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夹痕真空镀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2333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无夹痕真空镀膜装置,是以真空镀膜炉中设一转轮装置,其中以二环状轮盘,含设复数个金属网状管体,以容纳被镀物;当被镀物装入网状管体后,前后端以环状盖片套接后封闭,并在盖片前端的横杆上套入弹簧后穿过环状轮盘的透孔后,再由扣件穿入横杆的孔洞形成闩紧固定在环状轮盘,而在所述的炉床运作时,凭借转轴带动整体转轮旋转,并由网状管体内无固定、无遮敝效应,而使被镀物可以完全滚动,以各层面均可以匀称的承受离子风,进而可以使得被镀物表面完全镀膜,因其无夹子夹持等遮蔽效应,得以充分镀膜,而产生无夹痕的完美镀膜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镀膜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大量生产的镀膜方法,主要以大面积的旋转接触作离子源镀膜,其乃 以一镀膜转盘夹载一定数量的被镀物,再由外接的传动机制转动整组镀膜转盘, 使被镀物因受离子镀源喷发的离子风而达到镀膜的作用,其由 一真空锅炉中, 底层设一熔炉床,利用上、下层加热器,加热待镀物以及真空锅炉,再用电子 枪将熔炉床的镀膜源离子化,并喷发至上层的被镀物,被镀物置在旋转盘上, 旋转盘中间设有一转轴,可连结至外部利用马达带动,使之旋转,并以放置在台车上;而以离子源喷发角度为由下而上的喷发为主,可以因喷发的强度以及 角度,使离子分别有从下和离子气喷发到上面后回落时再接受离子'源的两种主 要承受面; 一般来讲,仍以下层直接受离子气吹袭者,为较佳受镀面,不过, 由于被镀物并非二维的平面,因此使用此种情况 一则受镀面仅限于上下两固 定角度,对于一般立体被镀物而言,其受镀膜的区域,将因被镀物本身立体角 度的限制,而产生不同的死角,如以螺丝或攻牙钻头等高品质需求者,因立体 角度差异颇大,有高角度螺旋死角,以一般固定在载具上的镀膜方式,必然有 内层螺旋牙内侧等无法完全接触镀源的情况;再则被镀物因被固定在载具上, 除部份因角度差异形成障壁死角外,被夹持部份也必然被全部遮敝,完全无法 接受离子风,形成无镀膜部份;此种情况在需要全面强化的被镀物上,为一重 大缺陷,因其将使镀膜效果无法遍及全体,大幅降低镀膜效果,以被镀物固定 在夹治具时,本就因受镀面偏在固定,而产生镀膜厚度不一的情况,更且夹持 部份完全无法被镀,更加产生严重影响受镀物本身强度的重大差异,使被镀物 在使用上会出现部份强度不足,使镀膜效应完全无法发挥的缺点,在讲究高品 质时代,足以严重阻碍产品镀膜品质的提升。另外,以现有装置,被镀物必须夹设固定在夹具上,夹持时,必须预留部3份夹持部,此种情况,在部份小形或微形被镀物将造成颇大的困扰,因为必须 另外预留较多可供夹持的部份,否则无法稳定夹固,进而在镀膜时,可能因夹持不稳,造成被镀物脱离,形成对精密锅炉的重大损害;反之,预留的夹持部 份若多,则对被镀物的成本大增,严重侵损市场竟争力,特别是部份微细的被 镀物,根本无法以夹具固定,此时就完全无法以真空镀膜方式加以镀膜,大幅 限制真空镀膜的使用范围,且被镀物必须夹设在固定夹具,因夹具颇占空间, 会有很大的数量限制,因此产生物件大小不同,但一次镀膜数也相同,因此镀 膜成本也居高不下,无法降低小物件的镀膜成本,且无法缩短整体镀膜时间, 殊为业界颇大的困扰。因此,如何将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技术设计人所欲解决的技 术困难点的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夹痕真空镀膜 装置,降低小物件的镀膜成本,消除固定夹具造成的夹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无夹痕真空镀膜装置,在腔体的容纳空间内设有一转轮设置,所述的 转轮装置设置在腔体内的加热器下方,其特征在于轮转装置是以一固定底座 为基础座,并在固定底座的两竖杆间设转轮,而转轮是由一转轴带动以作旋转 运动,其中转轮具有环状轮盘,环状轮盘上设有复数网状管体,网状管体包括 一可容纳被镀物的金属网,金属网固设在对称横设的两个横杆之间,横杆外侧 设有螺紋以及孔洞,其中金属网一端是由一封盖固封,封盖中央有孔洞由金属 网封住,形成通透状,而金属网另一端设有一耳形盖,耳形盖后有一螺帽,螺 帽配合横杆的螺紋锁固,并在螺帽前端的横杆上套入有弹性元件,横杆穿过环 