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5671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包含外壳、旋转机构、升降杆以及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横向枢接于外壳的第一凸轮轴;升降杆活动垂接于外壳且还设有受动部。该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凸轮轴、摆动轴和摆臂,第二凸轮轴横向枢接于外壳且设置有具有凸肋的滚子凸轮,第一、二凸轮轴彼此连动旋转;摆动轴横向枢接于外壳且径向设有夹持于凸肋两相对边的一对滚子而据以带动摆动轴正、逆向转动;摆臂的一端轴接于摆动轴而据以摆动,摆臂的另端则活动枢接于升降杆的受动部而带动升降杆升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间歇分度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间歇分度装置在控制能够在旋转当中予以间歇停顿,以提供作业机在停顿 时进行作业。请参阅图1所示揭示有一间歇分度装置11设置于一机体1内,通过机体1外的驱 动装置102以及皮带103的带动,让间歇分度装置11的顶端能够在旋转当中以分度方式间 歇停顿,该间歇分度装置11的顶端则带动一转盘101跟着旋转和间歇停顿。该转盘101的 周围设有各式作业机(例如检测机12、震动下料机13、以及机械手臂14等),各该作业机 并分别位于该转盘101的几个分度位置,以在每一次的间歇停顿时,让该些作业机能同时 在各自的分度位置进行作业,亦即让转盘101上的待作业元件能依序供各该作业机进行 作业。上述的作业仅需能在旋转当中做到间歇停顿的机器即可,因此现有的间歇分度装 置11尚足堪使用;然而,愈来愈多的作业方式均必须具有升降功能,导致于现有的间歇分 度装置11早已不适用。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本技术间歇分度装置,乃为本案创作 人所亟欲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通过增设一 升降机构,以让间歇分度装置具有升降的功能。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通过该升降 机构以两滚子来夹持于一滚子凸轮的一道凸肋两相对边,再以偏心方式设置一用以趋动升 降的摆臂,从而使其升降动作具有极佳的精密度和速度。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包含一外壳 以及一旋转机构,其中该旋转机构包括一横向枢接于该外壳的第一凸轮轴,且该间歇分度 装置还包含一升降杆以及一升降机构。该升降杆活动垂接于该外壳,该升降杆还设有一受 动部。该升降机构则包括一第二凸轮轴、一摆动轴、和一摆臂,该第二凸轮轴横向枢接于该 外壳且设有一滚子凸轮,该第一、二凸轮轴彼此连动旋转,该滚子凸轮则设有凸肋;该摆动 轴横向枢接于该外壳且径向设有夹持于该凸肋两相对边的一对滚子而据以带动摆动轴正、 逆向转动;该摆臂的一端轴接于该摆动轴而据以摆动,该摆臂的另端则活动枢接于该升降 杆的受动部而带动升降杆升降。所述的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其中,该摆臂的另端枢接一滚子,该滚子则 活动设置于该升降杆的受动部内。所述的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其中,该升降杆设有一延伸体,该延伸体的一侧设置有一升降座,该升降座则具有凹槽型式的所述受动部。所述的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其中,进一步包含一导引机构,该导引机构 包括一对固设于该壳体之相对处的导引座、以及一导引板,至于该升降杆则设有一延伸体, 该导引板设置于该延伸体的另侧,各该导引座设有两滚子,该导引板的相对两边分别夹持 于各该导引座的两滚子之间。所述的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其中,该导引板设有一长形孔,所述摆动轴 则穿过该导引板的长形孔。所述的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其中,该第一、二凸轮轴的一端均伸出于所 述外壳并分别轴接有一驱动轮和一从动轮,该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则设有一连动件而据以 连动旋转。所述的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其中,该旋转机构进一步包括一套接于该 升降杆的转体,该转体环设有多个滚子,且该第一凸轮轴设有滚子凸轮,该滚子凸轮具有凸 肋,该转体的任两相邻滚子夹持于该凸肋的两相对边而受动旋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除了使间歇 分度装置具有升降功能之外,还能使其升降动作具有极佳的精密度和速度。