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稻飞虱的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152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稻抗稻飞虱的鉴定方法,采用水稻抗稻飞虱鉴定装置进行水稻抗稻飞虱鉴定,将采集的活体稻飞虱接入稻飞虱虫源培养室内,纯化培养,在水稻鉴定材料种植室内种植的待鉴定水稻材料处于分蘖盛期,打开阀门,稻飞虱通过自然传播迁移到水稻鉴定材料种植室内寄生于待鉴定水稻材料,71~72h关闭阀门,高感稻飞虱对照材料全部死亡时,对待鉴定水稻材料依表型特征进行抗虫鉴定。该方法巧妙解决了外界条件对稻飞虱生长的影响,接种条件省略了准备若干若虫或成虫的繁琐过程,接种时不受虫期的限制,避免人工转虫对虫造成的不可避免的伤害,同时也克服了在一个温室中不同稻飞虱相互混杂进入同一鉴定材料的情况,保证了接种后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抗稻飞虱鉴定方法,属于农作物与虫害互作研究
技术背景为了保障持续增长人口的食品,控制水稻虫害是极其重要的。大量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在水稻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培育和推广抗虫品种能有效控制害虫种群、保护天敌、减少杀虫剂的施用和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达到主动防治的目的。稻飞虱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等作物,常造成水稻大片死秆倒伏,大幅度减产。目前,稻飞虱危害日益严重,而栽培稻抗稻飞虱遗传基础狭窄,有待发掘新的抗稻飞虱的抗源材料,因此,抗稻飞虱的水稻材料的鉴定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依据现在的文献报道,评价稻作资源抗稻飞虱方法已经建立,采用苗期群体人工接虫、苗期单株接虫鉴定和分蘖盛期单株接虫鉴定方法及田间自然鉴定法,这些方法中所得到的抗性表型数据最可靠的是田间自然鉴定。苗期群体人工接虫、苗期单株接虫鉴定和分蘖盛期单株接虫鉴定方法三种接虫方法工作量极其大,尤其是很难在短时间内保证具有足够的接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稻抗稻飞虱的鉴定方法,采用水稻抗稻飞虱鉴定装置进行水稻抗稻飞虱的鉴定,包括以下步骤:A.将从田间采集的活体稻飞虱接入稻飞虱虫源培养室(1)内,?纯化培养,此时所有通向水稻鉴定材料种植室(2)的阀门(5)关闭;B.在水稻鉴定材料种植室(2)内种植待鉴定的水稻材料和高感稻飞虱的对照材料,等待鉴定的水稻材料处于分蘖盛期,打开阀门(5);C.71~72h,关闭阀门(5),停止稻飞虱的传播;D.当高感稻飞虱的对照材料全部死亡时,对待鉴定的水稻材料依据表型特征进行抗虫鉴定;所述的水稻抗稻飞虱鉴定装置,设置有稻飞虱虫源培养室(1)和至少一个水稻鉴定材料种植室(2),所述的稻飞虱虫源培养室(1)与水稻鉴定材...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抗稻飞虱的鉴定方法,采用水稻抗稻飞虱鉴定装置进行水稻抗稻飞虱的鉴定,包括以下步骤:
A.将从田间采集的活体稻飞虱接入稻飞虱虫源培养室(1)内, 纯化培养,此时所有通向水稻鉴定材料种植室(2)的阀门(5)关闭;
B.在水稻鉴定材料种植室(2)内种植待鉴定的水稻材料和高感稻飞虱的对照材料,等待鉴定的水稻材料处于分蘖盛期,打开阀门(5);
C.71~72h,关闭阀门(5),停止稻飞虱的传播;
D.当高感稻飞虱的对照材料全部死亡时,对待鉴定的水稻材料依据表型特征进行抗虫鉴定;
所述的水稻抗稻飞虱鉴定装置,设置有稻飞虱虫源培养室(1)和至少一个水稻鉴定材料种植室(2),所述的稻飞虱虫源培养室(1)与水稻鉴定材料种植室(2)的相同结构是:在圆筒(11)的壁上固定连接至少三根竖直杆(7),圆筒(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门框(16),门框(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门梁(15),门梁(15)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竖直杆(7)固定连接,门框(16)上设置有可开关的门(17),门(17)上设置有门栓(18),竖直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环Ⅰ(8),圆筒(11)的底部插入底座(3)的环形凹槽(22)内且与环形凹槽(22)间隙配合,底座(3)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上设置有固定孔(21),管孔环Ⅰ(14)的孔径与管孔环Ⅱ(19)的孔径相等且与稻飞虱通道(4)的孔径相等,稻飞虱虫源培养室(1)的竖直杆(7)的外部和水稻鉴定材料种植室(2)的竖直杆(7)的外部均分别设置有网罩(6),网罩(6)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蛟程在全黄兴奇钟巧芳李定琴殷富有张敦宇付坚余腾琼王玲仙蒋聪陈玲柯学曾民陈越肖素勤王波李娥贤蒋春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