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海珍专利>正文

使车辆重量及震动衰减的减震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5802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使车辆重量及震动衰减的减震器装置,利用从减震器承重座传递的车辆重量,通过从调节口分接的多个压力传递口向车架及动力轴传递液压,不配备另外的调节手段,而是利用自身重力防止车辆车高剧烈变化,从而防止车辆附属品因减速带或路边的各种结构物而损伤,通过减少出现传递到动力轴的过大扭矩,可以提高能效,将车辆重力方向荷重部分地用作反作用力,从而可以不是利用液压装置,而是利用自身重力来防止车高急剧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减震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使车辆重量及震动衰减的减震 器装置,安装于车辆悬架装置上,利用从承重座传递的车辆重量,通过从调节口(Orifice)分接的多个压力传递口向车架及动力轴传递液压,从而不需配备另外 的调节手段,也可以利用自身重力,防止车高急剧变化,使传递到动力轴的荷 重衰减。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减震器(ShockAbsorber)是汽车悬架装置(Suspension System)的重要要素。其中,汽车的悬架装置是指连接车轴与车架,吸收车轴在行驶过程中受到 路面的震动及冲击,提高乘车感与汽车安全性的装置。减震器是这种悬架装置的一部分,起到吸收车身上下震动的作用。另外,减震器还起到吸收路面造成的弹簧震动、减轻弹簧疲劳、提高 乘车感及车辆行驶性能(RoadHolding)等作用。根据形状的不同,这种减震器有简式(Telescope Type)和摇杆式(Lever Type) 两种。其中,根据工作方式和结构及封入流体的不同,简式减震器分为液压型及 气压型,而摇杆式减震器分为回转叶片式、活塞式等多种形态。因此,减震器安装于车轴与车身之间,作为防震、缓冲装置,吸收车辆行 驶时发生的震动或冲击,其内部充满气体或油等填充物,使其能够增大衰减力。图l是显示以往减震器装置的示例图。如图l所示,以往的汽车减震器A由如下部分构成液压缸7, 一侧形成密闭部,其侧端形成连接环,另一侧形成开口部35液压缸7;用于防灰尘的防尘罩 (Dust Shield)l和轴套(AXLE HOUSING);所述液压缸7内部填充的非压缩性液压 油5;第1活塞6,它可在所述液压缸7内部沿长度方向移动,并带有调节孔4,使 所述液压油5向上或向下单向通过;第2活塞6,其可在所述液压缸7内部沿长度 方向移动,使用另外的液压油5注入所述密闭部;活塞杆3,其一侧连接第l活塞 6,另一侧带有承重座(BodyMount)2,并穿过所述开口部35。另一方面,车辆还带有板簧装置,板簧装置位于车轴与车身或车架之间, 支撑车辆荷重,从而在通过道路上的洼坑时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在轮胎与道路 之间保持牵引力和车轮定位。如此构成的以往减震器A与板簧只是单纯把车辆重力能传递给车架及动力轴,起到部分使震动及冲击衰减的作用,在车量高度调节及应对车辆重量增加 方面,效果极为有限。所以,由于车辆动力轴所承担的车身荷重而发生过大的扭矩,不仅降低了 燃料效率,而且车身由于过重的荷重而靠近路面,还存在车辆附属品可能会被 减速带或各种结构物损伤的问题。为消除如上问题,虽然使用了液力促动器取代板簧与减震器A,但液力促动器作为一种将压缩液压油的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运动的装置,被用于以一定的 力进行加压,使轮胎紧密接触道路表面。另外,液力促动器的作用还在于,当轮胎上下运动时,或车辆因转弯出现 倾斜时,或因制动、加速而出现车头的俯冲(Dive)及后尾俯蹲(Squat)现象时,其 大小发生变化。