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特点和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 技术之详细说明与附图,惟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间歇分度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间歇分度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间歇分度装置于隐去外壳3后的前视立体图;图3A为本技术依据图3且向右旋转90度后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间歇分度装置于隐去外壳3后的后视立体图,图中并同时将摆 动轴43局部剖面;图4A为本技术依据图4之局部放大平面图,显示滚子凸轮421与滚子431之 间的连动关系;图5为本技术间歇分度装置于隐去外壳以及第二凸轮轴42之后的后视立体 图,图中并同时将摆动轴43局部剖面;图5A为本技术依据图5的动作后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依据图3的仰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机体 101转盘 102驱动装置103皮带11间歇分度装置12检测机13震动下料机14机械手臂2旋转机构21第一凸轮轴 210驱接座 211驱动轮212滚子凸轮 22 转体 221滚子3 外壳 31 惰轮4升降机构41升降杆 411延伸体412升降座 413受动部414垂接座430驱接座 441滚子42第二凸轮轴 420驱接座 421滚子凸轮 422凸肋 423从动轮 424连动件43摆动轴 431滚子44 摆臂5导引机构51导引座 511滚子52导引板521长形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为一种除了可在旋转当中提 供间歇停顿功能之外,还能进一步提供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请参阅图2、图3所示,分别为本技术间歇分度装置具有外壳3的立体图以及 隐去外壳3的立体图。如图,本技术间歇分度装置包含一外壳3、一旋转机构2、一升 降杆41、以及一升降机构4,较佳进一步包含一导引机构5。该外壳3可为各式形状,例如圆筒状或方柱状等,如图所示的外壳3具有上、下 壁、前、后壁、以及两侧壁,该上、下壁分别设有一垂接座414,该前、后壁分别设有一枢接座 430,该两侧壁则分别设有两枢接座210、420。其中,该升降杆41可升降地垂接于外壳上、下 壁的两垂接座414之间,使升降杆41能据以升降;该旋转机构2包括一第一凸轮轴21和一 套接于升降杆41的转体22,该第一凸轮轴21可枢转地枢接于外壳两侧壁的两枢接座210 之间,使第一凸轮轴21能据以枢转,并利用滚子凸轮和滚子之间的连动关系而带动转体22 转动(此点容后再述)。请参阅图3、图3A、图4、图5所示,该升降机构4包括一第二凸轮轴42、一摆动轴 43、以及一摆臂44。该第二凸轮轴42可枢转地地枢接于外壳两侧壁的另两枢接座420之间, 使第二凸轮轴42能据以枢转,且该第二凸轮轴42还设有一具有凸肋422的滚子凸轮421, 至于第一、二凸轮轴21、42则彼此连动旋转(详容后述);该摆动轴43可枢转地枢接于外壳 前、后壁的两枢接座430之间,使该摆动轴43能据以枢转,且该摆动轴43还径向设有可夹 持于该凸肋422的两相对边的一对滚子431 (如图4、图4A),因此,当第二凸轮轴42被带动 而旋转时,摆动轴43上的该对滚子431将会依据凸肋422的形状而被顺势带动,使得摆动 轴43能据此而正、逆向转动,如图4、图4A所示,凸肋422并非全为直线环绕,而有着左弯、 右拐的设计,通过该左弯右拐部分即能顺势带动摆动轴43相应地正逆向转动,进而经由后述的摆臂44和受动部413以带动升降杆41相应地升降;其中,该摆臂44的一端轴接于该 摆动轴43而据以正、逆向摆动,该摆臂44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间歇分度装置,包含一外壳以及一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机构包括一横向枢接于该外壳的第一凸轮轴,且该间歇分度装置还包含:一升降杆,活动垂接于该外壳,该升降杆还设有一受动部;以及一升降机构,包括:一第二凸轮轴,横向枢接于该外壳且设有一滚子凸轮,该第一、二凸轮轴彼此连动旋转,该滚子凸轮则设有凸肋;一摆动轴,横向枢接于该外壳且径向设有夹持于该凸肋两相对边的一对滚子而据以带动摆动轴正、逆向转动;以及一摆臂,其一端轴接于该摆动轴而据以摆动,其另端则活动枢接于该升降杆的受动部而带动升降杆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泳德
申请(专利权)人:德士凸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