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6980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蜂窝复合板,包括蜂窝层、至少一面涂覆有粘胶层的纤维层,所述蜂窝层两面通过所述粘胶层与所述纤维层粘接,所述蜂窝层是蜂窝状芯材,所述粘胶层的一部分深入所述蜂窝状芯材的孔洞内并与之粘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蜂窝复合板,还公开了一种蜂窝复合板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纤维直接与蜂窝空格相粘接的结构,在对蜂窝复合板进行加热、发泡模压的过程中,纤维材料除与蜂窝格牢固结合之外尚有部分陷入蜂窝空格之间,避免了使用过程中蜂窝空格移位、错位、虚粘的可能性,因而大大加强了材料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复合材料的运用日益广泛,尤其是蜂窝复合板,在汽车内饰、建筑材料、仓储货架、展览、展示材料等领域已经有大量的应用。在汽车内饰领域,尤其是汽车顶棚、衣帽架、行李箱、备胎隔板、天窗遮阳板、仪表台表面框架、储物箱、车门侧板、地板等领域,蜂窝复合板材的应用最为广泛。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纤维板、塑料板、PP (聚丙烯)蜂窝板等材料作为结构基材,经加工,外贴绒布或者无纺布制作成汽车内饰件。目前也有较新技术涉及蜂窝复合板,例如,公开号为 CN102019701,名称为“一种汽车行李箱生产工艺”的中国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蜂窝复合板的制造工艺。公开号为CN CN102416715,名称为“纸蜂窝状芯材的汽车天窗滑板生产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也公开了一种蜂窝复合板的制造工艺。上述现有技术所公开的蜂窝复合板,由于基材为纸蜂窝板,玻璃纤维仅与蜂窝纸板表面的面纸贴合,材料难以渗透融入蜂窝孔格,难以对蜂窝结构进行定型固定,复合材料的强度取决于蜂窝板中面纸与蜂窝孔格的粘合强度,而面纸和与之垂直的蜂窝空格线性粘接强度较低,导致蜂窝结构稳定性差从而材料整体强度低。在建筑材料领域,现有技术中建筑墙体多用粘土砖、空心砖、混凝土、砂石、木材、金属板材或者石膏板加金属龙骨等建造。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蜂窝轻型墙体,采用铝蜂窝芯或纸蜂窝芯直接简单复合硅钙纤维板或石膏板等建筑面材,但是使用时需要大量龙骨支撑。如专利号为200620060419. 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建筑、防火、防盗等领域的蜂窝复合夹层复合材料板。上述现有技术所公开的蜂窝复合板是由蜂窝纸板或蜂窝芯体或面纸直接与面板材料粘接,无法形成较高的粘接强度,导致材料整体强度低。同样还由于现有技术对蜂窝材料的应用范围仅限于室内墙体,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该蜂窝复合板强度更高、承载性好、重量轻,其制造方法简单,且无有害物质散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蜂窝复合板,包括蜂窝层、至少一面涂覆有粘胶层的纤维层,所述蜂窝层两面通过所述粘胶层与所述纤维层粘接,所述蜂窝层是蜂窝状芯材,所述粘胶层的一部分深入所述蜂窝状芯材的孔洞内并与之粘接。优选的技术方式是,所述纤维层是单位面积重量介于300克/平方米至1000克/平方米的玻璃纤维、棉麻纤维或碳纤维;所述蜂窝层是厚度介于2_至150_的纸蜂窝芯、铝蜂窝芯或塑料蜂窝芯;所述粘胶层是改性聚氨酯胶粘剂层。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蜂窝复合板,还提供了一种蜂窝复合板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喷涂粘胶层 在纤维层的一侧表面均匀喷涂改性聚氨酯胶粘剂形成粘胶层; (2).铺设纤维层 在蜂窝芯材的两面分别铺设上述步骤I中涂布有粘胶层的纤维层,施压将部分粘胶层渗入上述蜂窝芯层的孔格深处; (3).发泡模压 将上述步骤2所制得的蜂窝复合板置入模具型腔中加热发泡压制成型,压制时保持模具温度120°C,压力20Mpa,保压3 — 5分钟。 (4).冷却定型 将上述步骤3制得的模压产品在压力5Mpa,温度120°C,保压冷却至室温定型。