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机头烟气选择性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64929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烧结机头烟气选择性脱硫装置,涉及烧结机上使用的脱硫装置,包括烧结机头的风箱、烟道、电除尘器、抽风机、脱硫装置、风挡阀门、管道,其特征在于烧结机头的头部、尾部低硫烟气的各个风箱通过管道分别接入机头烟道与机尾烟道、机中部的高硫的风箱通过管道接入机中烟道,机尾烟道与机尾烟道通过三通接头接入A#电除尘器,电除尘器出口依次与A#抽风机、直连风挡阀门、烟囱管道连通;机中烟道依次与B#电除尘器、B#抽风机、进口风挡阀门、脱硫装置、出口风挡阀门、烟囱管道连接,B#抽风机出口管道还依次与旁路风挡阀门、烟囱管道连接。优点在于双烟道脱硫成本低、脱硫效率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烧结机上使用的脱硫装置。技术背景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为响应国家环保"节能减排"号召 以及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新建的一台180m2烧结机上配套烟气 脱硫装置,对烧结机的机头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由于烧结原燃料中含硫量较高,在烧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 S02,如果全部外排到大气中,极易形成酸雨污染环境。烧结机的机 头烟气因为工况复杂,温度变化及烟气流量变化都很大,对其进行 脱硫在国内尚属研发阶段,虽然有极个别厂家已经投入试用,但基 本上都还不能稳定运行,脱硫效率不高,设备故障率较高,因此还 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到目前为止,应用于烧结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密相干法、循环 流化床干法和湿法三种,湿法脱硫工艺主要因为系统复杂、腐蚀性 严重、副产物难于处理存在二次污染以及造价昂贵等问题,目前已 经很少使用。密相干法克服了湿法脱硫的缺点,但由于结构比较复 杂,故障率较高,还不是很成熟。而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因为 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因此比较适合用于烧结机头烟气的脱硫。由于烧结过程中不同阶段烟气中的S02含量不同,而且相差十多倍,目前钢铁厂一般将所有的烧结烟气全部经过脱硫,即将烧结机的各风箱用管道连接通入一个大烟道,再接入除尘器,除尘器另一端安 装抽风机,抽风机再经过风挡阀门进入脱硫装置,脱硫装置出口接入风挡阀门而后通入烟囱向大气排放。由于烟气中S02平均浓度较低,不仅脱硫效率低,而且造价以及运行成本都比较高,这是很不经济的。 因此,我们提出了对烧结烟气实行选择性脱硫,既能提高脱硫效率, 降低运行成本,又能大幅度地减少投资,使得脱硫技术在烧结的应用 得以实现,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烧结机头烟气选 择性脱硫装置。本技术的方案是其结构包括烧结机头的风箱、烟道、电 除尘器、抽风机、脱硫装置、风挡阀门、管道,其特征在于烧结机 头的头部、尾部低硫烟气的各个风箱通过管道分别接入机头烟道与 机尾烟道、机中部的高硫的风箱通过管道接入机中烟道,机尾烟道 与机尾烟道通过三通接头接入Att电除尘器,电除尘器出口依次与 Atf抽风机、直连风挡阀门、烟囱管道连通;机中烟道依次与Bft电除 尘器、Btf抽风机、进口风挡阀门、脱硫装置、出口风挡阀门、烟囱 管道连接,Btt抽风机出口管道还依次与旁路风挡阀门、烟囱管道连 接。本技术的优点是 一、采用双烟道选择性脱硫,只有60%的 风量进行脱硫,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因含硫浓度高,脱硫的效率也较高,可以达到95%以上;同时,采用双烟道分段抽风,对烧结工艺有积极的影响,实践证明,烧结的利用系数有所提高;二、采用循环 硫化床脱硫工艺,大量的脱硫剂(包括循环灰)由脱硫塔的下方进入脱硫塔,输送便捷,容易实现大流量的气力输送;三、生石灰、消石 灰以及最终产品脱硫灰的输送均采用气力输送,而大量的循环灰采用 空气斜槽输送,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没有二次污染问题;四、气固 分离采用布袋除尘器,并采用旋转式低压脉冲吹灰装置,除尘效果好, 布袋的使用寿命长;五、采用专门的补气装置,可以克服因烧结烟气 较大范围波动时引起的硫化床变化,影响脱硫效率;六、采用气封式 风挡阀门,当脱硫装置因故需停机时,能有效的阻止含有S02的烟气 进入脱硫装置,防止S02与冷凝水反应产生强酸腐蚀系统设施;七、 采用专门的三级生石灰消化器,消化效果好,没有二次污染;八、采 用专用的雾化水喷枪,雾化效果好;九、采用分段脱硫技术,烧结机 中部和头尾部各自独立抽风,可以根据烧结状况单独调节负压和风 量,减少漏风,风利用效率高,有利于提高产能,降低消耗。