状盘体上设置的透孔后由扣件穿入横杆的孔洞形成固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无夹痕真空镀膜装置,在腔体的容纳空间内设有一转轮设置,所述的 转轮装置设置在腔体内的加热器下方,其特征在于轮转装置是以一固定底座 为基础座,并在固定底座的两竖杆间设转轮,而转轮是由一转轴带动以作旋转 运动,其中转轮具有环状轮盘,环状轮盘上设有复数网状管体,网状管体包括 一可容纳被镀物的金属网,金属网固设在对称横设的两个横杆之间,横杆外侧设有螺紋以及一个以上的孔洞,所述的金属网内利用分隔板以及插销分隔出一 个以上的容置空间,金属网一端是由一封盖固封,封盖中央有孔洞由金属网封 住,形成通透状,而金属网另一端盖设有一耳形盖,耳形盖后设有一螺帽,螺 帽配合横杆的螺紋锁固,并在螺帽前端的横杆上套入弹性元件后穿过环状盘体 的透孔后由扣件穿入横杆的孔洞形成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1、 不须有夹持固定装置,不占空间,被镀物工件小,镀膜量可以越多,大 幅降低成本。2、 被镀物不需多预留,整体被镀物可以完全镀膜,不浪费材^K3、 被镀物可以完全镀膜,有效提升整体强度,充份达到精密要求。.4、不管被镀物大小,均可充份利用网管的网目大小调控,得以完全镀膜, 大幅增进真空镀膜的应用效能。5、 不限于物件的转动方式,可在网管自形转动,达到完全均匀的承受面, 无死角或障蔽,造成镀膜完全均匀现象,有效提高精密度要求。6、 具实用性。7、 具进步性。附图说明图l本技术转轮立体图2本技术侧视图3本技术网状管体示意图3A是图3中封盖的另一角度的视图3-1本技术双开口形网状管体图4本技术扣件实施例;图5本技术组装实施例;图6本技术工件置入网状管体实施例;图7本技术分隔板动作实施例(一);图8本技术分隔板动作实施例(二);图9本技术分隔板动作实施例(三)。附图标记说明腔体l;加热器2;转轮3;固定底座4;竖杆5;轮盘6; 转轴7;网状管体8;金属网9;横杆10;螺紋11;孑U同12;封盖13;孔洞14金属网15;耳形盖16;螺帽17;双开口形网状管体18;分隔板19;插销191; 透孔20;横杆40;螺紋21;孔洞22;耳形盖23;金属网24;螺帽25;遮板 26;离子型电子枪27;离子源28;被镀物29;弹性元件30;环状盘体31;扣 件32。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图2、图3、、图3A、图3-l以及图4所示,本技术 一种无夹痕真空镀膜装置,是以镀膜装置装设在腔体1内,腔体1上端具有一 加热器2以产生热能加热被镀物;其下设一转轮3,以一固定底座4为基础座, 并在固定底座4的两竖杆5间镶设轮盘6,而轮盘6由一转轴7带动以作旋转运 动,其中主要特征为轮盘6具有环状轮盘31,环状轮盘31上设有复数个透孔 20,复数个横杆10穿套于透孔20,且所述的横杆10上套设有复数个网状管体 8,其中横杆10两端均含设弹性元件30,可以稳定固定网状管体8,凭借旋转 时若因被镀物滚动偏移,产生偏向力或撞击力,可以由弹性元件30吸收避免冲 击转轮3并加以回复,而环状轮盘31上镶设有网状管体8,所述的网状管体8 以一容纳被镀物的金属网9为主体,金属网是能将电源匀称传达到网内的被镀 物,才能产生完全的镀膜效果,在金属网9上形成对称横设的两个横杆10,且 在横杆10外侧设有螺紋11以及孔洞12,其中金属网9 一端是由一封盖13封住 的,封盖13中央有孔洞14由金属网15封住,而金属网9另一端含设一耳形盖 16,其后有一螺帽17;由螺帽17配合螺紋11锁固,并在螺帽17前端的横杆 10上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夹痕真空镀膜装置,在腔体的容纳空间内设有一转轮设置,所述的转轮装置设置在腔体内的加热器下方,其特征在于:轮转装置是以一固定底座为基础座,并在固定底座的两竖杆间设转轮,而转轮是由一转轴带动以作旋转运动,其中转轮具有环状轮盘,环状轮盘上设有复数网状管体,网状管体包括一可容纳被镀物的金属网,金属网固设在对称横设的两个横杆之间,横杆外侧设有螺纹以及孔洞,其中金属网一端是由一封盖固封,封盖中央有孔洞由金属网封住,形成通透状,而金属网另一端设有一耳形盖,耳形盖后有一螺帽,螺帽配合横杆的螺纹锁固,并在螺帽前端的横杆上套入有弹性元件,横杆穿过环状盘体上设置的透孔后由扣件穿入横杆的孔洞形成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全
申请(专利权)人:普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