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一般设有液晶单元和分别设置在液晶单元的两面侧的偏振片。前述液晶单元具有2个液晶 单元基板、夹在该两个基板之间的隔离物和在该2个基板的间隙 内注入的液晶材料。注入了液晶材料的液晶单元本身具有双折 射性,产生相位差。为了补偿该液晶单元的相位差,通常在液 晶单元与偏振片之间设置光学补偿层(例如专利文献l )。通常,这些偏振片等光学薄膜通过粘合剂贴合于液晶单元。 作为该光学薄膜用的粘合剂,从透明性、耐久性的观点来看, 通常使用丙歸酸系粘合剂。专利文献l: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3-344658号。
技术实现思路
可是,光学薄膜在加热条件下、加湿条件下容易伸缩。因 此,在将光学薄膜粘合之后,随着光学薄膜的伸缩,容易产生 光学薄膜的浮起、剥落。尤其,在使用拉伸薄膜作为光学薄膜的情况下,由于受热 等,薄膜在其主拉伸方向上收缩较大。如果光学薄膜这样收缩,液晶面板相应地弯曲,因此液晶 面板很容易产生漏光。由于这种漏光,例如产生了当液晶面板 处于黑色显示状态时在面板的周边部的黑色显示水平下降的问 题。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液晶单元的观看侧夹设第一粘合剂层粘贴有第一光学薄膜并且在液晶单元的相反侧夹设第二粘合剂层粘贴有第二光学薄膜,其中第一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1)为50~3000μm,第二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2)为10~400μm,第一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1)大于第二粘合剂层的蠕变偏移量(L2), 其中,蠕变偏移量是指: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μm、对10mm2的粘贴面积于23℃施加4.9N的拉伸剪切力的情况下,1小时后的偏移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竹正之,外山雄祐,金城直隆,清水享,吉田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