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815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假体构件(1),用于锚固于人体或动物体中关节的关节部(11)的关节端,该假体构件包括:一接合件(3),该接合件具有一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关节端的互补关节端表面(14)接合的平的或大致平的接合表面(3b);以及一细长形固定件(4),其被连接至接合面且与接合面相间置,以便插入距所述关节端表面(14)一定距离处设置在所述关节端的一互补孔(12)内。细长形固定件(4)与接合表面(3b)形成一个锐角(β)。(*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体构件,其锚固于人体或动物体中一个关节的关节部的关节端,该假体构件包括一接合件,该接合件具有一用于与设置在关节端的互补关节端表面接合的平的或大致平的接合表面;及一细长形固定件,其被连接至接合面且与接合面间置,以便被插入距所述关节端表面一定距离处设置在所述关节端的一互补孔内(一种“限定型式的假体”)。由以前的专利申请公开文件FR-A-26300639(LeBeguec)及WO93/22990(Astra AB)已知限定型式的假体构件被用于人体构件的外科手术,并且其中已知的假体构件用于分别锚固于人的胫骨或股骨的膝关节端部上。在FR-A-26300639及WO93/22990的假体构件中,使固定件的纵向轴线平行于接合面设置。在此处可参考使用的WO93/22990(Astra AB)还披露了使所述固定件以与在构件的延长或前侧和构件的弯曲或后侧之间延伸的膝关节的主关节平面成一定角度地进行定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修改细长形固定件和限定型式假体的接合面之间的关系,以便改进假体构件的锚固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如此型式的假体构件,其中细长形固定件与接合面形成一个锐角。因此,通过设置具有一纵向轴线的孔,所述纵向轴线沿预定插入方向、以几乎对应于在细长固定件和接合面之间形成的角度的锐角倾斜地远离开关节端表面,可将细长固定件以预定的插入方向插入所述孔内,以便通过由离接合面最远的细长形固定件之端部导引,该细长形表面能够逐步接近所述关节端表面。另外,以彼此相距相当于接合表面和细长固定件间之距离的间距可形成所述孔和关节端表面,以此使假体构件的接合面在离最终锚固位置不远的中间插入位置处与关节端表面形成一初始接触。结果,将通过楔形压迫效应阻碍假体构件朝最终锚固位置的进一步移动,从而必须大致平行于关节端的方向、强迫假体构件从中间插入位置移动以达到最终锚固位置。因此,在骨和假体构件之间获得一压入配合和预应力,因此使被锚固的假体构件具有较高的转动和侧向稳定性。因此,在不使用螺钉和螺栓这样的其它紧固装置的情况下,便可实现假体构件良好地锚固于关节端部上。细长形固定件和接合面之间的锐角优选在1°-5°的范围内,且该角度范围在1°-3°的范围内特别理想。在如后文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细长形固定件为第一细长形固定件且假体构件包括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细长形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被连接至接合面且与之间置,以便插入距所述关节端表面一定距离处设置在关节端的一互补孔内,每一其它的细长形固定件以与接合面成一锐角地倾斜配置且大致平行于第一细长固定件延伸。每一固定件可通过一个或多个肋状元件被连接至接合面上。在如后文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固定件的插入端部均具有一缩小的横剖面。其是通过斜切该朝向接合面之侧部上的插入端部来实现的,在这种装置情况下,斜切该插入端部之程度最好应使该插入端部之面向接合面的侧面与固定件之剩余部分的对应侧边(母线)形成的夹角在1°-4°范围内,且角为大约2°是特别理想的。在如后文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接合表面设有一个或多个骨组织接收腔,它们在将假体构件锚固于关节端时,适于接收关节端表面的骨组织。骨组织接收腔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形成在接合表面上的纵向沟槽,所述纵向沟槽沿大致每一固定件的方向延伸。在如后文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或每一细长的固定件均以与该相反对应侧延伸的总体方向成一倾斜角度地在接合元件的相反对应侧之间延伸。该或每一固定件均可具有一个平滑连续的周表面。