体底部于每一锁扣部附近设有沟槽而形成弹性臂。加强 片延伸设有两第一延伸部,其上设有锁扣槽,与绝缘本体上相对应的锁扣部相扣合,以此加 强锁扣部的弹性,从而使得将加强片更容易地固持在绝缘本体上。但是,所述电连接器的压 板与加强片也为分离式结构,且压板枢接于绝缘本体上容易损坏绝缘本体,影响电连接器的 正常电性导通功能。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所述电连接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降低生产制造成本的电连接器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 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容设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围设于绝缘本体周侧的底 座,其中所述底座包括框设于绝缘本体周侧的固持框以及与固持框一体成型设于固持框一端 的压板,所述压板可相对于固持框在开启和闭合位置间运动。相对于与本技术相关的技术,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所述电连接器的 底座设有一体成型的固持框以及压板,以此可简化电连接器的结构,简化了电连接器的组装 过程,降低了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的底座处于开启状态。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底座的立体图。实施方式请参图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l,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未图示)至 印刷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绝缘本体2、容设于绝缘本体2中的若干导电端子(未图示)、 框设于绝缘本体2外围的底座3,以及枢接于底座3—端的拨动件4。请参阅图3所示,绝缘本体2大致呈矩形平板状构造,于其中部设有承载部20,自承载部 20边缘向上延伸设有四个侧墙21,且平行相对的两个侧墙21上开设有相对的凹槽210以方便 将芯片模块(未图示)从承载部20取出。所述承载部20上设有若干端子孔(未标示),用于 收容相应的导电端子(未图示)。导电端子(未图示)包括主体部(未图示)、由主体部(未图示)向上弯折延伸的接触 部(未图示)以及由主体部(未图示)底端向下弯折延伸设置的焊接部(未图示)。所述接 触部(未图示)可延伸出承载部20上表面以与芯片模块(未图示)的导电片(未图示)以按 压方式抵接。所述焊接部(未图示)下表面可连接锡球(未图示),可将导电端子(未图示 )焊接至印刷电路板(未图示)上以实现芯片模块(未图示)和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的间 的电性连接。底座3由金属板材一体冲压成型,其包括框设于绝缘本体2周侧的固持框31以及与固持框 31—体成型的压板32。固持框31为框体构造,其包括板状基体310,所述基体310中央位置处 设有一开口311用于容置绝缘本体2。固持框31的两端分别设有自基体310向上延伸设置的前 壁312和后壁313以及自基体310两相对侧缘向上延伸设置且平行相对的侧壁314。前壁312的 相对两端设有朝向开口311凸伸的枢接部315,可将拨动件4枢设在固持框3上。其中一个枢接 部315的内侧设有进一步向下弯折内扣的止挡部316,可将拨动件4稳定枢接在固持框31上且 可限制拨动件4的前后晃动。所述侧壁314于靠近前壁312的一端分别设有略微向内凸伸且呈 L形设置的支撑部317,所述支撑部317和枢接部315—起将拨动件4稳定地枢接于固持框31上。固持框31的一个侧壁314于靠近后壁313处设有向外凸伸的卡勾318,用于锁固拨动件 4 所述固持框31的后壁313上还设有一对间隔设置的连接部33。所述压板32通过连接部33 一体成型设于固持框31的后壁313上。所述压板32可相对于固持框31在开启和闭合位置的间 运动。所述连接部33的间设有狭长的通槽34,由此可以增加连接部33的弹性, 一方面可轻松 向下扣持压板32,另外一方面可增强连接部33的挠性,可延长底座3的使用寿命。所述压板 32呈框体构造,其与连接部33相对的一端设有前伸的舌片35,可供拨动件4抵设,以扣合压 板32。压板32设有框口37,框口37的内缘设有一对用于抵压芯片模块(未图示)的按压部 36。拨动件4由细长金属圆杆弯折若干次而成,其包括可枢接于固持框31上的固持部41和自 固持部31末端垂直延伸的操作部42。固持部41的中间位置设有向内偏折的施压部43,可抵设 在压板32—端。操作部42的末端设有向外弯折的手柄44,所述手柄44与操作部42大致平行且 处于同一平面内。组装时,先将拨动件4枢接于底座3的固持框31的枢接部315上,同时使压板32处于打开 位置;接着将绝缘本体2置于固持框31中,将芯片模块(未图示)置于绝缘本体2上,然后下 压压板32使其处于闭合位置,最后转动拨动件4,使其手柄44扣持于固持框31的卡勾318上, 此时拨动件4的施压部43向下抵压压板32的舌片35,从而带动压板32的按压部36向下挤压芯 片模块(未图示),以此实现芯片模块(未图示)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的间的电性连接本技术的电连接器1的底座3—体成型设有固持框31以及压板32,以此可简化电连接 器1的结构,减少了电连接器l的零件数目,简化了电连接器l的组装过程,从而降低了电连 接器l的制造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 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容设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围设于绝缘本体周侧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框设于绝缘本体周侧的固持框以及与固持框一体成型设于固持框一端的压板,所述压板可相对于固持框在开启和闭合位置间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容设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围设于绝缘本体周侧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框设于绝缘本体周侧的固持框以及与固持框一体成型设于固持框一端的压板,所述压板可相对于固持框在开启和闭合位置间运动。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框设有基体 ,所述基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前壁和后壁,所述后壁上设有一对间隔设置的连 接部,所述压板通过该连接部一体成型设于固持框的后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框的连接部 的间设有通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框的基体设 有开口 ,所述固持框的前壁上设有一对朝向该开口凸伸的枢接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浩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