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食性天敌对稻飞虱控制能力的田间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073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捕食性天敌对稻飞虱控制能力的田间评价方法,属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一套用于在田间采集测定猎物被捕食、逃逸、自然死亡和迁入等参数的装置;(2)该装置的应用技术及(3)运用上述装置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的公式。该方法在传统单只笼罩回捕法的基础上,设计增加了被测定猎物的逃逸、自然死亡和迁入等装置及参数,从而显著提高了稻田天敌捕食能力定量测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该装置与方法可在田间开展的评价捕食性天敌控害能力的工作中推广应用。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field a predator to planthopper control abil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eld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control ability of rice planthopper predator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ological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ests detectio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a device used in the field of collecting and determining prey parameters of prey, escape, natural death and immigration; (2)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the device and the device (3) using the collected data,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rmula.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raditional single enveloped recapture method on the design, increase the determination of prey escape, natural death and immigration and device parameters, 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scientificity and accuracy of determination of predation ability of quantitative rice. The device and the method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controlling the predatory natural enem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稻田生态系统中捕食性天敌控制稻飞虱能力的田间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21世纪议程》以来,“可持续农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天敌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为目的的害虫生态控制技术又重新受到重视,自然控制成为害虫综合管理(IPM)的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的害虫生态控制技术是通过引进天敌、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自然保护和利用天敌等三种途径来实现的,前两者已在传统的生物防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费工费时、专业技术高、操作困难。而通过一系列生态措施保护和利用生态系统中原有的自然天敌,则省工省事、简单易行、容易推广应用,因而保护和利用天敌已成为农作物害虫生态控制的主要途径。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作物、害虫和天敌三者之间已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食物链,在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蜘蛛、瓢虫和黑肩绿盲蝽等捕食性天敌对稻田中的稻飞虱(包括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捕食能力很强,它们的捕食作用被公认为是田间稻飞虱种群有效控制的一种重要因子,在控制田-->间稻飞虱危害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充分发挥捕食性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是减少稻飞虱危害的基础。因此,准确测定捕食性天敌对田间害虫的控制能力则成了科学评价生态系统自然控害能力的前提。尽管前人在天敌捕食能力的测定和评价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绝大多数研究侧重于理论方面,且是在条件控制下的实验室进行,很少对自然条件下的田间自然控制能力进行准确的定量评价。国外曾应用田间单笼罩回捕法就稻田天敌对稻飞虱的捕食能力进行过初步测定,其具体做法是,采用一只四周密封、顶部打开的纱笼,用竹竿或木框固定在田间,在笼内水稻中接入一定数量的猎物(褐飞虱),再在数日后考查笼内剩余的猎物数量,即将接入猎物数与剩余猎物数之间的差值作为被捕食性天敌捕食的猎物数量,依此作为评价天敌捕食能力的指标。其实,在纱笼顶部打开的情况下,既接近于自然状态,便于天敌的自然进出捕食害虫,但也导致被测定猎物的逃逸和田间自然猎物的迁入,同时还有部分猎物在测定过程中的自然死亡。因此,按上述传统田间笼罩回捕法测得的数据,绝不仅是捕食性天敌对被测定猎物的捕食数量,而是猎物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被捕食、逃逸、自然死亡和新迁入的综合结果,因此,测定的结果受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如当田间自然猎物的密度较高时,自然迁入测定纱笼内的可能性较高,从而人为地减低了捕食性天敌对猎物的实际捕食能力;当田间自然猎物迁入的数量接近被捕食猎物的数量时,则测试值接近为零;当田间自然猎物的密度很低时,自然迁入测定纱笼内的可能性很小,而由于受气候条件、农时操作、寄主植物等的影响,被测定猎物的自然死亡率较高,导致-->测试值大于实际被天敌捕食的数量,则人为地扩大了天敌的捕食能力。