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568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材料,该减振材料是由将二氧化钛(Y)以及云母鳞片(Z)分散在由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和二醇成分结构单元形成的聚酯树脂(X)中的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其中,(1)在聚酯树脂(X)中,相对于全部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0])和全部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0])的总量,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1])和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1])的总量的比率[(A↓[1]+B↓[1])/(A↓[0]+B↓[0])]在0.5-1.0的范围内,以及(2)聚酯树脂(X)、二氧化钛(Y)以及云母鳞片(Z)的质量比率(X∶Y∶Z)在15-40∶5-30∶30-80的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振材料,轻质、减振性能高、特别是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发挥更优良的减振性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振材料,由于没必要使用碳粉末等,因此,也能用于谋求多彩的色调的用途和地方,通用性高。因此,能广泛用于车辆、铁道、航空器、家电.OA仪器、精密仪器、建筑机械、土木建筑物、鞋、运动用品等的振动发生的地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高分子材料为主体的减振材料,具体地说,涉及轻质、减 振性能高、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发挥更优良的减振性能、且通用性高的减振 材料。
技术介绍
以往,在车辆、铁道、航空器、家电'OA仪器、精密仪器、建筑机械、 土木建筑物、鞋、运动用品等的振动发生的地方,减振材料通常作为吸收该 振动能的材料被使用。作为减振材料这样的吸收振动能的材料,公开了向氯乙烯类树脂中添加 了增塑剂的软质氯乙烯类树脂。该软质氯乙烯类树脂通过将振动能在树脂内 部中作为摩擦热来消耗,从而减弱振动能,但是振动能的吸收和减弱还不够。另外,作为减振材料,从加工性能、机械强度、材料成本方面考虑,经 常使用优秀的丁基橡胶和NBR (丁腈橡胶)等橡胶材料。然而,尽管这些 橡胶材料在一般的高分子材料中在衰减性能(振动能的传送绝缘性能,或者 传送衰减性能)方面是最优秀的,但是单独使用橡胶材料作为减振材料时, 减振性能(吸收振动能的性质)低,因此,例如在建筑和机械类的防振结构 中,已经以橡胶材料和钢板层压后的层压体、或者将通过塑性变形来吸收振 动能的铅芯或油减震器与该层压体组合而成的减振结构的复合形式来使用 橡胶材料了。这样,作为以往的减振材料的橡胶材料,如上所述,不能单独使用,不 得不将其制成复合形式,这样必然会使防振结构变得复杂,因此,希望提高 减振材料本身和橡胶材料本身的减振能力。此外,作为减振材料,公开了具有主链的酯键间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部分的聚酯树脂组合物(特开2006-052377号公报)。该聚酯树脂组合物在室 温附近的减振性能优良,是有希望作为减振材料的材料,但是,由于将主要 使用的作为导电性材料的碳粉末和云母粉末等共同分散在聚酯树脂中,因 此,减振材料变成黑色或茶色,存在难以在维持减振性能的同时用于谋求多 彩的色调的用途和地方的问题。另外,期望得到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发挥优良 的减振性能的减振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轻质、减振性能高、在较宽的频 率发挥更优良的减振性能、且通用性高的减振材料。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经过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得出了下述见解使用将二氧化钛以及云母鳞片分散在具有主链的酯键间的碳原子数为奇 数的部分的聚酯树脂中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的减振材料能达到上述目的。本 专利技术是基于这样的见解而完成的。艮P,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的减振材料。1、 一种减振材料,该减振材料是由将二氧化钛(Y)以及云母鳞片(Z) 分散在由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和二醇成分结构单元形成的聚酯树脂(X)中 的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1)在聚酯树脂(X)中,相对于全 部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和全部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Q)的总 量,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和主链中的碳 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的总量的比率 在0.5-1.0的范围内,以及(2)聚酯树脂(X)、 二氧化钛(Y)以及云母鳞 片(Z)的质量比率(X: Y: Z)在15-40: 5-30: 30-80的范围内。2、 根据上述1所述的减振材料,其中,所述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为来自于选自由间苯二甲酸、丙二 酸、戊二酸、庚二酸、壬二酸、十一碳烷二羧酸、l,ll-十一垸二羧酸、以及 1,3-环己烷二羧酸所组成的组中的二羧酸的结构单元。3、 根据上述1所述的减振材料,其中,所述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 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为来自于间苯二甲酸和/或壬二酸的 结构单元。4、 根据上述1所述的减振材料,其中,所述聚酯树脂(X)的全部的二 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中的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 单元数(A!)的比例(A!