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88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减振性及轻型性的减振材料,特别是,可以使用在适合轻型性要求的汽车用途上的减振材料。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振材料具有在热塑性树脂发泡板的一面上将发泡粘接剂层层积一体化形成的特征,所以,传递到减振材料的振动能量通过热塑性树脂发泡板的刚性及发泡粘接剂层的粘弹性的相叠加效果而被顺利地吸收,发挥优良的减振性。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振材料具有优良的轻型性,对于象汽车或铁道等车辆要求轻型化的用途上也可以适合使用,而且,由于轻型也具有优良的施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优良的减振性及轻型性的减振材料
技术介绍
以往,在电气化产品中为了降低电动机等驱动装置的振动而使用减振材料。另外,在建筑用途中,为了降低折叠式屋顶等的雨声而使用减振材料;在汽车用途中,为了降低由于行驶中产生的振动引起顶棚或门等微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声或发动机等驱动系统的振动而使用减振材料。 作为该减振材料,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折叠顶棚用减振板,该折叠顶棚用减振板在由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及无机粉状物体构成的减振性板基材的一面上层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层而形成。 该减振板由于内部含有无机粉状物体而将振动能量转换成热的损失,因此,比重为1g/cm3以上就有轻型性不足的问题。 另外,除了上述的减振板以外,通过把比重大的减振板粘贴到振动的物体(以下也称“振动体”)上来衰减振动体的振动,但是也同样具有减振板的轻型性不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838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减振性及轻型性的减振材料,特别是,可以使用在适合轻型性要求的汽车或者铁道等车辆用途上的减振材料。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减振材料A固定在振动体的表面,用于衰减上述振动体的振动,其特征在于,具有非金属板B和一体化层积在该非金属板B的一面上的发泡粘接剂层C。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减振材料使用的非金属板B,列举有热塑性树脂发泡板和杨氏模量为100~100000MPa的非发泡板。 而且,作为构成上述热塑性树脂发泡板的热塑性树脂,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列举聚乙烯类树脂或聚丙烯类树脂等的聚烯烃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石油树脂等,优选聚烯烃类树脂,理想的是含有聚丙烯类树脂,最好并用聚丙烯类树脂和聚乙烯类树脂。而且,热塑性树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另外,作为上述的聚乙烯类树脂,例如,列举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等。作为上述聚丙烯类树脂,例如,列举均聚丙烯、丙烯与其他的烯烃的共聚物等的聚丙烯类树脂等。 作为与丙烯聚合的烯烃,例如,列举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1-壬烯、1-癸烯等的α-烯烃等。 而且,作为构成热塑性树脂发泡板的热塑性树脂,在并用聚丙烯类树脂与聚乙烯类树脂的情况下,聚丙烯类树脂优选并用等规均聚丙烯与丙烯-α-烯烃共聚物为好,更加理想的是,作为聚丙烯类树脂并用等规均聚丙烯与丙烯-α-烯烃共聚物,而且作为聚乙烯类树脂采用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 并且,当上述热塑性树脂发泡板的密度较大时,减振材料的轻型性就降低,因此,优选为0.1g/cm3以下,更加理想的是0.02~0.1g/cm3。 而且,当热塑性树脂发泡板的杨氏模量较小时,减振材料的减振性就降低,另一方面,当其杨氏模量较大时,减振材料的柔软性或成形性就降低,因此,优选为10~100MPa。 当热塑性树脂发泡板的厚度较薄时,减振材料的减振性或机械强度就降低,另一方面,当其厚度较厚时,减振性就降低,因此,优选为1~10mm,更加理想的是2~5mm。 另外,热塑性树脂发泡板可以将多张不同种类的热可塑性树脂发泡板层积一体化而构成。在将多张不同种类的热可塑性树脂发泡板层积一体化的情况下,优选将两张不同种类的热可塑性树脂发泡板层积一体化。在将多张不同种类的热可塑性树脂发泡板层积一体化的情况下,优选至少一张热可塑性树脂发泡板的杨氏模量为10~100MPa。 上述热可塑性树脂发泡板的制造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列举如下的制造方法,即,把热可塑性树脂及热分解型发泡剂供给挤出机进行熔化、混匀并挤出成形为发泡性树脂板,根据需要而照射电子射线、α射线、β射线等电离性射线从而将该发泡性树脂板进行交联后,加热发泡性树脂板至热分解型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以上的温度并使其发泡,由此制造热塑性树脂发泡板,或者,将热塑性树脂及物理型发泡剂供给挤出机进行熔化、混匀并通过挤出发泡制造热塑性树脂发泡板。 