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6844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其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所述牵伸装置被设置成通过形状配合的驱动(12a、22a、22b、32b)来避免在大的主牵伸下罗拉(10)和上皮圈装置(50)之间的滑动。额外的皮圈(34)可部分地围绕主牵伸下罗拉(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Kepa牵伸装置的纺织机。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根据独立权利 要求28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双皮圈牵伸装置的纺织机。
技术介绍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在这里将被理解为在纺纱过程中实际纺纱之 前的最后一个设备,其将所输送的在横截面上具有大约40000根纤维 的纤维束(粗纱)牵拉或牵伸成大约4000根。如果纤维束在更大程 度上被牵伸,这就被称为大牵伸。在牵伸过程中,纤维必须互相之间 尽可能一致地移动,克服静摩擦,从而得到尽可能均勻的纤维束,并 因而得到尽可能平滑的纱。一般来说,牵伸装置包括多个依次布置的罗拉对,所述罗拉对分 别由下罗拉和上压力罗拉组成。通过这些罗拉对分别夹紧穿过罗拉对被输送到实际纺纱中的纤维束。牵伸是通过用下面的方式驱动罗拉而 产生的,即沿着纤维行进的方向,圓周速度从一罗拉对到下一罗拉对 不断增加。在沿着纤维行进方向的最后两个罗拉对之间的牵伸被称为 主牵伸,而在它们之前的部分被称为预牵伸。因此存在具有一个或两 个预牵伸的纺纱机,但是仅具有两个罗拉对(即仅具有实际的主牵伸) 的纺纱机是很少的。纤维在罗拉表面上,或者在罗拉上方被引导的皮圈上被拉紧 (take-up),从而将纤维拉开。为此,纤维必须大约具有罗拉的圓周 速度。罗拉的运动可能仅通过摩擦而传递到待输送的纤维。但是,因 为纤维束太粗,不能使得每个单独的纤维与罗拉相接触,这导致了各 个纤维分配了不同的张力,因此导致了不均匀的牵伸。除了罗拉之间 或皮圏与罗拉之间的滑动以外,影响牵伸的其它因素例如有纤维在纤维束中的布置,纤维之间的粘性,纤维长度和钳口距离(nipping distance )。输送越多不受引导的浮游纤维,牵伸就越少被控制,并且纤维束 变得越不规则,由这些纤维束所纺得的纱线也是 一 样。从罗拉对的最后 一 个钳口点终止主牵伸的该对罗拉有助于良好 的纤维引导。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两个罗拉之一增设有至少一个偏转 部件以及围绕偏转部件和罗拉延伸的皮圏。这一设计确保了改进和延 长的纤维引导。其主要问题是由于在摩擦力传递过程中的滑动而产生 旋转速度的不同。替换上述牵伸装置的是Kepa牵伸装置,其根据专利技术人Kern和 Pauen的名字而命名,这种牵伸装置改进了现有的结构下罗拉和开 始主牵伸的罗拉对的罩笼(cage)由大的下罗拉所取代,而上皮圈或 罩笼具有特别长的结构,从而为了获得最佳的纤维引导,上皮圏和大 的下罗拉尽可能长地相接触。和通常的牵伸装置一样,Kepa牵伸装置可被设置成二罗拉、三罗拉或四罗拉牵伸装置,也就是说大的下罗 拉可以开始单个牵伸或只开始整个牵伸中的部分牵伸。Kepa牵伸装 置也用作大牵伸的牵伸装置,结果是对纤维的准确引导的要求更加严 格。例如在欧洲专利EP 0 350 797 Bl中描述了这样的牵伸装置。几十年前就已经专利技术了 Kepa牵伸装置,尽管其在结构和经济上 有明显优势(与皮圏相比,大的罗拉在使用寿命和维护方面具有优势, 具有更少的移动部件、更少的滑动),〗旦是在经济上(in economic terms)仍不能得到最佳的利用,因为与皮圏/罗拉引导相比,通常使 用的双皮圏引导在对全部纤维束的控制上仍然被证明是具有更多的 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源于现有技术提出了 一方面是Kepa 牵伸装置,另一方面是用于纺织机尤其是纺纱机的双皮圏牵伸装置, 其能够更好地满足良好的纤维引导所需的增长的要求。这一目地是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和28的特征部分中的特征的纺织机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更有利的改进方案。对于在本专利申请的范围内列出的所有方案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是减少或消除在牵伸装置中的滑动。为此,提出至少部分地通过形状 配合连接在皮圈之间、在罗拉和皮圏之间和/或在牵伸罗拉对的罗拉 之间传递驱动力,而不是通过摩擦连接、和/或通过改进的摩擦连接。 