故传统方法尚无法准确地评价出农田生态系统中天敌对害虫的真正捕食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田间笼罩回捕法中,因仅单一开口笼罩测定所存在的将被捕食、逃逸、死亡和迁入的猎物混为一体、导致无法准确评价出农田生态系统中天敌捕食稻飞虱能力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同时采集被捕食、逃逸、死亡和新迁入猎物参数的组合式新型装置,和该装置的应用与综合运算上述四类参数的计算方法,以达到提高评价稻田捕食性天敌捕食稻飞虱能力准确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捕食性天敌对稻飞虱控制能力的田间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1)用于田间评价捕食性天敌控制稻飞虱能力的装置,该装置由A、B、C、D和E五个用竹竿或木框固定在田间,四周固定有网纱,顶部网纱可开启或闭合,开口高度与定植其内的水稻稻叶相齐平的笼罩所组成;其中,A、B、C、D四个笼罩体积相同,并按等距离正方形排列于田间,E笼罩体积略大并复罩在C笼罩外围;(2)用于田间评价捕食性天敌控制稻飞虱能力装置的应用,在上述A、B、C和D四个笼罩内各种植4丛水稻,其中:-->A笼罩:在其内稻株基部接入4-5龄稻飞虱若虫50头后,顶部网纱开启,3天后调查笼内剩余的稻飞虱数量计为a,(50-a)即为3天内该笼罩中被天敌捕食+逃逸+自然死亡-自然迁入的稻飞虱总数量;B笼罩:笼内不接入稻飞虱,顶部网纱开启,3天后调查笼内的稻飞虱数量计为b,b即为3天内自然迁入笼内的稻飞虱数量;C笼罩:稻株基部接入4-5龄稻飞虱若虫50头后,顶部网纱开启,再将罩在其外围E笼罩的顶部网纱闭合,3天后调查C笼罩中剩余的稻飞虱数量计为c,(50-c)即为3天内逃逸的稻飞虱数量;D笼罩:稻株基部接入4-5龄50头稻飞虱若虫后,顶部网纱闭合,3天后调查笼内剩余的稻飞虱数量计为d,(50-d)即为3天内自然死亡的稻飞虱数量;(3)运用上述装置采集的数据,以下列公式对捕食性天敌控制稻飞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被捕食稻飞虱总数=(50-a)-(50-c)-(50-d)+b。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传统笼罩回捕法的基础上,设计增加了在测定过程中被测定猎物的逃逸、自然死亡和迁入等参数,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笼罩制作、田间测定方法设计、被测定猎物的龄期和个体大小、测定持续时间和取样方法等标准化,从而显著提高了稻田天敌捕食能力定量测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传统笼罩回捕法的被捕食稻飞虱总数仅为(50-a)一顶参数,未考虑(50-c)、(50-d)、与b的参数,必然扩大或缩小了在这一过程中被捕食稻飞虱的总数,导致了测定结果的不可靠。-->(2)已有的研究很少对天敌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对害虫的自然控制水平进行准确的测定和评价,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准确定量评价生态系统中捕食性天敌对害虫自然控制能力的标准化方法,可以有效地比较不同生境、不同营养条件或施肥条件、不同农药使用技术下的天敌的捕食能力差异(见实施例3、4、5),同时还可以定量测定生态系统被人为破坏后天敌自然控害能力的恢复程度和进程,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生态功能评价的准确性,以正确指导并促进生态安全。附图说明图1用于田间评价捕食性天敌控制稻飞虱能力装置的结构、设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实施例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竹棒固定笼罩的测定方法)在市场购买150cm宽的60目尼龙网纱布,裁取四块长度各为164cm,两端各重叠2cm用缝纫机同定尼龙网布,制成四个高150cm,周长为160cm,两端开口的尼龙网笼;用同样方法制作高150cm,周长为240cm的大尼龙网笼一个。再取直径为2.5cm左右的细竹竿,截成1.2米长的竹棒,备用。将稻田平整,秧苗移栽密度为20×20cm,每穴2本。水稻移栽第七天秧苗成活后选择稻苗均匀、稻田平整的区域作为试验点。取4丛水稻,在4丛水稻周围等距插入4根1.2米长的竹棒于泥中作垂直固定(每根竹棒的下端约20厘米插入泥中),形成40×40cm的正方形。取上述高150cm、周长为160cm的尼-->龙网笼套在4根竹棒外,并将网笼的下端(约5-10厘米)埋在泥下,以阻止所有动物从下端进出尼龙网笼;清理网笼内的所有杂质后,用尼龙线扎紧网笼的上口,使该笼罩上口呈闭合状,待用。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另外3个笼罩,各笼罩间距为1米,作正方形排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食性天敌对稻飞虱控制能力的田间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于田间评价捕食性天敌控制稻飞虱能力的装置,该装置由A、B、C、D和E五个用竹竿或木框固定在田间,四周固定有网纱,顶部网纱可开启或闭合,开口高度与定植其内的水稻稻叶相齐平的笼罩所组成;其中,A、B、C、D四个笼罩体积相同,并按等距离正方形排列于田间,E笼罩体积略大并复罩在C笼罩外围;(2)用于田间评价捕食性天敌控制稻飞虱能力装置的应用,在上述A、B、C和D四个笼罩内各种植4丛水稻,其中:A笼罩:在其内稻株基部接入4-5龄稻飞虱若虫50头后,顶部网纱开启,3天后调查笼内剩余的稻飞虱数量计为a,(50-a)即为3天内该笼罩中被天敌捕食+逃逸+自然死亡-自然迁入的稻飞虱总数量;B笼罩:笼内不接入稻飞虱,顶部网纱开启,3天后调查笼内的稻飞虱数量计为b,b即为3天内自然迁入笼内的稻飞虱数量;C笼罩:稻株基部接入4-5龄稻飞虱若虫50头后,顶部网纱开启,再将罩在其外围E笼罩的顶部网纱闭合,3天后调查C笼罩中剩余的稻飞虱数量计为c,(50-c)即为3天内逃逸的稻飞虱数量;D笼罩:稻株基部接入4-5龄50头稻飞虱若虫后,顶部网纱闭合,3天后调查笼内剩余的稻飞虱数量计为d,(50-d)即为3天内自然死亡的稻飞虱数量;(3)运用上述装置采集的数据,以下列公式对捕食性天敌控制稻飞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被捕食稻飞虱总数=(50-a)-(50-c)-(50-d)+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食性天敌对稻飞虱控制能力的田间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于田间评价捕食性天敌控制稻飞虱能力的装置,该装置由A、B、C、D和E五个用竹竿或木框固定在田间,四周固定有网纱,顶部网纱可开启或闭合,开口高度与定植其内的水稻稻叶相齐平的笼罩所组成;其中,A、B、C、D四个笼罩体积相同,并按等距离正方形排列于田间,E笼罩体积略大并复罩在C笼罩外围;(2)用于田间评价捕食性天敌控制稻飞虱能力装置的应用,在上述A、B、C和D四个笼罩内各种植4丛水稻,其中:A笼罩:在其内稻株基部接入4-5龄稻飞虱若虫50头后,顶部网纱开启,3天后调查笼内剩余的稻飞虱数量计为a,(50-a)即为3天内该笼罩中被天敌捕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俞晓平陈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