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ErbB2的人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5240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与ErbB2优选人ErbB2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包括人抗体及其抗原结合部分。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抑制ErbB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嵌合的、双特异性、衍生的抗体,单链抗体或融合蛋白的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衍生自人抗ErbB2抗体的分离的重和轻链免疫球蛋白或其部分和编码此种免疫球蛋白的核酸分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抗体和组合物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使用编码构成人抗ErbB2抗体的重和/或轻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核酸分子的基因治疗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核酸分子的转基因动物或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ErbB2抗体,特别是人抗体,以及用于制备和使用抗 ErbB2抗体例如以治疗癌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受体酪氨酸激酶的ErbB家族是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的重要介质。 受体家族包括4个不同成员,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ErbBl )、 HER2 (ErbB2或pl85neu) 、 HER3 ( ErbB3 )和HER4 ( ErbB4 )。由erbBl基因编码的EGFR已有原因地与人恶性肿瘤有牵连。特别 地,EGFR增加的表达已在乳腺、膀胱、肺、头、颈和胃癌以及成胶质 细胞瘤中观察到。增加的EGFR受体表达通常与EGFR配体——转化生 长因子a(TGF-a)经由相同肺瘤细胞增加的生产相关,导致经由自分 泌刺激途径的受体活化(Baselga和Mendelsohn, Pharmac. Ther. 64: 127-154 ( 1994))。针对EGFR或其配体TGF-a和EGF的单克隆抗体 已评估为此种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治疗剂。参见例如,Baselga和 Mendelsohn,同上;Masui等人Cancer Research 44: 1002-1007 ( 1984 ); 和Wu等人J. Clin. Invest. 95: 1897-1905 ( 1995 )。ErbB家族的第二个成员pl85neu最初鉴定为来自用化学方法处理 的大鼠的成神经细胞瘤的转化基因的产物。激活型neu原癌基因起因于 编码蛋白质的跨膜区中的点突变(缬氨酸至谷氨酸)。neu的人同源物 (homolog)的扩增在乳腺和卯巢癌中观察到且与预后不良关联(Slamon 等人,Science, 235: 177-182 ( 1987); Slamon等人,Science, 244: 707-712 ( 1989 );和美国专利号4,968,603 )。迄今为止,对于人肿瘤 尚未报道与neu原癌基因中的那种类似的点突变。ErbB2的超表达(通 常但并非一致地由于基因扩增)也已在其他癌中观察到,包括胃、子宫内膜、唾液腺、肺、肾、结肠、甲状腺、胰和膀胱癌。其中参见King 等人,Science, 229: 974 ( 1985 ) ; Yokota等人,Lancet: 1: 765-767(1986 ); Fukushige等人,Mol Cell Biol. , 6: 955-958 ( 1986 ); Guerin 等人,Oncogene Res. , 3: 21-31 ( 1988 ) ; Cohen等人,Oncogene, 4: 81-88 ( 1989 ); Yonemura等人,Cancer Res. , 51: 1034 ( 1991 ); Borst 等人,Gynecol. Oncol., 38: 364 ( 1990); Weiner等人,Cancer Res., 50: 421-425 ( 1990) ; Kern等人,Cancer Res., 50: 5184 ( 1990 ); Park等人,Cancer Res. , 49: 6605 ( 1989) ; Zhau等人,Mol. Carcinog., 3: 254-257( 1990 ); Aasland等人Br. J. Cancer 57: 358-363(1988 ) ; Williams等人Pathobiology 59: 46-52 ( 1991 );和McCann 等人,Cancer, 65: 88-92 ( 19卯)。ErbB2可能在前列腺癌中超表达(Gu等人Cancer Lett. 99: 185-9(1996 ); Ross等人Hum. Pathol. 28: 827-33( 1997 ); Ross等人Cancer 79: 2162-70( 1997);和Sadasivan等人J. Urol. 150: 126-31 ( 1993 ))。 针对大鼠pi 85neu和人ErbB2蛋白质产物的抗体已得到描述。Drebin 及同事已产生针对大鼠neu基因产物pl85neu的抗体。参见例如,Drebin 等人,Cell 41: 695-706( 1985 ); Myers等人,Meth. Enzym. 198: 277-290(1991);和W094/22478。 Drebin等人Oncogene 2: 273-277 ( 1988) 报道与pl85neu的2个不同区域反应的抗体的混合物导致对植入棵鼠内 的neu转化的NIH-3T3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还参见于1998年10月20 日授权的美国专利号5,824,311。Hudziak等人,Mol. Cell. Biol. 9 ( 3 ): 1165-1172 ( 1989 )描述了 使用人乳腺肿瘤细胞系SK-BR-3进行表征的一组抗ErbB2抗体的产生。 暴露于抗体后SK-BR-3细胞的相对细胞增殖通过72小时后单层的结晶 紫染色来测定。使用这种测定,用称为4D5的抗体获得最大抑制,所述 4D5使细胞增殖抑制56% 。该组中的其他抗体在这个测定中使细胞增殖 减少至较小的程度。进一步发现抗体4D5使ErbB2超表达乳腺肺瘤细胞 系对TNF-a的细胞毒性作用变得敏感。还参见于1997年10月14日授 权的美国专利号5,677,171。 Hudziak等人中讨论的抗ErbB2抗体在下述 参考文献中进一步得到表征Fendly等人Cancer Research 50: 1550-1558(1990 ) ; Kotts等人/ vra 26 ( 3 ) : 59A ( 1990 ) ; Sarup等人Growth Regulation 1: 72-82 ( 1991 ) ; Shepard等人J. Clin. Immunol. 11(3):117-127( 1991 ); Kumar等人Mol. Cell. Biol. 11 ( 2 ): 979-986( 1991 ); Lewis等人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37: 255-263 ( 1993 ) ; Pietras 等人Oncogene 9: 1829-1838( 1994 ); Vitetta等人Cancer Research 54: 5301-5309 ( 1994 ) ; Sliwkowski等人J. Biol. Chem. 269 ( 20 ): 14661-14665 ( 1994); Scott等人J. Biol. Chem. 266: 14300-5 ( 1991 ); D'souza等人Proc. Natl. Acad. Sci. 91: 7202-7206 ( 1994 ) ; Lewis等人 Cancer Research 56: 1457-1465( 1996 );和Schaefer等人Oncogene 15: 1385-1394 ( 1997 )。鼠抗ErbB2抗体4D5的重组人源化形式(huMAb4D5-8、 rhuMAb HER2或HERCEPTIN ;美国专利号5,821,337 )在具有ErbB2超表达 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中是临床活性的,所述患者已接受广泛的先前抗癌 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靶向结合剂,其与ErbB2特异性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6-8-4 60/835,5141. 