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阵列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4010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滑移操作的微阵列反应装置,包括从上至下放置的顶层进样层、顶层反应层、底层反应层和底层基片层;前两者键合组成顶层芯片,后二者组成底层芯片;芯片上设置的进样孔,连通孔,贮样孔,出样孔及连通通道均以贯穿中轴的中心圆孔为圆心呈辐射状排布在不同半径的圆周上,经键合后对应的连通孔与连通通道都完全对齐并形成部分连通的离散流体流道阵列,而贮样孔则不与任何通道相连,暂时形成孤立的圆孔阵列;顶层芯片与底层芯片之间为轴连接,两者之间能够旋转滑移。本装置能避免样品损失与交叉污染,操作过程简单明了,并且旋转即得结果,具有微型化、便携化和集成化的优点,符合现场分析与即时诊断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分析技术,微机电加工技术与化学表面改性技术,提供了一种 通过旋转滑移操作实现多种微量液样分步进样并混合反应的微阵列反应装置,可用于生物 化学分析及环境监控方面的研究,非常适合于临床应用尤其是医疗定点诊断领域。
技术介绍
微流控分析技术(Microfluidics)的发展使得芯片实验室(Lab on a chip)与微 全分析系统(Micro-total analysis system, μ-TA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术通过控 制及操作微加工通道中的液样来有效实现包括样品前处理,反应,分离与检测等所有的分 析步骤。微流控分析技术已应用在多种生物分析方法中,诸如电泳分离,免疫分析,核酸扩 增检验,细胞操纵等等。由于基于微流控分析技术的分析装置往往具有微型化,集成化,制 作简易,方便携带等优点,因此非常适合为生化环境样品的实时检测、现场分析提供高效便 捷的手段,尤其适合应用于医疗点即时诊断(Point of Care Testing)领域。大规模并行试验分析的微型化与简单化一直以来都是微流控分析技术在应用上 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目标是获得更小体积的样品消耗量,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阵列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从上至下放置的顶层进样层(1)、顶层反应层(2)、底层反应层(3)和底层基片层(4);其中顶层进样层(1)与顶层反应层(2)键合组成顶层芯片,底层反应层(3)与底层基片层(4)键合组成底层芯片;顶层芯片和底层芯片上设置的样品进样孔,贮样孔,出样孔,连通孔以及连通通道均以贯穿中轴的中心圆孔为圆心呈辐射状排布在不同半径的圆周上,经键合后每层芯片上各自对应的连通孔与连通通道都完全对齐并形成部分连通的离散流体流道阵列,而贮样孔则不与任何通道相连,形成孤立的圆孔阵列;在顶层进样层(1)的最外圈圆周上模塑有一圈指示旋滑角度方位用的刻度,在底层基片层(4)上的最外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笔锋冯晓均夏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