上皮圏优选经由上罗拉直接或间接地驱动通过下罗拉。但是,上罗拉 和下罗拉两者或者仅仅上罗拉可被驱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可提供 额外的驱动装置以及被驱动的下罗拉和/或上罗拉。这 一 额外的驱动 装置可驱动下罗拉和/或上罗拉,或者替换地驱动下皮圈和/或上皮圈。下面将描述一方面与Kepa牵伸装置有关,另一方面与"具有大 的主牵伸下罗拉的双皮圈牵伸装置"有关的驱动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Kepa牵伸装置由两个或更多的罗拉对构成,在主 牵伸区域的上皮圈装置中,上皮圏通过上罗拉和引导装置以这样的方 式被张紧,使得所述上皮圏环绕主牵伸下罗拉即Kepa下罗拉的部分 圓周。也就是说,上皮圏沿着Kepa下罗拉的部分圓周运行。在共同 部分环绕的区域内,纱条在上皮圏和Kepa下罗拉之间^皮引导。该部 分圆周可为Kepa下罗拉的整个圆周的至少1/8,优选为至少1/4,并 且尤其是至少1/3。此外,该部分圆周可能为Kepa下罗拉整个圆周的 最多1/2,优选为最多3/8。如下文中更加详细描述的,Kepa下罗拉优选被设计为约大于相 关的上罗拉或常规的双皮圈牵伸装置的主牵伸下罗拉。为了防止滑动,在移动部件处提供形状配合(positive)的引导装 置,例如引导皮圏和罗拉。大的Kepa下罗拉以及上皮圏装置和/或上 罗拉被设计为例如相互之间具有形状配合连接。这意味着Kepa下罗 拉的表面或者其至少部分表面具有凸起和凹陷,它们与上皮圏和/或 上罗拉的互补设计的凹陷和凸起相接合。因此上皮圏被设计成可形状 配合连接至所配置的上罗拉,和/或该上罗拉被设计成可形状配合连 接至Kepa下罗拉。上皮圏可由Kepa下罗拉和/或上罗拉和/或至少一 个另外的驱动部件来驱动。所述形状配合连接优选为齿的形式。因此, 上皮圏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和Kepa下罗拉的表面可分别在各自的至少13部分表面上具有齿。总的来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牵伸装置可单独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包含下列形状配合的驱动引导装置(例如齿)a. 上皮圏具有外齿,该外齿与在Kepa下罗拉上的外齿啮合或接 合;b. 上皮圈具有内齿,该内齿与上罗拉的外齿啮合或接合;c. 上罗拉具有外齿,该外齿与Kepa下罗拉的外齿啮合或接合。 上罗拉的外齿可对应根据b项的外齿。Kepa下罗拉的外齿可 对应根据a项的外齿。在本专利申请中,"齿"意指在相应机器部件的表面上的任意凸 起和/或凹陷或者穿孔结构,同时在相对的机器部件上设有镜像对称 地形成的凹陷和/或凸起,使得两个所述部件形状配合接合,也就是 i兌互相啮合。所述齿优选是任何所希望的类型的齿,例如在通用机械工程的齿 技术中所使用的齿,例如渐开线齿。对于皮圏上的齿的情形,齿深优 选不超过模数,从而确保稳定性。设计用于Kepa牵伸装置的一替换牵伸装置涉及具有大的主牵伸 下罗拉的双皮圏牵伸装置,其在尺寸上与Kepa牵伸装置相当,但是 下皮圏至少部分地围绕该主牵伸下罗拉。下文中将这一实施方式称为 "具有大的主牵伸下罗拉的双皮圏牵伸装置"。通过与Kepa牵伸装置类似的方法,上皮圏可围绕在主牵伸下罗 拉的部分圓周上,此外,下罗拉同样地围绕在该部分圆周上。根据本 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上皮圏和下皮圏可因此共同围绕下罗拉的部分圆 周。在这种情况下,"围绕"意指遵循相应的罗拉轮廓。此外,当涉 及到下皮圏时,"围绕"意指通过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机尤其是纺纱机的Kepa牵伸装置,其用于牵伸纱条(39),并至少具有形成主牵伸区域的第一和第二罗拉对(2、3),所述第一罗拉对包含Kepa下罗拉(95),所述Kepa下罗拉配置有上皮圈装置(91),所述上皮圈装置具有上罗拉(97)和通过上罗拉(97)引导的上皮圈(100),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上皮圈引导装置(75),通过引导使得所述上皮圈(100)在所述Kepa下罗拉(95)的部分圆周上围绕所述Kepa下罗拉(95),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Kepa下罗拉(95 )和上皮圈装置(50)之间,通过凸起和凹陷或凹槽的相互接合来形成形状配合的引导,尤其是驱动连接,以避免至少部分相互接触的表面的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尼尔迪特里希安德烈亚斯里谢卢德克马利纳
申请(专利权)人:里特机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