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汽车零部件锻造
的装置,具体是一种模锻具有弯曲 轴线及侧枝的垂直可分凹模的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零部件锻造领域中对对称回转体类型且其轴线为直线的锻件,其凹模可 用整体式的。而对于那些形状比较复杂的不对称的、侧向又有分枝类锻件,如三通接头体、 喷嘴、套管等虽能在整体凹模内挤压成形,但难以取出锻件。一般,只能在模锻设备上用 多工步成形后,再用机械加工方法达到所需尺寸。如此,形成飞边的废料多达锻件质量的 10 100%,显然不符合节能降耗的基本国策。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87103600,公开日1988_12_14, 记载了一种垂直分模对向模锻装置,该装置通过浮动模板与自由镦粗后产生变形的坯料及 卡在坯料外的可分凹模一起下行,从而在通用单动锻压设备上实现对向模锻;并采用分模 键实现垂直分模,取出锻件。但是该现有技术所适用的双联齿轮是齿轮的外径与轴的直径相差很小,且都是直 轴类锻件;而我是弯轴类锻件。模锻时,模具除了受到垂直轴向力外,还受到侧向力。这样 复杂又大的受力状态,仅靠圆柱弹簧支起浮动凹模显然是不行的。且由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锻具有弯曲轴线及侧枝的垂直可分凹模的模具,包括:横梁、凸模、上模板、压环和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板以及两组对称结构的模架及其对应的凹模和凹模镶块,其中:第一凹模镶块和第二凹模镶块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半凹模和横梁之间以及第二凹模半横梁之间,凸模和压环分别固定设置于上模板内且凸模正对第一凹模镶块与第二凹模镶块的对称轴设置,凸模的中心线与第一半凹模和第二半凹模的对称轴相重合,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分别固定设置于下模座的两侧且分别与第一半凹模和第二半凹模滑动配合,导板安装于下模座上,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分别带动第一半凹模和第二半凹模在导板上滑动实现分模与合模,模架和半凹模上设有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友荣,黄旭东,陆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运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