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纤维直接与蜂窝空格相粘接的结构,在对蜂窝复合板进行加热、发泡模压的过程中,纤维材料除与蜂窝格牢固结合之外尚有部分陷入蜂窝空格之间,避免了使用过程中蜂窝空格移位、错位、虚粘的可能性,因而大大加强了材料的强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蜂窝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蜂窝复合板包括蜂窝层1,在纤维层2的一面均匀涂覆胶粘剂形成的粘胶层3,所述纤维层2通过所述粘胶层3与所述蜂窝层I粘接在一起,在所述纤维层2的另一面还可以根据需要粘接各类面层材料、如铝板、钢板、防火板、硅钙纤维板、人造石材板、天然石材板、陶瓷板材、木夹板等。实施例I : I、喷涂粘胶层 在300克/平方米的玻璃纤维毡的一侧表面均匀喷涂改性聚氨酯胶粘剂形成粘胶层。2、铺设纤维层 在厚度为10mm、边长为8mm、克重140克/平方米的纸蜂窝芯材的两面分别铺设上述步骤I中喷涂有粘胶层的纤维层;上述纸蜂窝芯层与纸蜂窝板不同,其不包含纸蜂窝板两面的面板,上述的粘胶层直接与上述纸蜂窝芯层接触。制得蜂窝复合板的半成品。3、发泡模压 将上述步骤2所制得的半成品置入汽车内饰板模具型腔中加热发泡压制成型,制备汽车内饰板。在20Mpa压力下、加热保温120°C、保持3至5min、使部分粘胶层渗入与上述纸蜂窝芯层的孔格深处。4、冷却定型 将上述步骤3制得的模压产品在压力5Mpa、温度从120°C保压冷却至室温定型。实施例2 I、喷涂粘胶层在500克/平方米的玻璃纤维层的一侧表面均匀喷涂改性聚氨酯胶粘剂形成粘胶层。2、铺设纤维层 在厚度为20mm、边长为10mm、克重140克/平方米的纸蜂窝芯材的两面分别铺设上述步骤I中涂布有粘胶层的纤维层;上述纸蜂窝芯层与纸蜂窝板不同,其不包含纸蜂窝板两面的面板,上述的粘胶层直接与上述纸蜂窝芯层接触,制得蜂窝复合板的半成品。3、发泡模压 将上述步骤2所制得的半成品置入汽车内饰板模具型腔中加热发泡压制成型,制备汽车内饰板。在20Mpa压力下、加热保温120°C、保持3至5min、使部分粘胶层渗入与上述纸蜂窝芯层的孔格深处。4、冷却定型 将上述步骤3制得的模压产品在压力5Mpa、温度120°C保压冷却至室温定型。实施例3 I、喷涂粘胶层 在600克/平方米的玻璃纤维层的一侧表面均匀喷涂改性聚氨酯胶粘剂形成粘胶层。2、铺设纤维层 在厚度为70mm、边长为10mm、克重140克/平方米的纸蜂窝芯材的两面分别铺设上述步骤I中涂布有粘胶层的纤维层;上述纸蜂窝芯层与纸蜂窝板不同,其不包含纸蜂窝板两面的面板,上述的粘胶层直接与上述纸蜂窝芯层接触,制得蜂窝复合板的半成品。3、发泡模压 将上述步骤2所制得的半成品置入建筑轻型墙体模具型腔中加热发泡压制成型,制备建筑轻型复合墙体。压制时保持模具温度120°C,保压5钟,压力20Mpa。4、冷却定型 将上述步骤3制得的模压产品在压力5Mpa,温度120°C,保压冷却至室温定型。除上述实施例中,玻璃纤维层还可以替换为克重介于300克/ IIf至1000克/ Itl2的棉麻纤维、碳纤维等各种纤维;蜂窝层还可以替换为厚度介于2_至150_的铝蜂窝芯、塑料蜂窝芯等各种蜂窝芯。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复合板,包括蜂窝层、至少一面涂覆有粘胶层的纤维层,所述蜂窝层两面通过所述粘胶层与所述纤维层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层是蜂窝状芯材,所述粘胶层的一部分深入所述蜂窝状芯材的孔洞内并与之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复合板,包括蜂窝层、至少一面涂覆有粘胶层的纤维层,所述蜂窝层两面通过所述粘胶层与所述纤维层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层是蜂窝状芯材,所述粘胶层的一部分深入所述蜂窝状芯材的孔洞内并与之粘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蜂窝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是单位面积重量介于300克/平方米至1000克/平方米的玻璃纤维、棉麻纤维或碳纤维。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蜂窝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层是厚度介于2mm至150mm的纸蜂窝芯、铝蜂窝芯或塑料蜂窝芯。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蜂窝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是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运喜刘小良李果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鸿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