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装置和注液用喷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8329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如下连铸装置:不增加润滑油量而赋予注液用喷嘴端面以润滑性,可长时间连续铸造铸件表面质量好的铸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铸装置是在熔液接收部(10)和铸模(40)之间配置有注液用喷嘴(20)的连铸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用喷嘴(20)具备具有注液通路(21)且由耐火材料形成的筒状的主体部(22),在该主体部(22)的铸模侧端面(23)以包围所述注液通路(21)的方式配置有具有自润滑性的环状部件(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下连铸装置具有注液通路的注液用喷嘴介入熔液接收部和铸模之 间,从注液通路向铸模供给熔液接收部内的合金熔液,制造金属铸造棒。
技术介绍
图7示出了以往的水平连铸装置2的结构。在上述水平连铸装置2中,经由如下的过程由金属熔液制造棒状的长的铸块。艮口, 熔液接收部10内的熔液M通过出液口 11,通过了由耐火材料制成的注液用喷嘴50的注液 通路21之后,进入到设置成大致水平的筒状铸模40内,在此被强制冷却,在熔液的外表面 形成凝固壳。进而,对从铸模40拉出的铸块S直接喷射冷却水C,一边进行金属的凝固直到 铸块内部凝固,一边连续拉出铸块S。在这样的水平连铸装置2中,由在铸模40的入口侧开 口的供给管43自内周壁供给润滑油,防止铸块S对铸模40壁的烧伤(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水平连铸装置2中,若为容易产生烧伤的合金例如含有0. 5质量%以上的 Mg的铝合金,则必须增多由上述供给管43供给的润滑油量来防止烧伤。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1700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若大量供给润滑油,则具有如下的问题由过剩地气化了的气态的润滑油导 致铸块破裂(breakout),或过剩的润滑油与熔液接触并发生反应,反应生成物(碳化物)被 卷入到铸块中,铸块表面的切削量增加,进而铸块变为不良品。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技术背景,为了解决以往的水平连铸的课题而进行了潜心研 究的结果,着眼于下述方面而完成的。在上述水平连铸装置2中,通过了注液用喷嘴50的熔液M—边与注液用喷嘴50 的端面接触一边流入铸模40的成形孔41。在该过程中,熔液M从注液用喷嘴50的端面受 到少许冷却,并且在铸模40和熔液M的分界形成气体积存体(gas accumulation) G0而且, 已知在上述注液用喷嘴50端面的外侧区域即铸模40的成形孔41周缘的附近,在与气体 积存体G接触的熔液面已经形成有薄的凝固壳。构成上述注液用喷嘴50的耐火材料一般 自润滑性差,对于使形成了薄的凝固壳的熔液行进来说,认为润滑性不足。已知若上述注 液用喷嘴50的端面处的润滑性不足,则开始凝固的熔液固着,铸件表面质量降低,并且引 起破裂。另外,已知润滑油由于施加在铸块S的上面和下面的重力的差而被推上去,并且 气化了的润滑油也上升,因此,特别是在铸块S的下部有润滑性不足的倾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如下连铸装置和注液用喷嘴对于这样的注液用喷嘴50的 端面处的润滑不足,不增加润滑油的量而对注液用喷嘴端面赋予润滑性,防止烧伤并且减 少由润滑油所引起的碳化物,可以长时间连续铸造铸件表面质量好的铸块。S卩,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 中所述的构成。 一种连铸装置,是在熔液接收部和铸模之间配置有注液用喷嘴的连铸装置,其 特征在于,上述注液用喷嘴具备具有注液通路且由耐火材料形成的筒形的主体部,在该主 体部的铸模侧端面以包围上述注液通路的方式配置有具有自润滑性的环状部件。根据上述1所述的连铸装置,其中,上述环状部件配置在包含气体积存体的形 成开始点的区域。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连铸装置,其中,上述环状部件配置在面对上述铸模的 成形孔的部分的至少成形孔周缘侧的外侧区域。根据上述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装置,其中,上述环状部件的外直径比上 述铸模的成形孔的直径小,在面对上述铸模的成形孔的部分中的与成形孔周缘相连的最外 区域主体部露出。根据上述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装置,其中,上述环状部件的内直径比上 述注液通路的直径大,在面对上述铸模的成形孔的部分中的与上述注液通路相连的内侧区 域主体部露出。根据上述5所述的连铸装置,其中,上述环状部件的自上述铸模的成形孔周缘 起的伸出量为成形孔的直径的2 10%。