另外,作为上述热分解型发泡剂,如果是以往的发泡体的制造中所使用的,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列举有偶氮甲酰胺、苯磺酰肼、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甲苯磺酰肼、4,4-羟基双(苯磺酰肼)等,这些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作为上述物理型发泡剂,例如,列举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异戊烷、己烷、庚烷、1,1,2-三甲基环丙烷、甲基环丙烷、乙基环丁烷、环戊烷、甲基环戊烷、环己烷等的脂肪族烃;三氯单氟甲烷、二氯氟甲烷、单氯二氟甲烷、1,1,1-三氯三氟乙烷、1,1,2-三氯三氟乙烷、1,2-二氯四氟乙烷、1-氯-1,1-二氟乙烷、1,1,1,2-四氟乙烷等的卤代脂肪族烃;二甲醚、2-乙氧基乙醇等的醚类;丙酮、甲基乙基甲酮、乙酰丙酮等的酮类;二氧化碳、氮等的非活性气体等。 另外,作为上述非发泡性板,如果杨氏模量为100~100000MPa就可以。非发泡板的材料只要是非金属就可以,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非发泡板的材料,例如,列举聚乙烯类树脂或聚丙烯类树脂等的聚烯烃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石油树脂等的合成树脂、木材、无机材料等,优选合成树脂或木材等的有机材料,进一步优选合成树脂,更加理想的是熔融温度为150℃以上的合成树脂。非发泡板的材料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另外,上述合成树脂的熔融温度是以JIS K6921-22005(塑料聚丙烯(PP)成形用及挤出用材料-第2部试验片的作法及品质要求)为基准而测定的。 其中,作为上述聚乙烯类树脂,例如,列举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等。另外,作为上述聚丙烯类树脂,例如,列举均聚丙烯、丙烯与其他的烯烃的共聚物等。 作为与丙烯聚合的烯烃,例如,列举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辛烯、1-壬烯、1-癸烯等的α-烯烃等。 而且,当上述非发泡板的杨氏模量较小时,减振材料的减振性就降低,而其杨氏模量较大时减振材料的柔软性就降低,不能稳定地沿着振动体的表面进行粘贴,因此,杨氏模量限定在100~100000MPa,优选为500~10000MPa。 另外,非金属板的杨氏模量是根据下述的要领进行测定的。即,使用JIS K6251的4.4(试验片的冲裁刀模)规格的冲裁模将非金属板冲裁成JISK6251的4.1(试验片的形状及尺寸)规格的哑铃形1号形状而得到试验片。调整试验片的上下面使其相互平行。其次,测定试验片长度方向的中心且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厚度t(m),并且测定试验片长度方向的中心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m)。 接着,将上述试验片安装到拉伸试验机的一对夹具上。一对夹具安装在从试验片长度方向的两端边缘的每个、沿长度方向向内侧进入20mm的部分上,夹具之间的间距为80mm。 然后,通过使拉伸试验机的夹具相互分离而将试验片在长度方向上以1000mm/分的拉伸速度拉长0.5mm,紧接着,通过以1000mm/分的速度使夹具相互接近而使试验片复原到原来的状态。把该试验片的伸长及复原动作作为一个循环进行三次,测定三次循环中加到试验片上的最大载荷F(N),基于下述公式计算非金属板的杨氏模量Y(Pa)。其中,上述公式中,(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材料,其固定在振动体的表面上,用于衰减上述振动体的振动,其特征在于,具有非金属板和一体化层积在该非金属板的一面上的发泡粘接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8-2 225877/2004;JP 2005-1-7 003126/20051.一种减振材料,其固定在振动体的表面上,用于衰减上述振动体的振动,其特征在于,具有非金属板和一体化层积在该非金属板的一面上的发泡粘接剂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材料,其特征在于,发泡粘接剂层含有丙烯酸类粘接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发泡粘接剂层中,对应构成该发泡粘接剂层的100重量份的树脂成分,含有6重量份以下的交联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材料,其特征在于,非金属板是热塑性树脂发泡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材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穰二井上智弘足立浩一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