另外,该或每一固定件可设置如上文WO93/22990所描述的轴向延伸的键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锚固假体组件时,接触骨组织的假体构件的一个或多个表面需接受增强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的表面处理。作为一个例子,可采用骨接触表面的喷射处理。为了方便起见,接合元件和每一固定件可形成一体件。在如后文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假体构件为一关节假体组件的锚固元件部分,用于使所述关节中关节部分的关节端进行局部或整体移位。为此,接合件可以是一种板状件,其具有一形成接合表面的第一主表面及一用于支承关节组件中其它元件的第二相反对应的主表面。在如后文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假体构件适于锚固于人体或动物关节中一个关节部分的关节端上。现在通过例子,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一膝关节假体组件的透视图,该组件包括一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假体构件,该假体构件包括一板状接合件,从该接合件垂挂两根杆状的具有一斜切端的固定件。图2为图1中膝关节假体组件的透视侧视图,图3为图1中膝关节假体组件的假体构件的底部平面图。图4为图1中膝关节假体组件的假体构件的侧面正视图。图5a为图1中图1中膝关节假体组件的假体构件的局部横剖面侧视图,在胫骨的髁端将其装配在被处理骨组织期间,该组件位于中间插入位置。图5b为沿图5a中箭头A的方向的视图。图5c为为沿图5a中箭头A的总体方向的剖开透视图。图6a为在胫骨髁端处完全插入并锚固位置的图1中膝关节假体组件之假体构件的局部横剖面侧视图。图6b为沿图5a中箭头b的方向的视图。图6c为沿图6a中箭头B的总体方向的局部剖开透视图。图7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膝关节假体组件之假体构件的局部横剖面侧视图,除了杆状固定件的端部未被斜切以外,该实施例对应于图1-6中的第一实施例。在所绘制的附图中,在两个实施例中利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4描述了一种用于膝关节的胫骨侧的双髁膝关节假体组件2,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包括一个假体构件或固定部件1,其用于锚固于胫骨的膝关节端。假体构件1为由钛制成的一整体件,且由于在胫骨膝关节端处的髁的非对称性,因此包括一个非对称形式的板状接合件3。接合件3具有一平的上部表面3a和一平的下部接合表面3b,以便与通过切除髁部分形成在胫骨的膝关节端上的互补骨组织表面相接合,如下文将更详细说明的那样。假体构件1还包括第一和第二细长形、平行的杆状固定件4,5,用于以前后方向、以在由髁部分的切除形成的骨组织表面下方的一定距离处滑动地插入到在胫骨之膝关节端的前部侧和后部侧之间钻制的互补孔内,如下文将更详细说明的那样。第一和第二固定件4,5具有一平滑、连续的圆周表面且由第一和第二肋条6,7以间距地被连接至板状接合件3的接合面3b上。并且,如图4所示,第一和第二杆状固定件4,5中的每一个均与接合面3b形成一个锐角β,其意味着每一个固定件均具有一个与另一端(“后端”)相比、距离接合面更远的一端(“前端”)。在第一和第二固定件4,5和接合面3b之间形成的锐角β在1°-5°的范围内,最好为大约2°。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件4的前端由一前端部分4a表示,由于前端部在朝向接合面3b的上侧被斜切,因此前端部分具有缩小的横剖面。前端部分4a的斜切上侧面与第一固定件4的中部4b之对应的上侧边和表现为其后端的第一固定件4的后端部4c形成一夹角δ。前端部4a的斜切上侧面与第一固定件4的中部和后端部4b,4c的相应上侧边(母线)形成一夹角δ,角δ在1°-4°的范围内,最好为大约2°。虽未示出,但是第二固定件5具有一相应的斜切前端部分。参照图1和2,第一和第二固定件4,5的后端设有插孔,用于接收外科工具,例如通过斜切前端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假体构件(1),用于锚固于人体或动物体中关节的关节部分(11)的关节端上,该假体构件包括:一接合件(3),该接合件具有一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关节端上的互补关节端表面(14)相接合的平的或大致平的接合表面(3b);以及一细长形固定件(4),其被连接至接合面且与之间置,以便插入距所述关节端表面(14)一定距离处设置在所述关节端上的一互补孔(12)中,其特征在于:该细长形固定件(4)与接合表面(3b)形成一个锐角(β)。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雅各布松S温贝里L卡尔松T雷斯特伦德B阿尔布雷克特松
申请(专利权)人:艾斯特勒科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