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丰照专利>正文

可用作家纺的玻纤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726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作家纺的玻纤纱,由玻纤丝纱芯(1)和螺旋状包缠在玻纤丝纱芯(1)上的可染色的包缠纱(3)组成,且包缠纱(3)将玻纤丝纱芯(1)完全包复,又在包缠纱(3)形成的螺管内还有一根与玻纤丝纱芯(1)并列的加强丝(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染色,又能阻燃,复合加捻时玻纤丝纱芯(1)不易断裂,织成布时不会因此而出现破洞。(*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技术背景现有的家纺产品一般都是纺织品,是易燃品,已不适合人们对家纺产品的阻燃 要求。玻璃纤维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但不能染色,由于色调单一,不适宜纺织成家纺 产品。专利号为ZL200520040436.X名称为“一种可用作家纺的玻纤纱”,在玻纤丝纱芯 上包缠了可染色的普通纱线,因而这样的包缠玻纤纱可用于家纺产品,既可染色,又能 阻燃。虽然玻纤丝抗拉强度很高,但比较脆,抗扭性能差。当可染纱和玻纤丝复合时要 进行加捻,脆性的玻纤丝在加捻过程中可能断裂,在纺织成布时,玻纤丝断裂处就是一 个破洞,因而严重影响后续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作家纺的玻纤纱,既可染色,又能阻燃,且 玻纤丝不易断裂,织成布时不会因此而出现破洞。为此,本技术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用作家纺的玻纤纱,由玻纤 丝纱芯和螺旋状缠绕在玻纤丝纱芯上的可染色的包缠纱组成,且包缠纱将玻纤丝纱芯完 全包复,又在包缠纱形成的螺管内还有一根与玻纤丝纱芯并列的加强丝。由上可见,本技术有玻纤丝作纱芯,有良好的阻燃性,外面又有可染色的 包缠纱包复,可以染色,另有一根加强丝作并列纱芯,因此在复合加捻时玻纤丝不易断 裂。再说,即使玻纤丝纱芯断裂,但加强丝不会断裂,因而织成布时不会因此而出现破 洞。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可染色的包缠纱3螺旋状的缠绕在玻纤丝纱芯1上,并且 包缠纱3的螺距与包缠纱3的直径相同,因而包缠纱3将玻纤丝纱芯1完全包复。包缠 纱3的材质为棉、毛、麻、化纤等,均可以染色。此外,在包缠纱3形成的螺管内,还有 一根加强丝2与玻纤丝纱芯1并列。加强丝2 —般是化纤丝,以锦纶丝、涤纶丝为宜, 尤以锦纶丝为佳,其强度较好。复合加捻时,两根纱芯的加捻方向与包缠纱3的加捻方向相反,所以复合后会 产生退捻,使两根纱芯,即玻纤丝纱芯1和加强丝2的捻度基本上恢复为零。此外,由 于加强丝2的存在,玻纤丝纱芯1 一般不再断裂,即使玻纤丝纱芯1断裂了,但加强丝2不会断,所以整条纱线没有断,在织成布时就不会因此出现破洞,权利要求1. 一种可用作家纺的玻纤纱,由玻纤丝纱芯(1)和螺旋状缠绕在玻纤丝纱芯(1)上的 可染色的包缠纱(3)组成,且包缠纱(3)将玻纤丝纱芯(1)完全包复,其特征是在包缠 纱(3)形成的螺管内还有一根与玻纤丝纱芯(1)并列的加强丝(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作家纺的玻纤纱,由玻纤丝纱芯(1)和螺旋状包缠在玻纤丝纱芯(1)上的可染色的包缠纱(3)组成,且包缠纱(3)将玻纤丝纱芯(1)完全包复,又在包缠纱(3)形成的螺管内还有一根与玻纤丝纱芯(1)并列的加强丝(2)。本技术既可染色,又能阻燃,复合加捻时玻纤丝纱芯(1)不易断裂,织成布时不会因此而出现破洞。文档编号D02G3/18GK201801664SQ20102055824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丰照 申请人:丰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用作家纺的玻纤纱,由玻纤丝纱芯(1)和螺旋状缠绕在玻纤丝纱芯(1)上的可染色的包缠纱(3)组成,且包缠纱(3)将玻纤丝纱芯(1)完全包复,其特征是:在包缠纱(3)形成的螺管内还有一根与玻纤丝纱芯(1)并列的加强丝(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照
申请(专利权)人:丰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