附图说明附图本技术双烟道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包括烧结机头的风箱、烟道、电除尘器、抽 风机、脱硫装置(2)、风挡阀门、管道,其特征在于烧结机头的头 部、尾部低硫烟气的各个风箱通过管道分别接入机头烟道(3)与 机尾烟道(5)、机中部的高硫的风箱通过管道接入机中烟道(4), 机尾烟道(5)与机尾烟道(5)通过三通接头接入AS电除尘器(7), 电除尘器出口依次与Att抽风机(9)、直连风挡阀门(10)、烟囱(1) 管道连通;机中烟道(4)依次与Btt电除尘器(6)、 Btt抽风机(8)、 进口风挡阀门(12)、脱硫装置(2)、出口风挡阀门(14)、烟囱(1) 管道连接,Btt抽风机(8)出口管道还依次与旁路风挡阀门(11)、烟囱(1)管道连接。在脱硫装置(2)与进出口风挡阀门连通的两个管道之间对接 一个循环风挡阀门(13)。根据烧结过程的特点,在烧结初期,由于温度较低,烟气中S02 浓度很低;在烧结机中部,烟气中S02浓度急剧升高,是烧结机头 部的十多倍;在烧结机尾部,S02浓度急剧降低。因此,将烧结机中 部烟气通过专门的烟气系统引出进行脱硫,经除尘后排向大气;而 烧结机头尾部的烟气因S02浓度很低,能够符合国家排放标准,通 过另一烟气系统经除尘后直接排向大气。非脱硫烟气系统从烧结机的第一至第四,第十四、十五号风 箱(共计六个风箱)的烧结烟气汇集到一条大烟道,由专门的主抽 风机抽风,经过电除尘后通过烟囱(1)排向大气。这部分风量占 总风量的40%, S02浓度在300mg/Nn/左右。脱硫烟气系统从烧结机的第五至第十三号风箱(共计九个风 箱)的烧结烟气汇集到另一条大烟道,由专门的主抽风机抽风,经 过电除尘后进入脱硫装置(2),经脱硫和布袋除尘后由脱硫引风机 引回烟囱(1),排向大气。这部分风量占总风量的60%, S02浓度在 3000-5000mg/Nm3。脱硫装置(2):烟气通过气封式风挡阔门控制,从吸收塔底部进 入,经文丘里管加速后与加入的吸收剂(消石灰)、循环灰(通过循 环斜槽返回吸收塔)及水发生反应,除去烟气中的SOx、 HC1、 HF、 C02 等气体。烟气中夹带的吸收剂和循环灰,在通过吸收塔下部的文丘里 管时,受到气流的加速而悬浮起来,形成激烈的湍动状态,使颗粒与 烟气之间具有很大的相对滑落速度,颗粒反应界面不断摩擦、碰撞,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为了达到最佳的反应温度,通过专用的雾化喷头向吸收塔内喷雾化水,使烟气温度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上20 °C 左右。携带大量吸收剂、吸附剂和反应产物的烟气从吸收塔顶部侧向 下行进入脱硫布袋除尘器,进行气固分离,经气固分离后的烟气含尘 量不超过30mg/Nm3,净烟气通过烟囱(1)排往大气。系统中的生石 灰、消石灰以及最终产品脱硫灰的输送均采用气力输送,循环灰采用 空气斜槽输送,因此整个系统简洁可靠。同时,由于烧结过程中烟气 流量并不稳定,变化范围大,因此系统中设置了冷空气补气装置(温 度控制范围150°C 170°C),以稳定硫化床的高度,确保了脱硫装 置(2)的稳定运行。本技术分为两部分一是大烟道烟气的分流。采用大小不同的双烟道系统,两条大 烟道布置在同一轴线上,相当于将一条大烟道分成相隔的三段,头 尾两段采用连通管连通,烧结机头1#一4#风箱、机尾14#-15#共计 六个风箱分别汇集到头尾段大烟道(1弁大烟道),采用单独的电 除尘器、主抽风机将这部分烧结烟气直接引入烟囱(1)排向大气。 烧结机中部5tt--13tt共计九个风箱汇集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烧结机头烟气选择性脱硫装置,包括烧结机头的风箱、烟道、电除尘器、抽风机、脱硫装置(2)、风挡阀门、管道,其特征在于烧结机头的头部、尾部低硫烟气的各个风箱通过管道分别接入机头烟道(3)与机尾烟道(5)、机中部的高硫的风箱通过管道接入机中烟道(4),机尾烟道(5)与机尾烟道(5)通过三通接头接入A#电除尘器(7),电除尘器出口依次与A#抽风机(9)、直连风挡阀门(10)、烟囱(1)管道连通;机中烟道(4)依次与B#电除尘器(6)、B#抽风机(8)、进口风挡阀门(12)、脱硫装置(2)、出口风挡阀门(14)、烟囱(1)管道连接,B#抽风机(8)出口管道还依次与旁路风挡阀门(11)、烟囱(1)管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元和陈冠群林金柱林建军梁伯平江荣才余志杰陈深灿郭光章赖毅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