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荣守专利>正文

油罐车的阀门控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8789 阅读:3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油罐车的阀门控制装置。用于油罐车的阀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通过向进油阀供应压缩空气或将所供应的压缩空气排到外部来打开和关闭进油阀;第二控制阀,通过使用者的手动操作来启动第一控制阀;用于启动第一控制阀的自动关闭阀;用于选择自动关闭阀的操作的第三控制阀;以及,用于实现控制阀的功能的气动回路,其中,控制阀是用于转换压缩空气流的普通换向阀并可以在路上控制。所以,当使用者向安装在油罐车上的储油罐中装载油制品或化学品时,可以更便利和安全的执行装载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油罐车的阀门控制装置,尤其是, 一种用于油罐车 的阀门控制装置,当油制品或化学品装载在安装在油罐车上的储油罐中时, 其能够通过使用者对阀门控制装置的直接操作手动地供应装载物和停止供应 装载物,并且当供应的装栽物达到最大值装载量时,其能够自动地完成装载 工作,以及能够通过气压启动而不用采用任何电子设备,因此,通过自动化 的装载工作在工作中提供便利,并且因为不用电子设备而确保了安全。
技术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运输装载物诸如油制品或化学品的油罐车,包 括安装于其上的储油罐100;适于将储油罐100的内部划分为多个隔间的 多个隔板110;分别形成在被划分的储油罐100的隔间上的开口 120;形成在 各个开口 120的内表面上的用于指示最大装栽量的限位指示针130;形成在 各个隔间内部空间的底面上的进油孔140;安装在进油孔140上的进油阀160; 进油管150,安装在储油罐100的下面,用于接收来自进油管150的装载物 或者排出装载物;控制阀170,安装在储油罐IOO的上部,用于通过安装在 油罐车上的压缩空气罐(T)的气压打开和关闭进油阀160。另外,油罐车进一步包括通风管180,安装在储油罐100的上面,并 与储油罐100的各个隔间连通,并且,通风管180包括一些适于使通风管180 与储油罐100的各个隔间连通的通风阀181,以及形成在通风管180 —端用 于切断空气流通的通风切断阀185。同时,进油管150包括形成在其一端的 进油截止阀155。下面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普通油罐车的装载物供应过程。在装载物供 应终端(未示出)的供应线连接到油罐车的进油管150的一端并打开进油截 止阀155后,当使用者打开位于油罐车顶部的控制阀170时,油罐车上的压 缩空气罐(T)的气压输送到进油阀160,因而打开进油阀160,以便使用者 可以向油罐车供应装载物。此后,使用者打开开口部分120的盖子并用肉目艮检查装载物的供应达到 限位指示针130的位置情况下的状态。当装载物达到最大装载量,使用者关 闭控制阀170用以中止压缩空气进入进油阀160,借此关闭进油阀160。使用 者关闭开口 120用以完成到储油罐100的各个隔间内部的装载工作。当完成 储油罐的所有隔间的装载工作时,最后,进油管150的进油截止阀155在路 上关闭,并且停止从装载物供应终端供应装载物,由此完成装载工作。同时,当供应或排出装载物时,打开形成在通风管180上的通风截止阀 185和多个通风阀181使储油罐10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借此可以平稳地供 应或排出装载物。然而,上述的普通油罐车在以下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由于4吏用者必须通 过直接打开开口 120和在储油罐100的顶部用肉眼检查储油罐100的内部状 态进行装载物的供应,因此其才喿作不方便;当装载诸如油的易燃材料时,存 在爆炸和起火的危险;以及,由于当在其上装载有毒的化学品时,蒸发的有 毒化学品被排到空气中,因而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及使用者暴露在有毒化学品 中。同时,为了解决油罐车的上述问题,近来,已公开了一种可以使使用者 在if各上不用打开开口部分和用于控制进油阀的阀门控制装置,就可以检查油 罐车的内部状态的油表装置。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采用电子设备的改进的 阀门控制装置存在由于电子设备而不能确保安全,因此使用者不愿使用油罐 车的问题,不采用电子设备的阀门控制装置也由于其复杂的结构而存在不方 便制造和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试图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生的上述问题而提出,并且本专利技术 的目的是^t是供一种用于油罐车的阀门控制装置,当油制品和化学品装载在安 装在油罐车上的储油罐中时,所述阀门控制装置能够使得使用者通过操作阀 门控制装置可以在路上供应装载物和停止供应装载物;当供应的装载物达到 最大装载量时,所述阀门控制装置可以自动地关闭进油阀;所述岡门控制装 置由于未采用任何电子设备,可以确保安全;并且所述阀门控制装置便于制 造和〗吏用。