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丰照专利>正文

复合阻燃沙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059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阻燃沙发布,由面层(1)和底层(2)借粘接层(3)复合粘接而成,其中底层(2)是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三纱构成的毛圈组织,是纬编织物,其中玻纤纱(21)与加强纱(22)平行组成的双纱构成平针地组织线圈,化纤纱(23)构成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23a)的线圈,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各自构成的线圈直线段即圈柱(24)覆盖于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各自构成的线圈弧线段即针编弧(25)成为底层(2)的正面,由毛圈(23a)拉毛形成的绒毛层(2a)是底层(2)的反面,被覆盖的上述针编弧(25)则位于底层(2)的正面与反面之间。底层(2)的绒毛层(2a)与面层(1)由粘接层(3)粘接复合成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阻燃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品,即沙发布。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沙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又随着汽车的出现,沙发的使用也扩展到了汽车领域,所以全球每年沙发布的用量相当大。但是,现有的沙发布不能阻燃。近年来,发达国家已对部分家纺产品提出了强制性阻燃要求,所以不阻燃的沙发布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种具有阻燃性能的复台阻燃沙发布。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复合阻燃沙发布,由面层和底层组成,并由薄膜状粘接层将面层和底层粘接复合。其中底层是针织物,是由玻纤纱、加强纱、化纤纱三纱构成的毛圈组织,是纬编织物,其中玻纤纱与加强纱平行组成的双纱构成平针地组织线圈,而化纤纱构成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的线圈,由玻纤纱、加强纱、化纤纱各自构成的线圈直线段即圈柱覆盖于由玻纤纱、加强纱、化纤纱各自构成的线圈弧线段即针编弧是底 层的正面,由毛圈拉毛形成的绒毛层是底层的反面,被覆盖的上述针编弧则位于底层的正面与反面之间。粘接层则将底层的绒毛层与面层粘接复合。一种复台阻燃沙发布,由面层和底层组成,并由薄膜状粘接层将面层和底层粘接复合,其中底层是梭织物,是由玻纤纱与化纤纱梭织而成的平纹布。由上可见,无论底层是针织品还是梭织品,底层中都有玻纤纱,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阻燃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底层2的局部纬编线圈结构图图3是实施例2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底层2的局部经纬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如图I、图2所示,由面层I与底层2借助粘接层3粘接复合,其中面层I可以是各种布料,如不同材质的针织品或梭织品,还可以是皮革。底层2则是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三纱构成的毛圈组织,是纬编织物。如图2所示,其中玻纤纱21和加强丝22平行组成的双纱构成平针地组织线圈,而化纤纱23构成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23a的线圈。由于玻纤纱21比较脆,织造性能差,由加强纱22与玻纤纱21组成平行双纱,从而提高织造性能。加强纱22为化纤长丝,如锦纶丝、涤纶丝等。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各自构成的线圈直线段即圈柱24覆盖于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各自构成的线圈弧线段即针编弧25之上成为底层2的正面,由化纤纱23构成的毛圈23a成为底层2的反面,被覆盖的上述针编弧25则位于底层2的正面与反面之间。毛圈23经拉毛成为如图I所示的绒毛层2a。粘接层3位于绒毛层2a与面层I之间,呈薄膜状将底层2的绒毛层2a与面层I粘接复合成一体。一般采用粘接剂粘接,也可以火焰粘接。底层2中有了绒毛层2a,整个纱发布的柔软性、弹性和手感更好。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面层I和底层2借粘接层3粘接复合。其中面层I可以是各种布料,如不同材质的针织品或梭织品,也可以是皮革。而底层2则是梭织物,是一种梭织平纹布,如图4所示,由经纱和纬纱梭织而成,其中经纱是玻纤纱21,纬纱是化纤纱23,当然两者也可以对换。 此外,实施例I和实施例2中的化纤纱23,可以是一般的化纤纱,如锦纶纱、涤纶纱等,也可以是上述化纤纱经过阻燃处理后的阻燃纱,以进一步提高复合阻燃纱发布的阻燃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阻燃沙发布,主要由面层和底层组成,并由薄膜状粘接层将面层和底层粘接复合,其中底层是针织物,其特征是所述针织物底层(2)是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三纱构成的毛圈组织,是纬编织物,其中玻纤纱(21)与加强纱(22)平行组成的双纱构成平针地组织线圈,而化纤纱(23)构成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23a)的线圈,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各自构成的线圈直线段即圈柱(24)覆盖于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各自构成的线圈弧线段即针编弧(25)成为底层(2)的正面,由毛圈(23a)拉毛形成的绒毛层(2a)是底层(2)的反面,被覆盖的上述针编弧(25)则位于底层(2)的正面与反面之间底层(2)的绒毛层(2a)与所述面层(I)由粘接层(3)粘接复合成一体。2.一种复合阻燃沙发布,由面层和底层组成,并由薄膜状粘接层将面层和底层粘接复合,其中底层是梭织物,其特征是所述底层(2)是由玻纤纱(21)与化纤纱(23)梭织而成的平纹布。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阻燃沙发布,由面层(1)和底层(2)借粘接层(3)复合粘接而成,其中底层(2)是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三纱构成的毛圈组织,是纬编织物,其中玻纤纱(21)与加强纱(22)平行组成的双纱构成平针地组织线圈,化纤纱(23)构成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23a)的线圈,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各自构成的线圈直线段即圈柱(24)覆盖于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各自构成的线圈弧线段即针编弧(25)成为底层(2)的正面,由毛圈(23a)拉毛形成的绒毛层(2a)是底层(2)的反面,被覆盖的上述针编弧(25)则位于底层(2)的正面与反面之间。底层(2)的绒毛层(2a)与面层(1)由粘接层(3)粘接复合成一体。本专利技术具有阻燃性能。文档编号B32B7/12GK102825852SQ20121035348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丰照 申请人:丰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阻燃沙发布,主要由面层和底层组成,并由薄膜状粘接层将面层和底层粘接复合,其中底层是针织物,其特征是:所述针织物底层(2)是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三纱构成的毛圈组织,是纬编织物,其中玻纤纱(21)与加强纱(22)平行组成的双纱构成平针地组织线圈,而化纤纱(23)构成有拉长沉降弧的毛圈(23a)的线圈,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各自构成的线圈直线段即圈柱(24)覆盖于由玻纤纱(21)、加强纱(22)、化纤纱(23)各自构成的线圈弧线段即针编弧(25)成为底层(2)的正面,由毛圈(23a)拉毛形成的绒毛层(2a)是底层(2)的反面,被覆盖的上述针编弧(25)则位于底层(2)的正面与反面之间:底层(2)的绒毛层(2a)与所述面层(1)由粘接层(3)粘接复合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照
申请(专利权)人:丰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