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建平专利>正文

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2323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属于汽车发动机减振装置中的一个部件。现有技术中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中的减振垫由于设计不够合理,造成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减振垫内套、减振垫外套和橡胶层,所述减振垫内套位于减振垫外套中,该减振垫内套和减振垫外套通过橡胶层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垫、螺栓和与螺栓相匹配的螺母,所述减振垫外套的底部开有螺栓孔,所述减振垫内套的底部开有与螺栓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螺栓依次穿接在螺栓孔、通孔和橡胶垫中,所述螺母固定在螺栓的一端,该螺母位于橡胶垫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对发动机的减振效果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振垫,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属 于汽车发动机减振装置中的一个部件。
技术介绍
由于发动机在往复运动的工作状态中会产生很大的向上牵引力和向下牵引力,因 而位于发动机下方的减振垫都需要具备向上限位和向下限位的减振作用,而现有技术中用 于发动机减振装置中的减振垫由于设计不够合理,造成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减 振垫主要由减振垫外套和减振垫内套组成,而内套通过与一减振垫块组装起到对发动机向 上和向下的限位减振作用,但是由于减振垫块由钢板和橡胶组成,并且减振垫块直接与内 套连接,因而就使得对发动机的向上限位减振效果较差,同时由于减振垫块的下平面与减 振垫的安装平面的距离较小,一般只有5mm左右,而该距离的长短决定了整个减振垫对发 动机向下限位减振的效果,所以现有的减振垫在这方面的性能很不理想;另一方面,如果减 振垫块中的钢板发生变形,将导致失去减振效果,因而该类型减振垫的使用寿命不长,售后 维护的费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 理,使用寿命长,对发动机的减振效果好的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 包括减振垫内套、减振垫外套和橡胶层,所述减振垫内套位于减振垫外套中,该减振垫内套 和减振垫外套通过橡胶层固定,其特点在于还包括橡胶垫、螺栓和与螺栓相匹配的螺母, 所述减振垫外套的底部开有螺栓孔,所述减振垫内套的底部开有与螺栓孔相匹配的通孔, 所述螺栓依次穿接在螺栓孔、通孔和橡胶垫中,所述螺母固定在螺栓的一端,该螺母位于橡 胶垫上方。本技术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装在螺栓上,该垫片位于螺母和橡胶垫之间。本技术所述减振垫外套的侧面开有安装孔。本技术所述减振垫内套采用钢板材质。本技术所述减振垫内套的底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层。由此使得本技术在向 下限位减振时减振垫内套的底面与减振垫外套的底板之间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本技术所述减振垫内套的底面到减振垫外套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本技术所述减振垫内套的底面到减振垫外套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3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 命长,能够有效提高对发动机往复运动过程中向上限位减振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向下 限位减振的减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对图1中的减振垫进行部分剖视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对图1的左视图进行部分剖视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 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包括减振垫外套1、减 振垫内套2、橡胶层3、橡胶垫4、垫片5、螺栓6和螺母7,其中螺母7与螺栓6相匹配,减振 垫内套2采用钢板材质。本实施例中的减振垫内套2位于减振垫外套1中,该减振垫内套2和减振垫外套1 通过橡胶层3固定,即减振垫内套2和减振垫外套1之间通过橡胶硫化粘接在一起。在减 振垫外套1的底部开有螺栓孔11,减振垫内套2的底部开有与螺栓孔11相匹配的通孔21, 螺栓孔11和通孔21均与螺栓6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的橡胶垫4和垫片5均位于减振垫内套2底部的通孔21上方,且橡胶 垫4位于减振垫内套2和垫片5之间,螺栓6依次穿接在螺栓孔11、通孔21、橡胶垫4和垫 片5中,螺母7固定在螺栓6的一端,该螺母7位于橡胶垫4上方,通过螺母7和螺栓6将 橡胶垫4和垫片5固定在减振垫内套2上。本实施例在减振垫外套1的侧面开有安装孔12,减振垫内套2的底面到减振垫外 套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a为10mm,本技术中减振垫内套2的底面到减振垫外套1的底 面之间的距离a也可以为13mm。本技术中减振垫内套2的底面可以设置有橡胶缓冲 层,使得缓冲作用更好。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 新型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 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包括减振垫内套、减振垫外套和橡胶层,所述减 振垫内套位于减振垫外套中,该减振垫内套和减振垫外套通过橡胶层固定,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橡胶垫、螺栓和与螺栓相匹配的螺母,所述减振垫外套的底部开有螺栓孔,所述减振垫 内套的底部开有与螺栓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螺栓依次穿接在螺栓孔、通孔和橡胶垫中,所 述螺母固定在螺栓的一端,该螺母位于橡胶垫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 述垫片套装在螺栓上,该垫片位于螺母和橡胶垫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 垫外套的侧面开有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 垫内套采用钢板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 垫内套的底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层。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 垫内套的底面到减振垫外套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 垫内套的底面到减振垫外套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3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属于汽车发动机减振装置中的一个部件。现有技术中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中的减振垫由于设计不够合理,造成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本技术包括减振垫内套、减振垫外套和橡胶层,所述减振垫内套位于减振垫外套中,该减振垫内套和减振垫外套通过橡胶层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垫、螺栓和与螺栓相匹配的螺母,所述减振垫外套的底部开有螺栓孔,所述减振垫内套的底部开有与螺栓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螺栓依次穿接在螺栓孔、通孔和橡胶垫中,所述螺母固定在螺栓的一端,该螺母位于橡胶垫上方。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对发动机的减振效果好。文档编号F16F1/38GK201818689SQ20102056396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马建平 申请人:马建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动机减振装置的减振垫,包括减振垫内套、减振垫外套和橡胶层,所述减振垫内套位于减振垫外套中,该减振垫内套和减振垫外套通过橡胶层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垫、螺栓和与螺栓相匹配的螺母,所述减振垫外套的底部开有螺栓孔,所述减振垫内套的底部开有与螺栓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螺栓依次穿接在螺栓孔、通孔和橡胶垫中,所述螺母固定在螺栓的一端,该螺母位于橡胶垫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马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