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和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4645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和工艺,其中该装置包括密闭罐体、安装在所述密闭罐体上且与其连通的蒸汽输入管、富氧空气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蒸汽输入管的出口和所述富氧空气输入管的出口沿所述密闭罐体内壁的切线方向呈反向对称分布。这样,当蒸汽和富氧空气两种气体分别从沿密闭罐体内壁的切线方向反向进入密闭罐体,相遇后两种气体将会进行螺旋缓冲混合,使两种气体更加充分、均匀的混合,从而提高了蒸汽和富氧空气的气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床煤气炉的富氧连续气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床煤气炉 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和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煤气炉按床分层分类,一般分为固定床煤气炉、气流床煤气炉和流化 床煤气炉。其中,固定床煤气炉在做富氧气化时一般要对输入其底部中心管的蒸汽和富氧 空气进行连续气化,以提高固定床煤气炉的燃烧效率,节约能源。目前的固定床煤气炉的富 氧连续气化技术是将通有蒸汽的管道和通有富氧空气的管道分别通入固定床煤气炉的炉 底中心管混合后进入固定床煤气炉。然而这种技术会导致蒸汽和富氧空气在进入煤气炉时 混合不均勻,影响了蒸汽和富氧空气的气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和工艺,以提高 蒸汽和富氧空气的气化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 置,包括密闭罐体、安装在所述密闭罐体上且与其连通的蒸汽输入管、富氧空气输入管和输 出管,所述蒸汽输入管的出口和所述富氧空气输入管的出口沿所述密闭罐体内壁的切线方 向呈反向对称分布。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所述密闭罐体的顶部设有防爆 板。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所述蒸汽输入管和所述富氧空气 输入管位于所述密闭罐体的侧壁的上部,所述输出管位于所述密闭罐体的底部中心。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所述密闭罐体是主体为圆柱形且 其底部呈倒锥形的罐体。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的混合工 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将低压空气通过蒸汽输入管通入密闭罐体;待固定床煤气炉炉底残余煤气吹尽后滞后若干秒再将富氧空气通过富氧空气输 入管通入所述密闭罐体。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的混合工艺,所述滞后的时间为20 秒。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中,蒸汽输入管的出口和富氧空气 输入管的出口被设计成沿密闭罐体内壁的切线方向呈反向对称分布,这样,当蒸汽和富氧 空气两种气体分别从沿密闭罐体内壁的切线方向反向进入密闭罐体,相遇后两种气体将会 进行螺旋缓冲混合,使两种气体更加充分、均勻的混合,从而提高了蒸汽和富氧空气的气化效率。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的主视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中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包括主体 为圆柱形且其底部呈倒锥形的密闭罐体1,密闭罐体1侧壁的上部安装有沿密闭罐体1内壁 的切线方向呈反向对称分布的蒸汽输入管2和富氧空气输入管3,蒸汽输入管2和富氧空气 输入管3与密闭罐体1连通,密闭罐体1的倒锥形底部中心安装有与密闭罐体1连通的输 出管4。此外,为了增强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的安全防爆性能,在密闭罐体 1的顶部安装有防爆板5。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输出管4与固定床煤气炉6的炉底中心管对接后,先将低压 蒸汽通过蒸汽输入管2通入密闭罐体1,利用低压蒸汽的先通入将固定床煤气炉6的炉底残 余的煤气吹尽后,再滞后20秒将富氧空气通过富氧空气输入管3通入密闭罐体1,由于蒸汽 和富氧空气两种气体分别从沿密闭罐体1内壁的切线方向反向进入密闭罐体1,两种气体 相遇后将会进行螺旋缓冲混合,从而使两种气体更加充分、均勻的混合。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 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 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包括密闭罐体(1)、安装在所述密闭罐体(1)上且与其连通的蒸汽输入管(2)、富氧空气输入管(3)和输出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入管(2)的出口和所述富氧空气输入管(3)的出口沿所述密闭罐体(1)内壁的切线方向呈反向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 闭罐体(1)的顶部设有防爆板(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蒸汽输入管(2)和所述富氧空气输入管(3)位于所述密闭罐体(1)的侧壁的上部,所述输 出管⑷位于所述密闭罐体⑴的底部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所述密闭罐体(1)是 主体为圆柱形且其底部呈倒锥形的罐体。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的混合工 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将低压空气通过蒸汽输入管(2)通入密闭罐体(1);待固定床煤气炉炉底残余煤气吹尽后滞后若干秒再将富氧空气通过富氧空气输入管 (3)通入所述密闭罐体(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的混合工艺,其特征在 于,所述滞后的时间为20秒。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和工艺,其中该装置包括密闭罐体、安装在所述密闭罐体上且与其连通的蒸汽输入管、富氧空气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蒸汽输入管的出口和所述富氧空气输入管的出口沿所述密闭罐体内壁的切线方向呈反向对称分布。这样,当蒸汽和富氧空气两种气体分别从沿密闭罐体内壁的切线方向反向进入密闭罐体,相遇后两种气体将会进行螺旋缓冲混合,使两种气体更加充分、均匀的混合,从而提高了蒸汽和富氧空气的气化效率。文档编号C10J3/72GK101982526SQ201010538438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久玉 申请人: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床煤气炉富氧连续气化混合装置,包括密闭罐体(1)、安装在所述密闭罐体(1)上且与其连通的蒸汽输入管(2)、富氧空气输入管(3)和输出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入管(2)的出口和所述富氧空气输入管(3)的出口沿所述密闭罐体(1)内壁的切线方向呈反向对称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久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