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切削工艺两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55652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压系统、切削工艺两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以L-AN系统用矿物油62.5-75%;硫磷氮复合剂:10-15%;磷酸三甲酚酯:1-5%;苯并三氮唑脂肪酸胺:2-8%;烯基丁二酸:1-5%;甲基硅油:0.0001-0.5%;苯三唑衍生物:5-10%;将其基础油蒸气加温70-80℃时,加入硫磷氮复合剂,充分搅拌,再加入磷酸三甲酚酯,加入苯骈三氮唑脂肪酸胺,充分搅拌,使温度保持在45-55℃;再加入烯基丁二酸、甲基硅油、经循环、搅拌,使温度上升至80℃时加入苯三唑衍生物继续循环搅拌保持温度70-80℃,连续经静态混合器充分循环、搅拌三小时,制取两用润滑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润滑
,一种。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设备的液压系统例如车、洗、钻、攻丝、插齿、滚齿、洗齿,自动车、螺栓自动机等机床设备的运行中,需使用机械油、抗磨液压油等。机械油适用于设备液压系统在常温、低速、轻载工况条件下的润滑,当载荷增大温度升高时,其机械油中的添加剂成分被破坏,丧失边界润滑性能。抗磨液压油是由中等活性极压剂、油性抗磨剂组成,只适用于中速、中温、中等载荷工况条件,当载荷再增大,温度再升高,其添加剂失效,导致摩擦系数急剧上升,经常出现卡阀,自动线节拍缓慢现象,造成停机,影响生产。而同一种设备在切削加工时需用切削润滑油如水质切削液、硫化切削油等,切削润滑油中含有高反应活性极压剂,只有在切削加工刀具承受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急剧升高发生化学反应膜后,其摩擦系数才会下降,但由于设备设计原因,往往会出现切削油混入液压系统,使两种油品相互混串,造成液压系统用油变质、发臭,严重污染环境,造成资源浪费,造成设备故障。在使用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油是不能混合使用的,对设备运行产生不良作用;同时直接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刀具的耐用度。专利技术内容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系统、切削工艺两用润滑油,采用矿物油作为基础油,加入添加剂调配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用润滑油,采用了L-AN系统用油矿物油,加入硫磷氮复合剂、磷酸三甲酚酯、苯骈三氮唑脂肪酸胺、烯基丁二酸、甲基硅油、苯三唑衍生物作添加剂,经调配而成;其中:L-AN系统用油矿物油:62.5-75%硫磷氮复合剂:10-15%磷酸三甲酚酯:1-5%苯骈三氮唑脂肪酸胺:2-8%烯基丁二酸:1-5%甲基硅油:0.0001 -0.5%苯三唑衍生物:5-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召李先发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庆大油品油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