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观察和饲养稻飞虱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1164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6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研究稻飞虱的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由上部观察容器和营养液容器组成,所述的观察容器由侧壁围成圆锥形,有上下两个开口,体积为500毫升的内部空间;一营养液容器由底部和侧壁围成并有一个开口;观察容器下开口41位于营养液容器内并不接触营养液,上部的观察容器与营养液容器以可拆卸的方式组合,其中营养液容器中装有10毫升的营养液;在事先准备好上部观察容器的上、下部开口塞上厚度1cm的圆形海绵垫,在下部开口的海绵上移栽苗龄为15天的水稻苗,并让根穿过海绵并与下部营养液容器中营养液接触。使用这样的装置可以显著提高稻飞虱成虫的寿命,可以获得发育一致的雌虫卵巢和更多数量的稻飞虱虫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植物保护领域,更具体的讲,属于研究稻飞虱等水稻害虫的装置和方法或者用于大量生产稻飞虱卵。
技术介绍
稻飞虱有2种常见类型,分别为褐飞虱、白背飞虱。白背飞虱在水稻生长前中期发生,与二代稻纵卷叶螟发生的时间接近,在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同时可得到控制。而有些年份在水稻生长中后期造成为害最重的是褐飞虱。该虫有群集为害的习性,成虫、幼虫吸食稻丛下部汁液,叶片发黄干枯。成虫趋光性强,喜在嫩绿苴湿的稗草上和稻丛下部叶鞘及嫩茎组织内产卵。一头雌虫能产卵200粒~300粒。食料丰富、田间湿度较大、温度25~30℃时,有利于产卵、孵化和幼虫成活。虫害发生时多呈点片状现象,先在下部为害,很快暴发成灾。稻飞虱聚集在水稻茎秆处取食危害,在生活习性观察和调查实验数据时,常规方法是将稻苗和稻飞虱活虫放置在大玻璃管内观察,由于通透性性差,管内湿度非常大,稻苗容易腐烂发霉,且管壁上的雾珠会影响观察,若需要调查稻苗上的稻飞虱数量时,难于精确计算,会给实验数据带来较大的误差,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这就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装置来对稻飞虱进行观察和调查实验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大量生产用于实验的稻飞虱卵或成虫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培养稻飞虱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研究稻飞虱的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由上部观察容器和营养液容器组成,所述的观察容器由侧壁围成圆锥形,有上下两个开口,体积为500毫升的内部空间;一营养液容器由底部和侧壁围成并有一个开口;观察容器下开口41位于营养液容器内并不接触营养液,上部的观察容器与营养液容器以可拆卸的方式组合,其中营养液容器中装有10毫升的营养液;在事先准备好上部观察容器的上、下部开口塞上厚度1cm的圆形海绵垫,在下部开口的海绵上移栽苗龄为15天的水稻苗,并让根穿过海绵并与下部营养液容器中营养液接触。优选的,本技术提供的装置由上部观察容器和营养液容器组成,所述的观
察容器由侧壁围成圆锥形,有上下两个开口,体积为500毫升空间;所述的营养液容器由底部和侧壁围成并有一个营养液容器开口;上部观察容器的下开口位于营养容器内,而且观察容器与营养液容器以可拆卸的方式组合,其中营养液容器中装有10毫升的营养液;在上部观察容器的上、下部开口塞有厚度为1cm的圆形海绵垫,其中,在下部开口的海绵上种植有5-10粒已催芽(感虫水稻品种TN1,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本实验室留种)的稻种子,25℃条件下培育15天的稻苗即可使用,其中,水稻的根穿过海绵并与营养液接触。在另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饲养和观察稻飞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种用于饲养和观察稻飞虱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该装置由上部观察容器和营养液容器组成,所述的观察容器由侧壁围成圆锥形,有上下两个开口,体积为500毫升空间;所述的营养液容器由底部和侧壁围成并有一个营养液容器开口;上部观察容器的下开口位于营养容器内,而且观察容器与营养液容器以可拆卸的方式组合,其中营养液容器中装有10毫升的营养液;在上部观察容器的上、下部开口塞有厚度为1cm的圆形海绵垫,其中,在下部开口的海绵上设置有苗岭为15天的水稻苗,其中,水稻苗的根穿过下部开口的海绵并与营养液接触;把羽化1天后的稻飞虱雌虫接虫在观察容器内的稻苗上后,再把观察容器放置在营养液容器内,让稻苗的根系浸泡在营养液容器的液面下并密封营养液容其器的开口;然后,再把该装置放置在人工光照气候箱中培养,人工光照气候箱设定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8摄氏度,L:D=16:8h光照度为5500lx,相对湿度为75%—80%。优选的,也可以在下部开口的海绵上播种已经催芽的水稻种子,然后放置于放入25℃的恒温培养箱内育苗,10-15天后稻苗根系会从海绵垫中穿出;提供苗龄在15天左右的稻苗。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把组装在一起的上部观察容器和营养液容器放置在自然条件或设置好温湿度的人工气候箱内进行试验观察。在另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当需要调查稻飞虱的成活情况时,取下上部观察容器,透过外壁就可观察到稻飞虱的活动状况;调查结束后,再把上部观察容器放置在营养液容器上。优选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让上部观察容器和营养液容器都为透明的,或仅观
