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尤其涉及一种电动防碰安全无人直升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近年来无人机因其鲜明的技术特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 用和飞速发展,尤其在军事侦察、反恐、公安、消防、森林巡查、核泄漏探测以及救灾等领域 具有广泛的的需求,它代表着未来航空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各种无人机方案中,与无 人固定翼飞机相比,无人直升飞机能够垂直起降,没有对机场跑道的依赖,既能够实现空中 悬停和前飞,具有良好的综合优势,但现有的无人直升飞机大多数是一个运动耦合系统,在 飞行中的方向和姿态是耦合的,不利于飞行控制,灵活性和稳定性较差,并且桨叶暴露在机 身外面,高速旋转的桨叶很容易碰到其他物体而产生飞行事故,同时高速旋转的桨叶对操 作人员也是致命的威胁。另外,现有的无人直升飞机在安静环保性和经济性方面还存在一 些不如人意之处,难以满足城市及山地等复杂环境下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防碰安全无人直升机,解决传统的无人直升 飞机的运动和姿态高度耦合导致的飞控系统复杂,稳定性差;旋翼桨叶外露导致安全性差 以及噪音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以促进无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防碰安全无人直升机,它包括碟形机身、内腔中央涵道、支撑架、主旋翼动力传动机构、姿态控制副旋翼涵道、姿态控制副动力传动机构、姿态控制副旋翼、推进涵道、推进螺浆、防碰气囊、主旋翼,其特征是碟形机身的内腔中央涵道内连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中央固定连有主旋翼动力传动机构,主旋翼动力传动机构的上、下端分别同轴连有主旋翼,碟形机身的侧前方两侧分别对称连有姿态控制副旋翼涵道,姿态控制副旋翼涵道内通过姿态控制副动力传动机构连有姿态控制副旋翼,两个姿态控制副旋翼涵道之间的碟形机身上设有推进涵道,推进涵道内连有推进螺浆,主旋翼动力传动机构,推进螺浆和姿态控制副动力传动机构分别连接电源和控制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耿立威,章勇,江善元,蒋阳,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