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67997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产生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可在基本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转换的阀元件(11)的阀单元(3),阀元件(11)对应两个方向相反的和大小不同的操作面(54、55),这两个操作面分别通过一个电-气动控制阀可控地供给控制空气。阀元件(11)通过弹簧元件(44)相对于较大的操作面(55)支撑着。通过两个控制阀(6、7)的同时操作,实现了弹簧元件(44)在基本位置内加载,并在随后停电时阀元件(11)回到工作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产生装置,该装置具有一可用电操作的阀单元,其阀元件可使一个在吸送器中产生真空的喷射装置的供气用的工作通道有选择地在基本位置内关断 与压縮空气源连接的供气通道或在工作位置内接通该供气通道。
技术介绍
DE 10009167B4提出的这种真空产生装置包括一个由一个2/2换向控制阀构成 的阀单元,后者可使喷射装置的入口有选择地与一个连接在压縮空气源上的供气通道连通 (工作位置)或与该供气通道关断(基本位置)。在工作位置内,流经喷射装置的压縮空气 在一个吸气侧连接到喷射装置上的吸送器例如吸杯中产生真空,通过真空可吸送被传送的 物体。压力传感器监控真空度,当真空度达到要求值时,阀单元转换到基本位置,以便节省 压縮空气。如果真空度随时间推移而有所下降,则通过该阀单元重新转换到工作位置予以 补偿。 如果在这种真空产生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发生停电,则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如果阀 单元为"常闭"型并在吸送物体过程中的停电时刻位于基本位置,则在吸送器中产生的压力 降不再可能被补偿,因为阀单元要保持在基本位置,所以被吸送的物体会掉下来;如果阀单 元为"常开"型,则上述停电导致它转换到工作位置,这虽然防止了被吸送物体掉下来,但导 致喷射装置的持续的压縮空气供给并由此导致相当可观的耗气量。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取若干措施来实现省空气的运行,而先前吸送的物体在停 电时没有掉下的危险。 结合开头所述的特征,这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供气通道和工作通道属于一个 电-气动控制总阀,在其阀元件上连接两个方向相反的分别界定一个控制室的不同大小的 操作面,供入相应的控制室中的、保持一定控制压力的控制空气分别通过该阀单元的两个 电-气动控制阀之一作用到这两个操作面上,以便在基本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其中, 加到较大操作面上的控制空气作用到工作位置的方向,且这个阀元件通过弹簧元件相对于 较大操作面轴向柔性地这样支持着,即该阀元件从工作位置出发,通过两个操作面同时的 控制空气作用、在弹簧元件同时加载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位置保持较大的操作面可移到基本 位置并随后在这两个控制阀之一在两个控制室中通过重新卸载的弹簧元件引起控制压力 下降的情况下可回到工作位置。 也就是说,按这种方式获得了这样的好处不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而且在停电引 起故障的情况下也可进行没有危险的运行,而无需不必要的空气消耗。总阀的阀元件通过 两个电_气动控制阀进行操作。当连接在工作通道上的吸送器中产生吸送物体的负压时, 通过相互协调的电控制使该阀元件进入工作位置。如果在两个控制室中由于停电而同时产 生压力降,则该阀元件在达到真空后重新回到工作位置,以便节省压縮空气。通过转换到工作位置,连接的喷射装置供气,所以即使停电也防止了真空度的下降,从而防止了先前吸送 的物体掉下。由于这个安全功能不需要电能,所以生产工作费用少,安全度高。 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改进可从各项从属权利要求中得知。 阀元件从预加载的基本位置转换到工作位置最好通过延滞装置来完成,这种延滞 装置在两个控制室同时排气的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的排气时间,这就引起了相对于较小操作 面的较大操作面的流体的支持,所以该阀元件相对于其位置至少保持的较大操作面回到工 作位置。 这种延滞装置可按最简单的方式这样实现即把这两个控制室设计成在该阀元件 位于预加载的基本位置时具有不同的体积。由于一个操作面总是比另一个操作面大,这就 容易实现控制室在预加载的基本位置内具有相同的长度,但其相应的操作面却具有不同的 横截面。所以在排气时,较大操作面一侧比较小操作面一侧排出的空气体积大。这就产生 上述的不同排气时间并由此导致该阀元件回到工作位置。 必要时可在控制阀和控制室之间设置两个控制通道来实现不同排气_流速的延 滞装置。