一种靶向结合剂,其与ErbB2特异性结合。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把向结合剂,其中所述耙向结合剂具有至少一 种下述性质(a) 与人细胞结合;(b) 与表达猕猴ErbB2的细胞结合;(c) 与Herceptin⑧部分竟争但不与2C4竟争;(d )以小于50 ng/ml的EC50抑制MCF7细胞中的ErbB2磷酸化; (e )以小于50 ng/ml的EC50抑制SKBR3细胞中的细胞增殖;(f) 以13.5 nM或更小的KD与ErbB2结合;或(g) 具有关于ErbB2的2.14 x 10-4 s-l或更小的解离速率(koff)。3. 权利要求2的靶向结合剂,其中所述靶向结合剂以13.5 nM或更 小的KD结合ErbB2且抑制ErbB2的活化。4. 权利要求1的靶向结合剂,其中所述靶向结合剂是选自嵌合抗 体、人抗体和人源化抗体的单克隆抗体。5. 与人ErbB2特异性结合且抑制人ErbB2的靶向结合剂,其中所 述靶向结合剂具有选自抗体的至少 一种性质,所述抗体(a) 与选自下述的抗体竟争与ErbB2的结合: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 1.18.1、 1.20、 1.39、 1.24和1.71.3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b) 与选自下述的抗体竟争与ErbB2的结合:1.44.1、 1.140、 1.43、 U4丄l.跳l、 1.%、 1.18.1、 1.20、 1.39、 1.24和1.71.3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c) 与选自下述的抗体结合相同的ErbB2表位1.44.1 、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1.44.1 、 1.140、 1.43、 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d) 以与选自下述的抗体基本上相同的KD与ErbB2结合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 和(e) 以与选自下述的抗体基本上相同的解离速率与ErbB2结合 1.44.1、 1.40、 1.43、.14.1、〗.00.〗、.96、 1.18.、.20、.39、.24和1.71.3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6. 特异性结合ErbB2的靶向结合剂,其中(a) 所述靶向结合剂包含选自下述的抗体的重链CDR1、 CDR2和 CDR3氨基酸序列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和/或(b) 所述把向结合剂包含选自下述的抗体的轻链CDR1、 CDR2和 CDR3氨基酸序列: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7. 权利要求6的靶向结合剂,其中所述靶向结合剂选自嵌合抗体、 人抗体和人源化抗体。8. 根据权利要求4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抗体 选自(a) 包含SEQIDNO: 2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SEQ ID NO: 4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的抗体;(b) 包含SEQ ID NO: 6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 8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的抗体;(c) 包含SEQ ID NO: 10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 12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的抗体;(d) 包含SEQ ID NO: 14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 16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的抗体;(e) 包含SEQ ID NO: 18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 20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的抗体;(f) 包含SEQ ID NO: 22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 24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的抗体;(g) 包含SEQIDNO: 26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 28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的抗体;(h) 包含SEQIDNO: 30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 32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的抗体;(i) 包含SEQ ID NO: 34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36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的抗体;(j)包含SEQ ID NO: 38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 40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的抗体;和(k )包含SEQ ID NO: 42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和SEQ ID NO: 44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的抗体。9. 根据权利要求7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抗体 进一步包含SEQIDNO: 46中所示的重链氨基酸序列、SEQ ID NO: 47 中所示的轻链氨基酸序列或两者。10. 根据权利要求9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抗 体可以来自任何同种型。11. 根据权利要求4的人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 抗体或部分包含利用人VH 3-21基因、人VH 3-7基因、人VH4-31基 因或人VH 3-13基因的重链。12. 根据权利要求4的人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 抗体或部分包含利用人VKB3基因、人VKL1基因、人VKA2基因或 人VK Al基因的轻链。13. 根据权利要求9的人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 抗体或部分进一步包含利用人VK B3基因、人VKL1基因、人VKA2 基因或人VKA1基因的轻链。14. 根据权利要求4的人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 VL结构域、所述VH结构域或两者在氨基酸序列中与下述的单克隆抗 体的VL结构域、VH结构域或两者分别至少90%等同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1.44.1 、 1.140、 1.43、 1.14.1、 l.跳l、 1.96、 1.18.1、 1.20、 1.39、 1.24和1.71.3。15. 特异性结合ErbB2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部分,其中所述 抗体包含选自下述的抗体的FR1、 FR2、 FR3或FR4氨基酸序列中的一 个或多个1.44.1、 1.140、 1.43、 1.14.1、 1.100.1、 1.96、 1.18.1、 1.20、 1.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A卡蒂拉奇J董M希金森I富尔茨JS康
申请(专利权)人: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