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族胺衍生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7530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借助连结基结合二芳基氨基的咔唑骨架的特定结构的芳香族胺衍生物。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是在阴极与阳极之间夹持有至少包括发光层的由一层或多层构成的有机薄膜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该有机薄膜层的至少一层单独或作为混合物的成分含有所述芳香族胺衍生物,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为高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芳香族胺衍生物以及利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尤 其涉及一种发光效率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实现其的新型芳香族胺 衍生物。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有时将电致发光简称为EL)是利用了以下 原理的自发光元件,即,通过施加电压,利用由阳极注入的空穴和由阴极 注入的电子的复合能使荧光性物质发光。自从伊斯特曼,柯达(Eastman Kodak)公司的C. W. Tang等报告了基于层叠型元件的低电压驱动有机EL 元件(C.W. Tang, S. A. Vanslyk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51巻,913页, 1987年等)以来,对于将有机材料作为构成材料的有机EL元件广泛开展 了研究。Tang等人在发光层中采用三(8-羟基喹啉)铝,在空穴输送层 中采用三苯基二胺。层叠结构的优点可以举出能提高空穴在发光层中的 注入效率;阻挡由阴极注入的电子而使由复合生成的激子的生成效率提 高;以及封入发光层内生成的激子等。正如本例所示,作为有机EL元件 的结构,公知的有空穴输送(注入)层和电子输送发光层的两层型,或者 空穴输送(注入)层、发光层和电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芳香族胺衍生物,其是下述通式(1)所示的芳香族胺衍生物, *** (1) 式中,L↓[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6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芴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60的杂亚芳基,Ar↓[1]及Ar↓[ 2]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60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60的杂芳基,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60的芳基,R↓[2]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碳原子数6~5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木由美子河村昌宏薮乃内伸浩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