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表面无内胎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01612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表面无内胎车轮。其特征是:在轮辋的标定尺寸处与轮辐焊接于一体,在轮辐上均布设有多个大面积散热孔;所述的标定尺寸直径为:8~22英寸,宽度为:3~12英寸。因而具有能提高车轮强度,散热效果好,造型美观,安全性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全表面无内胎车轮
技术介绍
目前,轮辋与轮辐结合部位在底槽位置,轮辐尺寸和散热孔的大小都受 限,很难既保证车轮的散热效果,同时又提高车轮强度,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因散热慢而引 起爆胎,导致交通事故,甚至造成车毁人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车轮强度,散热效果好,造型美 观,安全性高的全表面无内胎车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表面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辐和轮辋,其特征是 在轮辋的标定尺寸处与轮辐焊接于一体,在轮辐上均布设有多个大面积散热孔;所述的标 定尺寸直径为8 22英寸,宽度为3 12英寸。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轮辋与轮辐结合位置在标定尺寸处,相当于轮辐的直 径加大了 35-40mm,从而能加大散热孔的面积,比普通钢制车轮散热面积增加了 20%左右, 有效缓解了汽车高速行驶时散热能力不足的缺点,降低了爆胎的风险,在满足装配轮胎的 同时,又提高了局部强度,进而提高了车轮强度,因而具有能提高车轮强度,散热效果好,造 型美观,安全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 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2,一种全表面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辐1和轮辋2,在 轮辋的标定尺寸处与轮辐焊接于一体,在轮辐上均布设有多个大面积散热孔3 ;所述的标 定尺寸直径为8 22英寸,宽度为3 12英寸。权利要求1.一种全表面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辐(1)和轮辋O),其特征是在轮辋的标定尺寸处 与轮辐焊接于一体,在轮辐上均布设有多个大面积散热孔(3)。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表面无内胎车轮,其特征是所述的标定尺寸直径为 8 22英寸,宽度为3 12英寸。专利摘要本技术属汽车零部件
,涉及一种全表面无内胎车轮。其特征是在轮辋的标定尺寸处与轮辐焊接于一体,在轮辐上均布设有多个大面积散热孔;所述的标定尺寸直径为8~22英寸,宽度为3~12英寸。因而具有能提高车轮强度,散热效果好,造型美观,安全性高的优点。文档编号B60B3/08GK201856565SQ20102060988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王嘉民, 陈云经 申请人:山东兴民钢圈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表面无内胎车轮,包括轮辐(1)和轮辋(2),其特征是:在轮辋的标定尺寸处与轮辐焊接于一体,在轮辐上均布设有多个大面积散热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民陈云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兴民钢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