根据上述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装置,其中,上述连铸装置是配置成上述 铸模的成形孔的中心轴为大致水平的水平连铸装置。根据上述1 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装置,其中,上述环状部件由石墨形成。 一种注液用喷嘴,是配置在连铸装置的熔液接收部和铸模之间的注液用喷嘴, 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注液通路且由耐火材料形成的筒形的主体部,在该主体部的铸模侧端面 以包围上述注液通路的方式配置有具有自润滑性的环状部件。上述中所述的连铸装置,通过在注液用喷嘴的铸模侧端面配置具有自润滑性 的环状部件,赋予该端面以润滑性。因此,即使在注液用喷嘴的铸模侧端面的铸模的成形孔 的周缘附近形成有薄的凝固壳的情况下,熔液也可滑动,可防止向注液用喷嘴的固着,从而 防止烧伤和破裂,并且可以长时间稳定地铸造铸件表面质量好的铸块。而且,通过提高注液 用喷嘴的润滑性,可以抑制润滑油的使用量,由润滑油所引起的碳化物的生成量也变少,碳 化物的卷入量也变少。根据上述、、中所述的连铸装置,在必要最小限度的部分配置具有自润 滑性的环状部件,可以起到上述效果。根据上述、中所述的连铸装置,即使在用导热性高的材料构成了上述环状 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不过于进行熔液的冷却而防止熔液的固着。在上述中所述的连铸装置为水平连铸装置的情况下,由于重力而将熔液和铸 块推压到下面侧,因此,下面侧的凝固开始有变快的倾向。因此,在水平连铸装置中,在正在 生成凝固壳的状态下被拉出的可能性变高,因此,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水平连铸装置从而提高 注液用喷嘴的铸模侧端面的润滑性、防止熔液的固着的意义很大。根据上述中所述的连铸装置,通过使用自润滑性优异的石墨作为环状部件, 能够起到上述效果。上述中所述的注液用喷嘴,在铸模侧端面配置有具有自润滑性的环状部件,4因此,通过配置在熔液接收部和铸模之间,即使在注液用喷嘴的铸模侧端面形成了薄的凝 固壳的情况下,熔液也可滑动,可防止固着,可以长时间稳定地铸造铸件表面质量好的铸 块。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铸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水平连铸装置的示意剖视 图。图2A是从注液用喷嘴的铸模侧端面的铸模的成形孔观察到的图。图2B是表示注液用喷嘴的铸模侧端面和铸模的成形孔的入角附近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环状部件的另一配置例的剖视图。图4是具有润滑油的另一供给通路的水平连铸装置的示意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连铸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连铸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剖视图。图7是表示以往的水平连铸装置的示意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 水平连铸装置(连铸装置);10 熔液接收部;20 注液用喷嘴;21 注液通路; 22 主体部;23 铸模侧端面;30,31 环状部件;40 铸模;41 成形孔;A 伸出量;Ll 内侧 区域;L2 外侧区域;L3 最外区域。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 图2B示出了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铸装置的一例子的水平连铸装置1。在上述水平连铸装置1中,附图标记10是在侧壁具有出液口 11的熔液接收部,附 图标记20是具有剖面为圆形的注液通路21的注液用喷嘴,附图标记40是具有剖面为圆 形的成形孔41的筒状的铸模。熔液接收部10、注液用喷嘴20和铸模40被配置成出液口 11、注液通路21和成形孔41连通,并且连通了的孔的中心轴为大致水平。而且,熔液接收 部10内的熔液M通过注液用喷嘴20的注液通路21被导入铸模40的成形孔41,受到冷却 而凝固。凝固了的铸块S由附图外的拉出装置(牵引装置)连续从铸模40拉出。拉出速 度为铸造速度,例如可以为300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装置,是在熔液接收部和铸模之间配置有注液用喷嘴的连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用喷嘴具备具有注液通路且由耐火材料形成的筒形的主体部,在该主体部的铸模侧端面以包围所述注液通路的方式配置有具有自润滑性的环状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政志福岛政敏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