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硅的提取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34684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硅的提取效率的方法,它是将原料破碎至粒径1~2mm;再将其与NaOH混合均匀,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水,控制高压反应釜反应温度为250-420℃,反应压强0.2MPa,釜内搅拌速度为500r/min,反应1-5h;开启釜体冷却系统,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得到硅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效率高,能耗低,耗时短,工艺简便,易于控制,对环境无污染;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运输、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疗等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特别设计。
技术介绍
晶体硅为灰黑色,属于原子晶体,硬而有金属光泽,有半导体性 质。硅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高温下能与氧等多种元素化合,不溶于水、硝酸和盐酸,溶于 氢氟酸和碱液,用于制造合金如硅铁、硅钢等,单晶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 大功率晶体管、整流器、太阳能电池等。硅酸盐矿渣、尾矿、等难溶矿物或玻璃是当前我国一类非常典型的固体废物,目前 一般用作生产水泥。由于硅酸盐所特有的玻璃网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很难利用 传统冶金的方法和原理直接从中硅酸盐矿渣、尾矿、等难溶矿物或玻璃中提取硅。目前从中 硅酸盐矿渣、尾矿、等难溶矿物或玻璃中提取硅时,一般先将其与固体氢氧化钠混合,然后 加热到一定温度如600°C熟化一段时间,再以水作为溶剂进行浸提。与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浸 提法相比,尽管此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取效率,但其提取效率仍然较低,温度高,能耗大, 且需要一至两天的时间。这些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解决硅酸盐矿渣、尾矿、等难溶矿物或玻璃 中硅的提取问题。近来研究表明亚临界或超临界水能将飞灰中的玻璃颗粒打碎,即亚临界或超临界 水对玻璃颗粒具有破碎作用;另外,在亚临界或超临界条件下,水分子很容易地扩散到玻璃 中与其碱金属氧化物(Si-O-Na+)发生反应形成OH-离子(Si-0H+Na++0H-),OH-会使玻璃 网络的Ξ Si-O-Si ε键发生断裂生成(Si-OH+Na+O-Si)。因此,亚临界或超临界水能有效地 破坏玻璃的网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从硅酸盐 矿渣、尾矿、等难溶矿物或玻璃中快速提取硅的方法。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依次包括如 下步骤将原料破碎至粒径1 2mm ;再将其与NaOH混合均勻,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水, 控制高压反应釜反应温度为250-420°C,反应压强0. 2MPa,釜内搅拌速度为500r/min,反应 1- ;开启釜体冷却系统,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得到硅液。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①本专利技术以硅 酸盐矿渣、尾矿、等难溶矿物或玻璃为原料,采用亚/超临界水-NaOH提取工艺,克服了 常规提取硅过程中效率低,能耗大,耗时长等缺陷,制备得到硅;结果表明硅的提取率为 86. 54% ;②工艺操作简便、易于控制、生产成本低,且工艺过程对环境无污染;③工艺对制 备硅的硅酸盐矿渣、尾矿、等难溶矿物或玻璃原料成分无严格要求,适用范围广;所制备的 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运输、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疗等行业,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是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实例。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 例。实施例1 :以电子垃圾彩色阴极射线显示器屏玻璃为原料,先用机械破碎法将其 破碎至约1 3cm,再进一步用行星式球磨机破碎至粒径小于0. 5mm。取5g玻璃粉,加入 5gNa0H混合均勻,放入200mL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20mL水。控制高压反应釜反应温度为 420°C,反应压强0. 2MPa,釜内搅拌速度为500r/min,反应Ih ;开启釜体冷却系统,冷却至室 温,过滤分离,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OPTIMA 2000)分析溶液和反应前样品及反应 后残渣(固体采用HN03/Ha04/HF法消解)中硅的分布。结果表明硅的提取率为86. 54%, 其浓度为9. 65g/L。实施例2 取等离子体显示器玻璃为原料,粗破碎至约1 3cm,再用行星式球磨机 破碎至粒径1 2mm。取5g玻璃粉,加入IOg NaOH混合均勻,放入200mL的高压反应釜中, 加入120mL水,控制高压反应釜反应温度为300°C,反应压强0. 2MPa,釜内搅拌速度为500r/ min,反应池;开启釜体冷却系统,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得到硅液。实施例3 以硅酸盐矿渣为原料,先用机械破碎法将其破碎至约1 3cm,再进一步 用行星式球磨机破碎至粒径0. 5 1mm。取5g矿渣,加入20g NaOH混合均勻,放入200mL 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120mL水。控制高压反应釜反应温度为250°C,反应压强0. 2MPa,釜 内搅拌速度为500r/min,反应证;开启釜体冷却系统,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得到硅液。权利要求1. ,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原料破碎至粒径1 2mm;再将其与NaOH混合均勻,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水,控制高压反应釜反应温度为 250-420°C,反应压强0. 2MPa,釜内搅拌速度为500r/min,反应1- ;开启釜体冷却系统,冷 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得到硅液。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它是将原料破碎至粒径1~2mm;再将其与NaOH混合均匀,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水,控制高压反应釜反应温度为250-420℃,反应压强0.2MPa,釜内搅拌速度为500r/min,反应1-5h;开启釜体冷却系统,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得到硅液。本专利技术效率高,能耗低,耗时短,工艺简便,易于控制,对环境无污染;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运输、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疗等行业。文档编号C01B33/021GK102079522SQ20101056664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严翠平, 姜鹏飞, 谌书, 陈梦君, 陈海焱 申请人:西南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硅的提取效率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原料破碎至粒径1~2mm;再将其与NaOH混合均匀,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加入水,控制高压反应釜反应温度为250-420℃,反应压强0.2MPa,釜内搅拌速度为500r/min,反应1-5h;开启釜体冷却系统,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得到硅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梦君姜鹏飞陈海焱谌书严翠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