因此,在车辆上追加安装减震器A和促动器等调节手段,不仅车辆重量增 加,燃料效率下降,而且,由于所述调节手段价值昂贵,只适用于高级乘用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车辆重量及震动衰减的减震器装置, 作为车辆悬架装置的减震器和板簧装置无需另外的动力,将车辆重力方向的荷重部分地用作反作用力,从而减少出现施加于动力轴的过大扭矩,并防止因荷 重过重造成车身高度急剧变化,防止车辆附属品被减速带或各种结构物损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器装置在车轴与车身之间,安装于车架上, 吸收和缓冲车辆行驶时发生的震动及冲击,该减震器装置由减震器和加装于车 架上的减震器装置固定座与防晃动固定座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实施例针对在车轴与车身之间,安装于车架上,吸收和缓冲 车辆行驶时发生的震动及冲击的减震器,其构成上包括如下部分液压缸,上下形成开口部,上部表面连结着弹簧;活塞,用于在所述液压缸内部,沿长度 方向移动,对液压油进行加压、减压;调节部,其位于所述活塞与液压缸下部 形成的开口部之间,用于喷出液压油;液压油,其填充于所述调节部与活塞之 间;活塞杆,它在所述活塞上面,穿过液压缸上部形成的开口部,使活塞沿液 压缸长度方向移动;承重座,位于所述活塞杆一侧,固定于车架上,用以传递 车辆荷重。活塞杆在传递给所述承重座的荷重作用下移动,调节部内填充的液 压油被加压,液压通道分别连接于在液压缸下部形成的开口部处分接的fl液压 传递口、 f2液压传递口、 G液压传递口,向动力轴与车架传递液压。此时,为了把所述减震器连结于车架上,最好是构成减震器装置固定座、 防晃动固定座。所述减震器装置固定座呈块状,通过螺栓与车架固定,中央带 有贯通的连结孔,连结孔能够与车架上形成的连结孔贯通,内部形成卡棱部, 用以支撑插入所述连结孔的减震器;所述防晃动固定座紧贴固定在车架上的减 震器固定座两侧进行连结,防止减震器固定座发生左右移动。而且,为了能够利用从所述减震器液压缸传递的液压来防止动力轴与车辆 下沉以及使重量衰减,最好是fl液压传递口连接的液压通道的末端在动力轴下 端,与板簧上形成的液压通道l支座连结,f2液压传递口连接的液压通道2的末 端与位于板簧一侧并加装于车架上的液压通道f2支座连结,f3液压传递口连接 的液压通道3在与液压通道f2支座相反一侧,对应地与加装于车架上的液压通道 f3支座连结,分别传递因车辆重量增加而发生的反作用力液压。另外,所述减震器装置为了通过加装于电池及混合动力汽车,使因电池自身重量所产生的重力负荷衰减,最好带有插入于车架与减震器装置固定座的减 震器,液压支座安装于所述减震器上部,电池位于所述液压支座上面,在所述 减震器的下部,从液压传递口左右分接,形成液压通道l、 2,在所述液压通道l、 2末端,为支撑液压支座而一体形成液压缸。而且,由于电池及混合动力汽车可加装多个电池,为了应对电池重量的增 加,最好加装多个所述减震器装置。另外,所述减震器装置安装于载货部分,可以具有使重量的增加衰减的效果。这样一来,在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器装置固定座加装于车架后,为防止减震器装 置固定座左右移动,在其两侧,将防晃动固定座固定于车架的上面。而且,减震器插入所述减震器装置固定座上形成的并与车架贯通的连结孔, 在液压缸下部形成传递液压的多个传递口,分别连接各个液压通道,使从所述 传递口传递的液压能够向动力轴和车架下部加压。由这种装置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减震器,其特征是,接到车辆的重 力能,使液压从传递口经液压通道,向动力轴和车架传递反作用力液庄,防止 过度下沉现象,保护动力轴和车架不受过度荷重损伤,部分地使重量的增加衰 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不使用另外的动力,发挥车高调节作用,保护动力轴和 车架不被过重的重量负荷损伤。而且,所述减震器装置在左边力量越增加时,右边力量和变位量也相应增 加,从而能动地应对车辆重量增加现象,防止车辆因转弯及重心倾斜而倾覆, 起到保持水平的作用,安装于载货部分,可以获得使重量某种程度地衰减的效 果。另外,所述减震器装置利用重力反作用进行工作,由于工作能量本身使用 重力能,因此具有在引擎停止时,也可以保持一定的乘车感的效果。图l是显示以往减震器的示例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有益实施例的减震器的截面图3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删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珍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