为此,在较大操作面对应的控制管通中放入一个特别是和一个止回阀组合的节流 装置。当然,这种节流装置也可对阀元件的正常转换速度产生作用。 弹簧元件最好是机械式的,尤宜设计成螺旋压力弹簧。 至少较大的操作面适合轴向位于该阀元件之前,这样,这个操作面就可配置一个 优先状如活塞的操作元件。这个具有较大操作面的操作元件可在该阀元件的转换方向内相 对于这个阀元件运动,以便在该较大操作面和阀元件之间进行由弹簧元件的弹性所引起的 相对运动。 为了实现弹簧元件的可控的力传递,最好使它一方面支撑在该阀元件上和另一方 面支撑在一个轴向移动的与该阀元件保持啮合的推动元件上,其中该推动元件与较大操作 面保持实际连接。这样,该推动元件就可根据弹簧元件的压縮状态或多或少地沉入该阀元 件中并在其上进行导向运动。为了限制行程,可在该阀元件和推动元件上设置合适的止动 机构。如果该推动元件整个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做成套筒状,则弹簧元件可沉入其中。 该阀元件的工作位置尤其可通过限制具有较大操作面的操作元件的调节行程来 确定。为此,可设置一个与阀单元的阀箱固定连接的止动面,该操作元件搁置到这个止动面 上。只要较小的操作面没有供给控制空气,调节力就通过连接其间的、没有或只是轻微压縮 的弹簧元件从较大的操作面传递到阀元件上,所以这些元件可像一个唯一的部件那样进行 运动。 总阀最好还有一个排气通道,在阀元件的排气位置内,来自别的供气通道的压縮 空气被排入这个排气通道,以便给其后的吸送器加上一个卸料脉冲,这个卸料脉冲使当时 保持的负压突然消失,并使被吸送的物体放下或卸下。 由于一个唯一的阀元件可有选择地位于三个操作位置即"基本位置"、"工作位置"或"排气位置"之一,这就实现了很紧凑的阀单元。此外,基本位置不是无加载弹簧元件的正常基本位置,就是有加载弹簧元件的预加载基本位置,视运行状态而定。 排气位置最好这样确定,即较大的操作面支撑在阀单元的阀箱上,并在相反一侧上的较小操作面加上控制压力时不再退縮。较小操作面的加载又是为了弹簧元件的加载,这样在随即返回正常基本位置时足可使较小操作面对应的控制室排出空气。 阀单元适宜地布置在工作单元上,后者配有至少一个喷射装置,其入口与供气管 路连通,且在吸入侧构成,以便连接吸送器例如吸杯。必要时设置的排气通道在这里最好连 接到喷射装置的吸入侧,当然是连接在止回阀的后面,该止回阀在阀元件的预加载的基本 位置的过程中保证产生的负压保持不变。 为了监控真空度,真空产生装置最好具有压力传感装置,控制阀根据压力传感装 置的信号按要求的方式进行操作。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表示 图1、3和6分别表示本专利技术真空产生装置的不同运行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其中示 意地示出了由阀单元控制的各个通道的通道布置,且图1表示正常基本位置,图3表示工作 位置,图6表示排气位置; 图2、4、5、7和8分别表示阀单元部分纵剖面的单个图示,其中阀元件在图2中表 示正常基本位置,在图4中表示工作位置,在图5中表示预加载的基本位置,在图7中表示 排气位置,在图8中则表示在过渡到工作位置之前的瞬间阶段的预加载基本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总体上用参考号1表示的真空产生装置例如包括一优选的功能框工作单元2,在 该工作单元上加装了一个阀单元3以及一个压力传感装置4。 在图2、4、5、7和8中再次单独地用部分图示表示的阀单元3设计成控制结构,特 别是设计成一个组合单元,这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真空产生装置具有一个可用电操作的阀单元(3),其阀元件(11)可使一个在吸送器(18)中产生负压的喷射装置(12)供气用的工作通道(38)有选择地在基本位置内关断与压缩空气源连接的供气通道(37)或在工作位置内接通该供气通道(37),其特征为,供气通道(37)和工作通道(38)属于一个电-气动控制总阀(5),在其阀元件(11)上连接两个方向相反的分别界定一个控制室(56、57)的大小不同的操作面(54、55),供入相应控制室(56、57)中的保持一定控制压力的控制空气分别通过阀单元(3)的两个电-气动控制阀(6、7)之一作用到这两个操作面上,以便在基本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其中,加到较大操作面(55)上的控制空气作用在工作位置的方向内,且阀元件(11)通过弹簧元件(44)相对于较大操作面(55)轴向弹性地这样支撑着,即阀元件(11)从工作位置出发,通过两个操作面(54、55)同时的控制空气作用,在弹簧元件(44)的同时加载的情况下可相对于其位置保持较大的操作面(55)移到基本位置并随后在两个控制阀(6、7)之一在两个控制室(56、57)中通过重新卸载的弹簧元件(44)引起控制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可回到工作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布伦纳G博格达诺维滋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