一种用于油罐车的阀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通过向进油阀供应压缩空气或将所供应的压缩空气排到外部来打开和关闭进油阀;第二控制阀,通过使用者的手动#:作来启动第一控制阀;用于启动第一控制阀的自动关闭阀;用于选择自动关闭阀的操作的第三控制阀;以及,用于实现控制阀 的功能的气动回路,其中,控制阀是用于转换压缩空气流的普通换向阀并可 以在路上控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油罐车的阀门控制装置,其适 于通过控制安装在油罐车上的压缩空气罐中的气压来打开和关闭安装在储油 罐底面的进油阀,所述阀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通过向进油阀供应 压缩空气或将所供应的压缩空气排到外部来打开和关闭进油阀;梭阀,用作 换向岡,适于通过将从其中一个入口进入的压缩空气穿过单个出口排出到第 一控制阀的导压口来启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用作换向阀,用于通过 向+复阀的 一个入口供应压缩空气或将所供应的压缩空气排到外部来启动第一 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用作换向阀,用于向安装在储油罐上部的自动关闭阀 供应压缩空气或者将所供应的压缩空气排到外部;自动关闭阀,适于根据相 对于装载物具有浮力的空气罐的启动,将从第三控制阀进入的压缩空气排到 梭阀的另一个入口,由此启动第一控制阅;以及,进油阀,当压缩空气从第 一控制阀供应到其两个口之一时打开,当所供应的压缩空气被排到外部时, 通过启动压缩弹簧使所述进油阀关闭,并通过向其另一 口引入压缩空气使所 述进油阀保持关闭状态。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油罐车的阀门控制装置,当油制品和化学品装 载在安装在油罐车上的储油罐中时,能够使得使用者通过在路上直接操作阀 门控制装置以便手动地停止供应装栽物;当供应的装载物达到最大装载量时, 可以自动地关闭进油阀,由此实现自动装载工作;并且由于未采用电子设备 而确保了安全。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普通油罐车的结构图(布局图)。 图3至图5是公知的换向阀的示意图和符号。图6至图IO是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门控制装置的操作状态的结构图。 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门控制装置的控制箱的结构图。 图12是阀门控制装置的第一控制阀的剖面图。图13是阀门控制装置的自动关闭阀的剖面图。 图14是阀门控制装置的进油阀的剖面图。 图15是阀门控制装置的通风阀的剖面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的附图标记的说明10:第一控制阀20:第二控制阀30:第三控制阀40:梭阀50:自动关闭阀60:进油阀70:主阀80:通风阀90:控制箱100:储油罐140:进油孑L150:进油管180:通风管T:压缩空气罐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门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前,首先描述公知的方向 控制阀。方向控制岡是一种控制流体流动方向的阀门,并且至少具有两个口 和两个4喿作通道。4艮据口和通道的数量,换向阀分为两口两通阀、三口二通阀、四口三通阀和五口两通阀;根据操作方法,换向阀分为诸如按钮型、杠 杆型和踏板型的人工型阀门,诸如活塞型和滚轴型的机械型阀门,直4妄或间 接导向型的气动型阀门,以及电子型阀门;以及,根据返回方法或保持方法, 换向阀分为弹簧返回型阀门和自定位型保持阀门。参照图3至图5,除上述的换向阀之外,将结合其符号筒要描述与本发 明有关的换向阀。图3图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油罐车的阀门控制装置,其适于通过控制安装在所述油罐车上的压缩空气罐(T)的气压,打开和关闭安装在储油罐(100)底面上的进油阀60, 所述阀门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阀(10),用作换向阀,由输送到导压口(13)的气压启 动,以便通过向进油阀(60)供应压缩空气或将压缩空气排出到外部来打开和关闭所述进油阀(60); 梭阀(40),适于将从其中一个入口(41;42)进入的所述压缩空气通过穿过单个出口(43)排出到所述第一控制阀(10)的所述导压口(13) ; 第二控制阀(20),用作换向阀,用于通过向所述梭阀(40)的一个入口(41)供应所述压缩空气或将所供应的压缩空气排到外部来启动所述第一控制阀(10); 第三控制阀(30),用作换向阀,用于向安装在所述储油罐(100)上部的自 动关闭阀(50)供应所述压缩空气或者将所供应的压缩空气排到外部; 自动关闭阀(50),根据相对于装载物具有浮力的空气罐(59)的启动,适于将从所述第三控制阀(30)进入的所述压缩空气排到所述梭阀(40)的另一个入口(42),由此启动所 述第一控制阀(10);以及 进油阀(60),设有一对口(65a;65b),当所述压缩空气从所述第一控制阀(10)供应到所述口(65a)时打开进油阀(60),当所供应的压缩空气被排到外部时,通过启动压缩弹簧(69)使所述进油阀(60)关 闭,并通过使所述压缩空气进入另一所述口(65b)而保持所述关闭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荣守
申请(专利权)人:崔荣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