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01531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立板、至少一个立板驱动机构、至少一个夹子、至少一个夹子驱动机构、至少一个旋转驱动机构,以及安装板;所述立板驱动机构使立板在安装板上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夹子、夹子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立板上,该夹子用于将电芯夹住,旋转驱动机构用于使夹子带动电芯做旋转运动,以实现隔膜的卷绕。本装置从包裹到收尾全部自动完成,不需人工介入,因此产品一致性得到提高。利用连轴使得左右同步轮均由电机驱动,加上同步轮的采用,从而使左、右夹子的旋转达到同步,使卷绕不走样、不走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制作大型方形电 芯的叠片设备上的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
技术介绍
当叠片机将电芯叠片完成后,电芯的外表面还需由隔膜将其包裹一圈。因此,要一 个装置用于电芯隔膜最后一圈或数圈的卷绕。由于此装置完成的是电芯最后隔膜的收尾, 故称为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但现有技术中的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还比较简陋,大多需要大量的人工配 合,不能实现自动化,而且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实现自 动包裹及收尾。为此,本技术的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立板、至少一个立板 驱动机构、至少一个夹子、至少一个夹子驱动机构、至少一个旋转驱动机构,以及安装板;所 述立板驱动机构使立板在安装板上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夹子、夹子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 机构安装于立板上,该夹子用于将电芯夹住,旋转驱动机构用于使夹子带动电芯做旋转运 动,以实现隔膜的卷绕。进一步优选地,本技术还包括如下特征所述立板驱动机构包括导轨、固定板、固定块、气缸、接头;固定板与导轨滑块固定 连接,并通过导轨与安装板连接;固定板与立板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与立板相互垂直;气缸 的固定端通过气缸支架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端通 过接头与立板固定连接,可通过气缸的驱动使立板在导轨上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夹子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同步轮、轴承座、连轴、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 一夹子、第二夹子;连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轴承座固定连接在立板上;气缸与连轴尾 端固定连接,并通过气缸驱动连轴可做前、后往复运动;同步轮与连轴固定连接;连轴的另 一端与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块与第一夹子固定连接,第二连接 块与第二夹子固定连接,使通过气缸的驱动带动夹子做夹紧及松开运动。所述立板、立板驱动机构、夹子、夹子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均有两个,左右各一 个。所述夹子为T字型,且上平面内设有两个定位销孔;第一夹子与第二夹子相对放 置,且其中第一定位销孔重合相对,并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第一夹子与第二夹子的第二定 位销孔形成上、下对称放置;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则分别与第一夹子及第二夹子的第 二定位销孔重合,并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其中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联轴器、第一同步轮、第一轴承座、连轴、第二轴承座、第二同步轮;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连轴连接;第一同步轮及第二同步轮分别固定连接在 连轴的两端;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分别与左立板驱动机构的立板以及右立板驱动机构 的立板固定连接。第一同步轮与右夹子驱动装置的同步轮以同步带连接,并通过第一同步轮带动右 夹子驱动装置的同步轮作同步运转;第二同步轮与左夹子驱动装置的同步轮以同步带连 接,并通过第二同步轮带动左夹子驱动装置的同步轮作同步运转。还包括支架、感应器、光码盘;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右立板驱动机构的立板内侧, 且感应器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感应器的正上方设有光码盘,且光码盘与连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光码盘上设有一小缺口,在连轴带动光码盘运转时,感应器通过感应到 光码盘上的缺口而检测原点定位。使用时,由本装置的两端的夹子将电芯夹住,再通过电机的驱动使夹子带动电芯 做旋转运动,以完成隔膜最后一圈的卷绕;夹子水平夹住电芯卷绕一圈后再处于水平位置, 并由下料装置将电芯夹住以完成收尾动作。上述过程全部自动完成,不需人工介入,因此产 品一致性得到提高。利用连轴使得左右同步轮均由电机驱动,加上同步轮的采用,从而使左、右夹子的 旋转达到同步,使卷绕不走样、不走偏。由于夹子的上述特定构造,使电芯叠片夹持准、稳而不松动、错动。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夹子形成夹紧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夹子形成松开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夹持有电芯的收尾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技术电芯隔膜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由安装板100、右立板103及其驱动机构、右夹子112、114及 其驱动机构、左立板125及其驱动机构、左夹子134、136及其驱动机构、及旋转驱动机构组 成。右立板驱动机构包括右导轨101、右固定板102、右固定块104、右气缸105、右接 头 106。右夹子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右气缸107、右同步轮108、右轴承座109、右连轴110、 右连接块111、第二右连接块113。左立板驱动机构包括左导轨123、左固定板124、左固定块126、左气缸127、左接 头 128。左夹子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左气缸129、左同步轮130、左轴承座131、左连轴132、左 连接块133、第二左连接块135。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15、联轴器116、第二右同步轮117、右轴承座18、第二左同步轮137、左轴承座138及连轴122等。还设置有感应器支架119、感应器120、光码盘121。在下面描述中,为了简便起见,在提到部件名称时,去掉其前的的“左”、“右”前缀 词,不影响对本专利的理解。比如右导轨101就简称导轨100,等等。导轨10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0上,导轨101滑块与固定板102固定连接,立板 103垂直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02上;接头106固定安装在立板103上,且与气缸105的活塞 部分固定连接;气缸105的固定端通过气缸支架(未标示)与固定块104固定安装;固定块 104的另一面与安装板100固定安装;连轴110通过轴承(未标示)与轴承座109连接,且 连轴100的一端与气缸10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111及连接块113固定连接;连接块 111通过定位销(未标示)与夹子112固定连接,连接块113通过定位销(未标示)与夹子 114固定连接;同步轮108固定安装在连轴110上,且设于轴承座108与气缸107之间。同样的,导轨123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0上,导轨123滑块与固定板124固定连接, 立板125垂直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24上;接头128固定安装在立板125上,且与气缸127的 活塞部分固定连接;气缸127的固定端通过气缸支架(未标示)与固定块126固定安装;固 定块126的另一面与安装板100固定安装;连轴132通过轴承(未标示)与轴承座131连 接,且连轴132的一端与气缸12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133及连接块135固定连接; 连接块133通过定位销(未标示)与夹子134固定连接,连接块135通过定位销(未标示) 与夹子136固定连接;同步轮130固定安装在连轴132上,且设于轴承座131与气缸129之 间。轴承座118固定连接在立板103上,且通过轴承(未标示)与连轴122连接;电机 115通过联轴器116与连轴122固定连接;轴承座138通过轴承(未标示)与连轴122连 接,且与立板125固定连接;同步轮117固定连接在连轴122上,且位于轴承座118与联轴 器116之间;同步轮137固定连接在连轴122上,且位于轴承座138的左侧;同步轮117通 过同步带(未标示)将动力传至同步轮108,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芯隔膜包裹及收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个立板、至少一个立板驱动机构、至少一个夹子、至少一个夹子驱动机构、至少一个旋转驱动机构,以及安装板;所述立板驱动机构使立板在安装板上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夹子、夹子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立板上,该夹子用于将电芯夹住,旋转驱动机构用于使夹子带动电芯做旋转运动,以实现隔膜的卷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东王胜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赢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