察容器为透明的。优选的,让几乎全部的根系穿过上部观察容器的圆孔并露出在外2-3cm,根系可浸泡在营养液中。在另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当需精确计数时,将上部观察容器取下并倒置在玻璃烧杯内,轻敲容器使稻苗上的飞虱震落在烧杯内即可计数,调查完后又将飞虱重新接虫在稻苗上,实验结束后,将观察容器放置在营养液容器内。通过海绵垫分割出上下两个干湿不同的局部微环境,上部较为干燥的环境解决了稻苗发霉腐烂和管壁雾珠影响的问题,下部的营养液则为稻苗的根系吸收营养提供条件,保证稻苗能够存活较长时间,满足实验观察需求,减少更换寄主植物的次数。同时,由于下口的海绵垫将稻苗固定住,利于将稻苗上的稻飞虱震落后倒出精确计数,提高准确性。本技术为稻飞虱研究者们提供了一套研究稻飞虱等害虫的简易方法和装置,另外,通过本装置的不同实验条件的研究,可以大量产卵,也可以用于生产大量的虫卵供实验研究用。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试管饲养稻飞虱的装置示意图,其中100表示玻璃试管,200表示水稻苗,300表示试管底部的营养液,400表示密封试管的海绵。图2为本技术装置的饲养和观察稻飞虱的装置示意图,其中20表示密封上部开口的海绵,10表示容纳水稻的空间,30表示水稻苗,40表示密封下部开口的海绵,50表示水稻苗的根,60表示营养液容器,70表示营养液体。有益效果(1)、本技术为进行稻飞虱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种实用、简洁、方便的研究方法,通过适当分隔出干湿不同的局部微环境,并培育健壮的稻苗供稻飞虱取食,营养液能延长稻苗的存活时间,减少更换寄主植物的次数,避免稻苗的发霉腐烂和因雾珠影响不易观察的问题,保证实验误差最小化。(2)、所述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避免了开展研究时因稻飞虱逃逸而影响实验结果。(3)、本方法还具有易观察,占用空间小等优点,适合于研究水稻根茎部害虫的科研研究使用。具体实施方式1材料与方法1.1、装置的准备。提供一种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由上部观察容器10和营养液容器60组成,所述的观察容器由侧壁围成圆锥形,有上下两个开口21,41,体积为500毫升的内部空间;一营养液容器由底部和侧壁围成并有一个开口;观察容器的下开口41位于营养液容器内并不接触营养液70,上部的观察容器与营养液容器以可拆卸的方式组合,其中营养液容器中装有10毫升的营养液;在事先准备好上部观察容器的上、下部开口21,41塞上厚度1cm的圆形海绵垫(20,40),将5-10粒已催芽(感虫水稻品种TN1(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本实验室留种)的稻种用镊子点种在海绵垫上(海绵上吸收大约10毫升的营养液),放入25℃的恒温培养箱内育苗,15天后稻苗即可使用,其中水稻的根穿过海绵并与营养液接触,吸收营养供持续生长。当然,也可以直接在下部开口的海绵上移栽苗龄为15天的水稻苗30,并让根50穿过海绵并与下部营养液容器中营养液接触,其中,营养液的配方为:NH4NO3:114.3mg/L,NaH2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172768.html" title="一种方便观察和饲养稻飞虱的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方便观察和饲养稻飞虱的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观察和饲养稻飞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上部观察容器和营养液容器组成;所述的观察容器由侧壁围成圆锥形,有上下两个开口,体积为500毫升的内部空间;所述的营养液容器由底部和侧壁围成并有一个开口;观察容器下开口位于营养液容器内并不接触营养液,上部的观察容器与营养液容器以可拆卸的方式组合,其中营养液容器中装有10毫升的营养液;上部观察容器的上、下部开口塞上厚度1cm的圆形海绵垫,在下部开口的海绵上移栽苗龄为15天的水稻苗,其根穿过海绵并与下部营养液容器中营养液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观察和饲养稻飞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上部观察容器和营养液容器组成;所述的观察容器由侧壁围成圆锥形,有上下两个开口,体积为500毫升的内部空间;所述的营养液容器由底部和侧壁围成并有一个开口;观察容器下开口位于营养液容器内并不接触营养液,上部的观察容器与营养液容器以可拆卸的方式组合,其中营养液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永尹艳琼谌爱东赵雪晴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