/A。)在0.5-1.0的范围内。5、 根据上述1所述的减振材料,其中,所述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 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为来自于选自由1,3-丙二醇、1,3-丁二 醇、2-甲基-l,3-丙二醇、新戊二醇、1,5-戊二醇、间苯二甲醇以及1,3-环己二 醇所组成的组中的二醇的结构单元。6、 根据上述1所述的减振材料,其中,所述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 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为来自于选自由1,3-丙二醇、1,5-戊二 醇、2-甲基-l,3-丙二醇、1,3-丁二醇以及新戊二醇所组成的组中的二醇的结 构单元。7、 根据上述1所述的减振材料,其中,所述聚酯树脂(X)的全部的二 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o)中的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 数(B!)的比例(B禹)在0.5-1.0的范围内。8、 根据上述1所述的减振材料,其中,所述聚酯树脂(X): (1)在三 氯乙垸/苯酚的质量比为40/60的混合溶剂中于25。C下测量的固有粘度为 0.2-2.0dL/g,以及,(2)用差示扫描热量计测得的降温结晶放热峰的热量为 5J/g以下。9、 根据上述1所述的减振材料,其中,将厚1.0mm的薄片在0-80。C下通过中心激振法在500Hz反共振点测定的损失系数的最大值为0.27以上, 且该损失系数超过0.1的温度幅度为35。C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减振材料,轻质、减振性能高、特别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发挥 更优良的减振性能。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减振材料为添加二氧化钛以及云母鳞片的减振材 料,没必要使用碳粉末等,在谋求多彩的色调的用途和地方也可以使用,通 用性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减振材料能广泛用于车辆、铁道、航空器、家电,OA 仪器、精密仪器、建筑机械、土木建筑物、鞋、运动用品等的振动发生的地 方。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减振材料是由将二氧化钛(Y)以及云母鳞片(Z)分散在由 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和二醇成分结构单元形成的聚酯树脂(X)中的树脂组 合物而形成的。首先,关于成为本专利技术的减振材料的树脂成分的聚酯树脂(X),必要的 条件是聚酯树脂(X)由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和二醇成分结构单元形成; 相对于全部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和全部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 (Bo)的总量,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和 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的总量的比率 在0.5-1.0的范围内。在此,所述"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或者二醇成分结构单元)的在主链 中的碳原子数"是指在夹在一个酯键(一c(二o) — o—)和下一个酯键之间 的单体单元中,沿着聚酯树脂的主链的最短路径上存在的碳原子数。此外,各成分的结构单元数可以由后述的'H-NMR波谱测定结果的积分值的比计 算出来。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聚酯树脂(X)中,相对于全部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 数(AQ)和全部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的总量,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 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和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 结构单元数(B,)的总量的比率为0.5-1的范围,优选为 0.7-1.0的范围。另外,上述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在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以及二 醇成分结构单元在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优选为l、 3、 5、 7、 9。作为聚酯树脂(X)的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 的例子,可以举出来自于间苯二甲酸、丙二酸、戊二酸、庚二酸、壬二酸、 H^—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材料,该减振材料是由通过将二氧化钛(Y)以及云母鳞片(Z)分散在由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和二醇成分结构单元形成的聚酯树脂(X)中得到的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1)在聚酯树脂(X)中,相对于全部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0])和全部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0])的总量,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羧酸成分结构单元数(A↓[1])和主链中的碳原子数为奇数的二醇成分结构单元数(B↓[1])的总量的比率[(A↓[1]+B↓[1])/(A↓[0]+B↓[0])]在0.5-1.0的范围内,以及(2)聚酯树脂(X)、二氧化钛(Y)以及云母鳞片(Z)的质量比率(X∶Y∶Z)在15-40∶5-30∶30-80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笠和明林武夫芳仲聪峯崎琢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